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景】
利用多媒体或实地参观地铁车站,了解车站日常运作情况。
【任务要求】
掌握车站边门管理规定、遗失物品管理规定、乘客物品掉入轨行区后车站处理程序和车站开关站作业程序。
【知识准备】
1.车站边门管理
为方便一些特殊乘客(如免费乘车人员、坐轮椅的乘客)、大件行李进出及应急情况下快速进出付费区,地铁车站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间设置一道管理通道门,称为边门。
(1)边门日常管理要求
①在运营时间内,车站边门应全部关闭。
②一般情况下车站人员不得开边门放行。
(2)边门使用规定
因以下情况,需使用车站边门进出付费区,应服从车站工作人员指引,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1)乘客服务需要
①办理了团体票乘车的团体;
②残疾军人、残疾警察乘车;
③残疾人(含盲人)乘车;
④乘坐轮椅或推婴儿车等不方便通过闸机的乘客;
⑤携带大件行李乘客,且行李符合规定尺寸。
2)内部工作需要
①使用手推车或票箱运送车票、票款等大件物品,无法通过闸机时;
②运送大的备品备件、生产工器具、生产物资和办公用品等进出付费区时;
③参观接待时;
④新闻媒体采访;
⑤临时施工(本站作业及本站请销点作业进出);
⑥工作证件损坏不能通过闸机;
⑦引导员进出车站;
⑧车站付费区内商铺工作人员进出车站(本站进出);
⑨地铁公司相关合同、协议中明确需提供交通便利的外单位作业人员或新线测试配合人员。
3)特殊情况需要
①警务人员执行紧急任务;
②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执行紧急任务时;
③突发性工程抢修、抢险;
⑤突发性采访。
(3)边门使用手续
1)乘客服务
①符合边门使用条件的乘客,应在车站《车站边门进出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②残疾军人、残疾警察或残疾人、盲人乘客(不能独立通过闸机者),凭其证件办理登记后使用边门;
③乘坐轮椅或推婴儿车等不方便通过闸机的乘客(不能独立通过闸机)乘车,由车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可使用车站边门,并监督乘客将车票投入闸机;
④乘客购买行李票后,若其行李未能通过闸机,进行登记后可使用边门,并监督乘客将车票检票或投入闸机。
2)内部工作
①符合边门使用条件的人员需要出示有效证件;
②由使用人进行登记,并由车站工作人员确认签名;
③参观接待,需凭相关证明、接待方案办理登记后,方可使用车站边门进站;出站时,凭相关证明、接待方案重新办理登记出站。如团体参观人数较多,由团体负责人一人在《车站边门进出登记本》登记情况,在备注栏注明进/出总人数即可,车站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并及时签名确认;
④新闻媒体采访,需凭总公司或党群工作部开具的相关证明办理登记后,方可使用边门进站;出站时,凭相关证明重新办理登记出站;
⑤临时施工,施工单位人员须凭有效出入证件、有效施工作业令登记后,方可使用车站边门,且只能本站施工或本站请销点作业人员及物品进出,不能作为乘车的凭证;
⑥工作证件损坏,员工需填写《车站边门进出登记本》,同时出示工作证件(黑名单的工作证件不予使用边门),厅巡人员予以确认,方可使用车站边门;
⑦引导员需有效证件进行登记后,方可使用车站边门。
⑧车站付费区内商铺工作人员凭本人有效工作证件登记后,方可使用车站边门,且只能本站进出,不能作为乘车的凭证。
3)特殊情况
①警务人员执行紧急任务,需凭警察证,可使用车站边门;
②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执行紧急任务,需凭国家安全局工作证,可使用车站边门;
③突发性工程抢修、抢险,需按行车调度员或是维修调度员授权发布的调度命令,方可使用车站边门;
④发生紧急情况如:票务设备故障、列车晚点、清客、越站等,按照各级应急处理预案要求,使用车站边门进行客流疏导;
图6.1 车站遗失物品管理柜
⑤重大接待任务,按接待方案执行使用车站边门;
⑥突发性采访,需按党群工作部的通知,方可使用车站边门进站。
2.乘客遗失物品
遗失物品指在轨道交通单位属地管理范围内乘客遗失或乘客、工作人员捡到的物品。
(1)乘客遗失物品管理
①工作人员、乘客在车站、列车内捡到遗失物品,一律交车站处理,车站须妥善保管(图6.1为地铁车站遗失物品管理柜)。
②遗失物品清点需由至少2名员工共同进行。
③车站需建立专项台账进行登记。
④手机、钱包、现金等贵重物品保存时间为5天,逾期无人认领的,交由上级相关部门或公安部门统一管理。
⑤衣物等一般物品保存时间为1个月,逾期无人认领的,交由上级相关部门统一管理;超过一年无人认领的,轨道交通单位可通过公开捐赠等方式处理。
⑥食物、饮品等失物招领期限为2天,逾期无人认领的,车站自行处理;对于无包装及易腐食品,车站当天自行处理。
【注意事项】
各地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物品的保管,特别对衣物等一般物品及食物、饮品等保存期有所不同。
(2)失物信息发布
①车站捡到物品要立即上报上级业务部门,需报拾获人、时间、车站、拾获位置及物品简单描述信息。
