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创新与铁路现代化

技术创新与铁路现代化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最高速321.5km/h。信息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于2005年全面建成,基本实现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计算机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获得成功,路网性编组站基本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等装备率显著提高,铁路通信基本建成数字化传送网,程控交换网和数据通信网。

3.1.2 技术创新与铁路现代化

铁路的现代化包括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为此,必须用先进的技术装备铁路和科学的方法管理铁路。

目前许多国家的铁路,都将新技术的采用作为铁路运输技术进步的基础。如加速牵引动力的改革,大力发展电力和内燃牵引;广泛采用自动和遥控设备;改善车辆性能,采用大吨位货车,提高载重,减轻自重,用滚珠轴承装备机车车辆;设置更强大的线路上部建筑;采用微波和光纤通信,发展无线调度、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安装自动闭塞或调度集中;发展集装箱运输,提高装卸、养路机械化水平;修建高速客运专线以及为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增加行车密度和不断提高列车速度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等。

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方向。电子计算机在编组站作业自动控制、列车进站自动控制、行车指挥自动控制、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过程控制上,在各项计划与统计报表的编制,日常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处理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向实时性、系统性、综合性的铁路运营管理自动化系统发展。近几年,使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来解决铁路运输中的实际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进展,如在列车编组计划的计算,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分阶段加强措施的最优选择,编制列车运行图、货物运输生产计划以及其他问题的使用或研究上,都获得了新的成果。

“十五”以来,我国铁路在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相继问世,大量新技术、新装备被广泛采用。

(1)我国铁路已基本掌握旅客列车时速160km等级的成套技术和装备。DF11、DF4D、SS8等提速机车、客车和提速道岔已批量投入生产,繁忙干线全面提速,三大干线等线路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160km以上,郑武线提速综合试验最高速度达到240km/h。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最高速321.5km/h。我国第一条秦沈客运专线已顺利开通,多种形式的动车组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运用;时速120km的P65行包棚车及X1K集装箱专用平车研制成功并投入运用;基本掌握5000t级和万吨级货运重载技术,DF8B、SS7B、SS4C等25t轴重机车成功试制,DF8B投入批量生产,在京沪等干线已正常开行5000t级重载列车。

(2)信息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于2005年全面建成,基本实现全路计算机联网售票,计算机编制区段列车运行图获得成功,路网性编组站基本实现了综合自动化,电气集中、自动闭塞等装备率显著提高,铁路通信基本建成数字化传送网,程控交换网和数据通信网。

(3)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无线列调、机车信号和列车监控记录装置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连锁投入应用,红外轴温监控系统已基本成网。

此外,设计施工新技术在很多新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型养路机械在繁忙干线上已逐步配套应用,高速技术研究有重大进展,铁路技术监督工作和软科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之,铁路科技进步在促进铁路改革与发展,提高铁路市场竞争能力,拓展铁路经营领域,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