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线位桩号初始化
在13.2和13.3节中,我们在CAD中运行DICAD PRO程序的“动态模式法”和“动态变速车道”命令完成了一座混合式立交和一座A型喇叭立交的线位设计,接着可进行平面标注、成图、纵横断面设计、端部设计等,这样完成一条匝道的平纵横设计势必会产生很多数据文件,且每个数据文件格式类型均不同,建立、备份、管理相应的文件工序复杂,易出错。为了方便设计及管理,DICAD PRO程序开发了一种DPF文件数据管理器,将一条匝道平、纵、横设计所需要的资料集成一体(*.dpf),该DPF文件是在平面设计完成后,进行桩号初始化时自动生成的包含平曲线基本资料和断链等信息的文件,而对于纵、横断面设计所需的数据资料,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在该DPF文件下建立!
换而言之,平面线位完成后,紧接着便是桩号初始化,为每条匝道建立DPF文件。已经桩号初始化的匝道或路线仍可对其线形单元或导线参数进行各种动态修改,修改完成后,只需重新对其进行桩号初始化即可。下面就介绍一下“桩号初始化(Ibsta)”命令。
运行该命令时提示:
请用鼠标选取该起始设计单元的前端(注意点取起始单元端部),点取路线单元起始端部后会弹出如图13.24所示的“路线起点桩号初始化”对话框。
(1)“起始桩号” 输入路线或匝道的实际起始桩号。
(2)“控制最大间距” 此选项作用:①若线位由其他设计软件生成,可运行“动态积木法—转换(Jmf—C)”命令转化成DICAD PRO的线位,若其他软件精度不够则会在单元之间存在微小间距而无法使桩号初始化,此时可在对话框中输入大于因精度误差引起的间距的值,即可顺利初始化;②当主线中心线分离式时,输入大于分离距离的控制间距即可全线初始化。
(3)“断链” 断链数据可直接输入也可通过文件读入。文件读入可查找相应的断链文件名,其中文件类型包括DICAD格式断链文件(*.Dl)和DICAD PRO数据文件(*.dpf)。
(4)“项目文件” 点取查找键,将匝道或路线保存至指定的目录,并给定文件名。
图13.24 路线起点“桩号初始化”对话框
图13.25 DPF文件数据管理器
(5)“线位图层控制方式” 该选项可以控制线位初始化后的所在层。若选取“首单元图层”,桩号初始化完毕后,该线位所有单元均置于首单元所在图层上;若选取“XW项目名”,桩号初始化完毕后,程序会自动根据该条路线的DPF文件名创建新层“XW_?”(?为DPF文件名),并将线位放置于该层上;若选取“指定层名:”,可在右侧栏框中输入该层的名称,桩号初始化完毕后程序根据此名称自动创建该层,并将线位置于该层上。以上三种方式可任意选取,建议将线位置于单独的层上,以方便管理。
(6)“无超高类型、路槽、横坡、路面宽度、填挖边坡资料时复制模板文件” 选取此项时,根据该路线的类型(公路、城市道路、公路立交、城市立交)可将其他DPF文件中的相同的数据资料拷入至本DPF文件中,便于后续设计,提高效率。
确定后,程序会从所选单元开始,顺序向后检索各设计单元,并将它连成一个顺序相关的整体。同时,命令行显示出设计单元的序号,最后显示出起终点桩号及路线总长。
如果线位采用其他软件设计,可先使用“动态积木法—转换(Jmf—C)”命令,将其转换为DICAD PRO的数据类型后再进行桩号初始化。若地形图为用户坐标系,需先将其转为世界坐标系再进行路线桩号初始化!
桩号初始化完成后,在指定目录下生成了一个DPF文件,打开如图13.25所示。目前这个DPF文件中,除包含平面信息外,其余资料均是空的,在后续的设计中将一步步完善各数据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