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思路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思路

时间:2024-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现阶段的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体目标应是建设大城市现代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应该指出的是,少数特大城市中,小汽车和轨道交通的比例将超过上述比例。形成多层次的网络体系,既有汽车化的快速交通系统,又有自行车行驶的慢速交通系统,大部分地区实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

5.5.2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思路

实践告诉我们,城市交通特别是大城市交通,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信息化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才能整治我国的城市交通紧张、逐步实现城市的交通现代化呢?首先必须弄清问题,特别是我国特有的问题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切实的瞻前顾后的有效对策。

现阶段的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通发展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动力,就不能不带有先天性不足的滞后特点。但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又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时期。面对新时期新机遇,大城市的交通滞后,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增量配套问题,而是包含了城市布局和整体交通格局的质的变革,并以此反过来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城市交通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即城市交通设施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二是交通战略现代化,即政策措施要不断完善,既要合理调整交通供需与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又要提高城市路网在整个城市活动的运输效率。先进的设施是硬件前提,正确的战略是软件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总体目标应是建设大城市现代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所谓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是道路。应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其面积率(道路面积与城市总用地之比)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指专设人和自行车专用道路,与机动车分道行驶,形成两个互相分离、互相结合的道路系统),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还有与起讫站点相应的客货运枢纽设施,并设置必要的立交桥、高架路、人行天桥、地道以及轮渡等作为整个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所有道桥设施都要和城市环境相协调,与城市设计相融合,并具有良好的工程标准。其二是车辆。应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性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其三是管理。应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能自动监测车辆、路段状况,及时传输交通信息,经综合处理,在点、线、面上制导车辆行驶,并有良好的照明、防滑、防治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并具有完备的道路交通标志以及停车管理设施。还有经常的宣传教育、合理的税费收取办法等。

这个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城市交通历史上一个转折点,此时,交通的总体形象是: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城市交通结构,在城市的居民出行总量中,以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公共汽车交通占25%~35%,轨道交通占5%~10%,公用和私人小汽车占10%~15%,其余40%~60%为自行车和步行。这个结构的特点是非机动化交通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公共汽车将增加10至15个百分点,小汽车和轨道交通几乎都是起步阶段,车辆绝对数有较大发展。应该指出的是,少数特大城市中,小汽车和轨道交通的比例将超过上述比例。形成多层次的网络体系,既有汽车化的快速交通系统,又有自行车行驶的慢速交通系统,大部分地区实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积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有一批大城市拥有轨道交通并投入客流运输。发挥科学管理的作用,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扩大高等级路面比例,让私人小汽车逐步进入大城市家庭。2010年或稍晚一些,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质量,发展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立体交通建设,发挥公共汽车交通的主体作用,建立城市交通信息控制和诱导体系,力求交通量总体供需关系保持基本平衡。此后,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大城市交通全面地进入现代化的高效快速的交通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