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浙江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化路径伴随着浙江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不断演化,大致呈现出以下演化路径:大量小城镇兴起、大中城市相对滞后→小城镇升级、大中城市快速扩张→中心城市聚集加速、都市圈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群初现。
浙江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化路径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二)浙江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化路径
伴随着浙江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不断演化,大致呈现出以下演化路径:大量小城镇兴起、大中城市相对滞后→小城镇升级、大中城市快速扩张→中心城市聚集加速、都市圈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群初现。
20世纪80年代,浙江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一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进一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成为浙江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城乡隔离制度的存在,人口流动受限,大中城市发展则相对滞后。
90年代,浙江小城镇具备一定的基础后规模不断升级,但其也带来土地浪费严重等问题,同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人口流动的限制因素减弱,大中城市由于聚集效应较强,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规模迅速扩张。
从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浙江省通过城镇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不断强化大中城市的作用,提出“强化省域中心城市功能,扶植培育和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的发展方针,人口和产业加速向基础较好的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聚集;再加上政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等政策加以推动,三大都市圈日益形成。
2006年,浙江率先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后,积极寻求大中小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国家确定城市群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体形态后,2008年通过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中明确“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城市群是组织省域城镇空间发展的主体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