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景】
利用多媒体或实地参观地铁车站,了解车站类型及布局。
【任务要求】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以及布局特点的学习,能辨别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类型以及车站的主要构成模块和车站设计的要素。
【知识准备】
车站是轨道交通客运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安全迅速、有秩序地组织乘客上下列车,便利乘客购、检票,提供乘客舒适的候车条件,保证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联系的便捷,使乘客迅速集散。因此,了解和掌握车站的布局及客运设备的设置状况,对提高轨道交通组织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车站分类
①按车站客流量大小分类
大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
中等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在2万~3万人次。
小车站:高峰小时客流量在2万以下。
②按运营功能分类
端点站(始发站、终点站):是设置在线路两端终点的车站。除具有换乘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供列车折返、停留和临时检修之用。
中间站:其主要作用就是供乘客换乘,同时有些中间站还设有折返、渡线、存车线等,以便在列车故障时能快捷有效地进行列车调整,尽快恢复正常的列车运行秩序。
换乘站:设置在两条及两条以上的有轨交通线路交叉点的车站,其最大的特点是乘客可以从一条线路换乘到另一条线路,换乘方式有付费区内换乘和出站换乘两种。前者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乘客出站、进站及排队购票的时间,为乘客换乘提供方便。后者则需要乘客重新进站,其换乘的方便程度不如前者。
③按其标高分类
地下站:由于地面空间的限制,建设于地下的车站,其建设费用较高,市区内部地铁车站多采用这种形式(如图7.1所示)。
地面站:设置在地面层的车站,地面车站造价比较低,但占用地面空间,其缺点是造成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的地面区域分割,所以一般在城市郊区采用此类型的车站(如图7.2所示)。
图7.1 地下站示意图
图7.2 地面站示意图
高架站:高架站为出入口设置在地面,站厅或站台采用高架形式的车站,高架站造价比地下站要低,但对地面景观影响较大,多设置在郊区(如图7.3所示)。
图7.3 高架式车站示意图
④车站按站台形式分为岛式、侧式和混合式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之间,可供上、下行线路同时使用的车站称为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两端有供旅客上下的楼梯通至站厅。岛式车站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车站,需设中间站厅进入站台。岛式站台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有效利用站台面积调剂客流,方便乘客的使用,站厅及出入口也可灵活安排,与建筑物结合或满足不同乘客的需要。其缺点是车站规模一般较大,不易压缩(如图7.4所示)。
图7.4 岛式站台示意图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线路两侧,线路用最小间距通过两站台之间的车站称之为侧式站台车站。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车站,人流不交叉且折返需经过联系通道,可不设中间站厅,管理分散。侧式站台在面积利用率、调剂客流、人流疏散、站台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不及岛式站台,不适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但是由于侧式站台设置在线路两侧,售检票区可以灵活地设置,车站两侧也可结合空间开发统一利用,同时侧式站台在节省工程造价,后期工程预留等方面有自身优点(如图7.5所示)。
图7.5 侧式站台示意图
混合式站台: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综合上述两种型式,形成混合型站台的车站,即既有岛式站台又有侧式站台。从运营方面看,乘客可同时在两侧上下车,能缩短停靠时间,常用于大型车站。某些繁忙线路需设三条轨道,一般采用混合式站台(如图7.6所示)。
图7.6 混合式站台示意图
【小贴士】
车站的建筑形式必须结合城市特有的发展规划、地理条件及经济状况,因地制宜的考虑选型,并与各种车站的建筑施工特点结合起来进行选型。
2.车站组成及布局
地铁车站的平面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客流直接相关的公共区,包括站厅层、站台层及出入口通道;另一部分是设计车站运行的技术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一般分设于站厅和站台的两端部(见图7.7)。
①站台
站台是最直接体现车站功能的层面,其主要作用是供列车停靠、乘客候车及上下列车之用,站台的形式、设计宽度、长度和车站的规模取决于远期预测的高峰小时客流量,对于列车编组为6~8辆的轨道交通系统,站台长度一般在120~180 m。站台两端一般设有设备用房及办公用房、厕所等,站台通常还设置座椅供乘客休息,由于站台直接与轨道相接,一般在站台边缘设置屏蔽门来保障乘客乘车的安全性(如图7.8所示)。
②站厅
站厅主要用于售检票作业,一般与站台用通道或步梯相隔。站厅内设置自动售检票机、为乘客服务的票亭、乘客自动查询系统等服务设施,其布局方式主要取决于车站的客流特性。尽量避免进出站客流对冲、交叉,压缩乘客在站内停留时间(如图7.9所示)。
图7.8 站台平面布局
图7.9 站厅平面布局
③出入口和连接通道
出入口是连接轨道交通与外界的窗口。一般设有2~8个出入口。出入口常设在地面道路相交的路口及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便利的地方,以便能大范围地吸引和疏散客流。一些出入口还与商业繁华区的大商场或娱乐场所相连接,便于乘客的出行(如图7.10所示)。
图7.10 车站出入口
图7.11 车控室
④车站管理用房
车站管理用房是车站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它包括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票务室、值班室以及警务办公室等。车站控制室是车站运营与管理的中心,一般应设在便于对售票、检票和自动扶梯口等部位进行监视的地方(如图7.11所示)。
⑤设备用房
其主要作用是安置各类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及保养设备的场所,主要包括综合监控室、AFC维修室、通风空调电控室、民用通信设备室、通信设备室、照明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等,车站强弱电设备应分开控制,有噪声源的设备用房应远离乘客活动区。
⑥综合开发区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特别强调车站及沿线的综合开发能力,对车站来说,就是通过合理的功能划分和安排,使车站在满足乘客出行服务要求的同时,能进行一定的服务功能与规模的延伸,包括车站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结合,与地下市政公共设施的结合,与商业、服务设施的结合,与民防工程设施的结合等。
【小贴士】
影响车站站位和总平面布局的因素包括周围环境、建筑物拆迁和管线改移条件、施工方法、客流来源及方向以及综合开发的条件。
【任务实施】
能结合实际车站特点,明确其类型,并熟悉车站布局。
【效果评价】
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