②捡到遗失物品后车站要及时寻求失主,并通过各种手段,如轨道交通公司官网、微博、报纸等对外发布。
③轨道交通单位相关部门要对遗失物品进行定期清点整理,并通过社会媒体等渠道统一集中发布,提高认领率。
④失物被认领后,车站需将认领信息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3)失物认领程序
①乘客得知遗失物品信息后可到负责保管的车站认领。
②失主认领失物时,车站应对物品的名称、数量和特征进行认真核对,情况属实即可办理认领手续。
③认领失物时,失主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若失主委托他人领取,被委托人需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并提供物品详细信息,经车站工作人员核实确认后,返还失物给被委托人。
④地铁工作人员冒领、挪用、侵吞、损毁拾遗物品的,除返还原物或赔偿经济损失外,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类别的处分、处罚或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乘客物品掉入轨行区
(1)处置原则
①车站工作人员得知乘客物品掉落轨道时,应首先安抚乘客,劝阻乘客不要擅自拾取。
②车站工作人员在拾取物品前,要先报告行车调度员,得到允许后,方可拾取。
③乘客掉落物品影响行车时,车站工作人员发现后要立即报告行车调度员,得到允许后进行即时、有效、快速处理,处理时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护。
④乘客掉落物品若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且行车调度员未允许在运营中拾取时,车站工作人员要向乘客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乘客信息登记,待运营结束拾回物品后,尽快与乘客联系将物品归还。
(2)处理程序
1)车站工作人员接到有物品掉落轨道时,第一时间明确告诉乘客不要擅自跳下轨道,并报车控室。
2)行车值班员接报后向行车调度员报告,得到允许处理的许可后行车值班员按下紧急停车按钮,设置防护;站台岗用专用工具(拾物钳如图6.2)夹起物品;若物品无法被夹起,得到行车调度员允许后,用下轨梯进入轨道拾回物品;站台岗向行车值班员报告,“物品已拾回,线路已出清”。
图6.2 专用拾物钳
3)接到站台岗出清线路的报告后,行车值班员向行车调度员报告,得到允许后恢复紧急停车按钮,取消紧停。
4)如果列车已开过来,物品不影响行车安全时等该列车开走后,再行处理。
5)若列车已在站外停车时,车站确认物品不影响行车安全,可用对讲机呼叫列车司机,告知列车司机可进站停车;待列车出清后再按上述程序处理。
6)若乘客掉落物品影响行车安全时:
①若司机是第一发现人:
A.司机在列车进站前第一时间发现,站内区间有物品侵入限界影响行车,则司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停车,并向行车调度员报告;
B.行车调度员通知车站行车值班员,有物品侵入限界影响行车,需尽快拾取,保证行车安全;
C.行车值班员向行车调度员申请下轨道处理,得到允许处理后,按压紧急停车按钮设置防护,安排站台岗下轨道拾回物品;
D.站台岗处理完毕后,确认线路出清,并报告行车值班员;
E.行车值班员接报后向行车调度员报告,得到行车调度员允许后,恢复紧急停车按钮,取消紧停;
F.接到行车调度员命令后,司机可启动列车进站。
②若车站工作人员是第一发现人:
A.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掉落轨道物品影响行车安全时,应立即按压紧急停车按钮,并向车控室报告;
B.行车值班员向行车调度员申请下轨道处理,得到允许处理后,按压紧急停车按钮设置防护,安排站台岗拾回物品;
C.行车调度员通知列车司机有物品侵入限界,注意瞭望,减速行驶,有必要时,需紧急停车;
D.物品取回后,确认线路出清,并报行车值班员;
E.行车值班员向行车调度员报告,物品已取回,线路已出清,得到行车调度员允许后,恢复紧急停车按钮,取消紧停;
F.行车调度员通知列车司机,线路障碍已排除,恢复正常运行;
G.若物主在现场,经与物主确认后,将物品归还;若物主不在现场,则做好物品的登记、保管和上报工作。
4.开关站程序
(1)车站开站程序见下表6.1
表6.1 车站开站程序
(2)车站关站程序见下表6.2
表6.2 车站关站程序
【任务实施】
若某地铁车站发生乘务物品掉落轨行区,车站工作人员的处理:
①车站工作人员得知乘客物品掉落轨道时,第一时间明确告诉乘客:请勿擅自跳下轨道,车站工作人员会帮您处理,并报车控室。
②行车值班员接报后向行调报告,得到允许处理的许可后,行车值班员按下紧急停车按钮。站台岗用专用工具(夹物钩)夹起物品,若物品无法被夹起,向行调申请下线路拾取,得到允许后方可下线路。站台岗向行车值班员报告,物品已拾回,线路已出清。
③接到站台岗出清线路的报告后,行车值班员向行调报告,得到允许后恢复紧急停车按钮,取消紧停。
【效果评价】
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