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景】
利用多媒体了解对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任务要求】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主要内容、原则,熟悉乘车基本程序,了解国内外客运组织工作差别。
【知识准备】
1.客运组织基本内容、程序和原则
(1)客运组织的主要内容
车站售检票位置的设置、车站导向的设置、车站自动扶梯的设置、隔离栏杆等设施的设置,以及车站广播的导向、售检票数量的配置、工作人员的配备、应急措施等。
(2)乘客乘车的最基本程序
购票、过检票机、乘车、出检票机、出站。具体情况如图1.9所示(乘客使用一卡通时可省掉买票过程):
图1.9 乘客进出站线路图
(3)车站客运组织原则
客运组织应以保证客流运送安全,保持客流运送过程的畅通,尽量减少乘客出行时间,避免拥挤,便于大客流发生时能及时疏散为原则。客运组织时应特别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
①合理安排售检票位置、出入口、楼梯,行人流动路线简单明确、尽量较少客流交叉对流;
②乘客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之间的顺利连接;
③完善引导系统,快速分流,减少客流集聚和过分拥挤现象;
④满足换乘的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等一些基本要求。
另外,枢纽站客运组织原则为:
①线路指示明确、简洁,尽量缩短换乘时间;
②疏导客流,提高换乘效率;换乘通道长度过长或高差过大时,应设置自动步行梯或自动扶梯,加快换乘速度;
③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做到客流有序;
④换乘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最大客流的需要,并确保售、检票设施前留有足够等候区域,避免排队时拥挤或干扰其他客流;
⑤根据社会通道、换乘通道、出入口、楼梯的位置,周密考虑换乘方式和乘客行走动向,并以此制定相关应急疏散预案。
2.国内外客运组织现状对比
国内外客运组织的各环节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以德国地铁与国内地铁进行对比简要说明如下:
(1)售检票方式
德国的地铁站是全开放式的,不设电子验票门,也没有人工检票,上车时没有查票,乘客买票、检票全凭自觉。从入口处直至站台没有任何栅栏之类的阻隔物(如图1.10)。地铁站设有自动售票机(图1.11为柏林地铁的自动售票机),机器旁边设有用于检票的柱式检票机。乘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自己选择所需的车票品种,如单程票、短程票、三天票、星期票、家庭票等等,把纸币或硬币投进去后,车票及零钱吐出,而后自己在自动检票机上打上该票有效期起始时间,就可乘车。乘客在乘车过程中没有其他设备或工作人员监督乘客是否买票,但地铁站上醒目地张贴着告示,写明逃票行为将被罚款30欧元,是最低票价的十几倍。工作人员不定点、不定时地抽查车票,发现乘客逃票时会把乘客请下车交罚款并在诚信档案上记下一笔。德国地铁的售检票方式体现出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图1.10 柏林地铁站台
图1.11 柏林地铁的自动售票机
在国内,乘客一般根据目的地通过人工售票、自动售票机或半人工售票等方式获得车票,进站时通过进站闸机验票进站,出站时经过人工检票或自动检票出站,相比德国地铁国内地铁在售票过程中投入的人工工作量较大,进出站时需通过进出站闸机影响了速度。
(2)乘客问询等服务方面
德国的多数地铁站都设有问讯处,而且工作人员有的会讲好几国外语,很有礼貌地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问讯处还免费向顾客提供交通图、列车时刻表。在离问讯处较远时可通过在墙上或柱子上带有红色按钮的呼叫装置,随时与地铁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咨询及请求提供紧急救助等。另外,较大一些的地铁站甚至还设有行李存放处和洗澡间,而且这些无需服务员,乘客只需将硬币投进后,门就自动打开。
在国内,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可通过查看导向标志、向票务中心(票厅)、厅巡岗、站台岗等工作人员进行问询或解决各种问题,相比德国地铁目前国内地铁自动化程度和多样性、延伸性服务有所欠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车站的问询等服务也逐步向自助式服务方向发展。车站设置计算机查询平台,可为乘客提供出行线路、票价以及各类票卡金额的查询服务。目前,一些城市已经采用了自动和部分问询功能一体化的设备(图1.12为成都地铁职能导乘系统,图1.13为广州地铁触摸屏查询系统)。
图1.12 成都地铁职能导乘系统
图1.13 广州地铁触摸屏查询系统
(3)安全检查
国内很多地铁在乘客乘车前增加安全检查环节,主要是在车站入口处设置X光检测机,对进站乘客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图1.14为北京地铁安检设备)。此环节特别容易出现乘客在安检设施处排长队的现象,特别在高峰期时,严重影响了乘客进出站效率(图1.15为某地铁安检排队现象)。
图1.14 北京地铁安检设备
图1.15 某地铁安检排队现象
【任务实施】
通过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的对比,结合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实际特点,组织开展客运组织工作。
【效果评价】
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