首页 百科知识 立体交叉设计的步骤

立体交叉设计的步骤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立交地区自然条件资料 包括立交地区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壤、气候、气象以及其他有关自然条件资源。实测地形图1∶500~1∶2 000,图上应标有现有建筑物,可供规划修建的范围,有关地物、地界,洪水泛滥范围等。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做出交叉口交通量分布图,作为设计依据。经济调查与地区调查 主要对立交区的经济情况和地区情况进行概略调查,为确定立交规模及类型提供资料。

12.2 立体交叉设计的步骤

一座立交工程的具体设计步骤通常如下:

1)立交区域的资料调查与收集

立体交叉的设计,应通过勘测调查,根据不同阶段的设计要求,获取下述资料。

(1)立交地区自然条件资料 包括立交地区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壤、气候、气象以及其他有关自然条件资源。实测地形图1∶500~1∶2 000,图上应标有现有建筑物,可供规划修建的范围,有关地物、地界,洪水泛滥范围等。

(2)路线资料 包括相交道路的性质、等级、标准,路线交角、路基宽度、横断面形式及尺寸、净空高度、设计荷载、设计车速及平纵横技术指标等。

(3)路面资料 包括路面类型、路面结构、土基状况、自然区划等。

(4)交通资料 包括交叉口各个直行方向和转弯方向的现有交通量、15~20年的远景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和小时交通量)、交通组成、同一时间各方向汽车比例等。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做出交叉口交通量分布图,作为设计依据。

(5)经济调查与地区调查 主要对立交区的经济情况和地区情况进行概略调查,为确定立交规模及类型提供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人口情况,工业、商业、农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区和经济发展情况,现有区域规划对立交规划的影响等。

2)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和交通量初步考虑几个可能的立交方案。

3)在1∶1 000或1∶2 000地形图上绘出拟定的几个比较方案,全面评比确定推荐方案。为便于比较,可根据需要做出方案透视图或模型,并征询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1)交通是否保证顺畅安全 设计者应把自己当成驾驶人员,在所设计立交的各条匝道上开车运行,体验感觉,借以改进设计。

(2)各条匝道的平面、纵面、横断面组合是否合适。

(3)立交桥梁的结构、布置、设计和施工难易程度。

(4)整个立交工程的估算造价和养护运营条件。

(5)立交的造型和美化、绿化。

4)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在最后确定设计方案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投资和立交方案功能品质之间的矛盾。一座既安全又完善且能保证自由流畅运行的立交往往造价较高,而不完全、不完善,允许存在平交或交织运行的方案总是造价较低的。必须充分重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如果资金不足,宁可推迟一、两年,积累足够资金后再行修建,或者设计一个可以分期修建的方案。

5)详细测量

按采用方案实地放线,进行详细测量和资料调查,收集平纵横设计、桥跨设计等所需要的资料。

6)详细设计,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匝道设计。

(2)桥梁设计。

(3)附属设施设计。

(4)景观设计

(5)完成立交全部施工图表资料,并编制工程预算。

以上(1)~(4)项为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5)、(6)项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