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场景】
【任务要求】
了解国内外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现状、票务系统业务管理与实施情况以及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票务系统与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关系。
【知识准备】
1.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发展现状
与传统的交通工具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程度较高,也是最具效率的城市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的最大特点就是客运量大,使用传统的纸质车票和检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运要求。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末,在法国巴黎最早出现了自动检票设备。时至今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已发展成为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完备的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简称AFC系统)。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费用的组成来看,自动售检票系统只是整个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从功能角色来看,AFC系统却是保证业务正常运营的支撑系统之一。
(1)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主要有印制纸票人工售检票系统、印制纸票半自动售检票系统、一次性磁票自动售检票系统、重复使用磁票售检票系统、借出式智能卡自动售检票系统、非接触式智能卡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本任务模块以如下几个城市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为例,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发展。
①莫斯科地铁,如图8.1所示。
图8.1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呈辐射及环行线路,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线路密集、分布均匀,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整个城市区域,其车站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莫斯科地铁运营里程已达278.3 km,共172座车站,换乘十分方便。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莫斯科地铁年客流量32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一。
莫斯科地铁采用单一票价,车票类型包括单次车票、月票、季票、年票及学生票,1999年首次采用智能卡技术,2009年其成为全球首家采用MIFARE技术实现100%自动收费(Automatic Fare Col唱lection,以下简称AFC)运行的公共交通系统,采用MIFARE技术进行标准化改造后,极大地改善了乘客体验并提高了运行效率。
②东京地铁,如图8.2所示。
图8.2 东京地铁
东京的地铁有两家公司负责经营、维护和技术管理,分别为营团地铁和都营地铁,运营管理13条地铁线路,地铁运营里程为286 km,每天的运送能力为740万人次左右。
东京地铁换乘方式多种并存,有出站之间换乘,也有出站换乘,还有通过专门通道进行换乘的方式。进出站采用双向闸机,多名乘客可以一次将多张车票投入闸机进行检票,最多可同时识别9张车票,且车票正向着智能化发展。自动检票机可识别纸片车票和磁卡车票并可自动进行退票操作,不收手续费。
东京地铁的自动售检票系统采用的票种较多。东京轨道交通的票制为磁卡票,票种有单程票、一日票、月票、多次票和SF储值票等。单程票的有效期为1天,多次票和月票均享有优惠,所有票种都可灵活使用和换乘。系统收益清分统一简捷,东京轨道交通行业的20家地铁公司等组成一个PASSNET联盟,制定各公司之间的票务清分原则。他们遵循统一的原则,每月结算一次,数据以磁带形式提交给第三方公司统一进行清单处理,各公司根据清分结果自行通过银行划账结算。
(2)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现状
①北京地铁,如图8.3所示。
图8.3 北京地铁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早在1985年就开始进行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但应用较晚。2003年12月31日,北京第一套单线自动售检票系统在地铁13号线投入使用,这是一套基于磁票的AFC系统,系统单程票为一次性纸质磁票。为了响应北京市政府关于推行“市政交通一卡通”的理念,该系统也增加了对一卡通储值卡的支持功能。
2008年6月9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自动售检票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一票通行”和无障碍换乘。系统单程票为可以回收使用的薄型IC卡,支持一卡通储值票的使用。
②上海地铁,如图8.4所示。
2000年,上海地铁在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上,叠加了由上海生产的以上海公交卡作为储值票的系统,形成同磁卡和非接触式城市公共交通卡,同时实现了地铁运营商与公共交通卡公司的数据交易与账务结算。 2001年,上海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同步将1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扩展到2号线。上海地铁3号线于2001年10月启动西班牙INDRA公司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使用一次性纸质磁票。 2002年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11座站开通,采用上海产的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票采用与原地铁1号线兼容的塑质磁卡票,采用中央系统间互联交换数据。 2005年12月上海地铁建立了新标准的自动售检票网络化系统,完成了对原地铁1、2、3号线系统的改造,建立了4、5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设立路网清分结算中心,负责票卡发行、数据汇集处理等工作。
图8.4 上海地铁
③广州地铁,如图8.5所示。
图8.5 广州地铁
广州市地铁1号线采用美国CUBIG公司的磁卡自动售检票系统,并于1999年初全线投入使用,为适应换乘和清分的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改造。现系统使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实现换乘。单程票在出售当站、当日有效,出站时,车票由闸机回收。广州地铁车票分为地铁单程票、储值票(含普通储值票、中小学生储值票和老年人储值票)、老年人免费票、纪念票、羊城通交通卡(即羊城通)。地铁的自动售检票系统主要由非接触式IC卡车票、售票机、闸机、车站系统和中央系统等组成。系统能兼容“羊城通”票卡,与广州其他公共交通系统能实现“一卡通”结算。闸机采用剪式闸机,提高了乘客通行能力同时也方便了乘客。安装在非付费区的验票机,方便乘客查询车票和“羊城通”储值票的余额、有效使用时间等车票信息。
④香港地铁,如图8.6所示。
香港地铁(MTR)始建于1975年,1979年首条线路开通运营,并采用了自动售检票系统。香港地铁现在已经成为香港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
香港地铁与售检票系统相关的工作包括自动售检票系统、收益管理、电子工厂和自动售检票系统训练中心四大部分。其中收益是核心,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基石,各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以自动售检票系统为主线将四大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效、稳定、可靠地运作。香港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使用的单程票是磁卡,储值票采用Felica非接触式IC卡,即“八达通”卡。乘坐地铁时,“八达通”卡的使用比例超过85%。
图8.6 香港地铁
2.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
(1)城市自动售检票系统
图8.7 自动售检票系统层级图
自动售检票系统是用于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众多轨道交通线路的售检票业务,涉及路网业务、线路业务、终端处理和车票媒介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其业务和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机构参考模型包括五个层次:第一层是车票层,第二层是终端层,第三层是车站层,第四层是线路层,第五层是路网层。参考模型如图8.7所示。
自动售检票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设计原理是将车票通过自动售票机、人工售票机、检票机所产生的所有交易记录上传到车站计算机。车站计算机把这些记录格式化后上传到线路中央计算机进行处理和生成报表。线路中央计算机操作人员对各类报表进行分析,生成相关控制文件并下载到车站计算机同时与路网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车站计算机再将这些控制文件分类别下载到所有车站设备。
(2)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业务管理与实施
票务系统的业务管理是借助自动售检票系统来实现的,主要内容有:票卡管理、规则管理、信息管理、模式管理和运营监督等。
①票卡管理
票卡是乘客使用的车票,用于记录乘客的进出车站和费用信息,是乘车的有效凭证。而票卡管理就是对票卡的发行、使用、更新等全过程进行的有效管理。
②规则管理
为保证票务系统能够在多部门和多环节高效运行,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严密的规则、流程,包括票价策略、结算规则、权限管理和操作流程等。票价基本政策主要指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计价方式、乘车时限、乘车限制等方面的规定。
③信息管理
信息化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需要对系统收集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加工,开展统计分析并发布信息。
④账务管理
账务管理是对系统内的票务收入进行汇缴、清算、入账等过程的管理,包括账户设置、票款汇缴、登账稽核、收益清算、资金划拨和对凭证进行有效管理等。
⑤模式管理
模式管理就是针对不同的运营状况、条件所做出的相应操作行为的选择和实施,包括正常运营模式、降级运营模式以及相配套的运营管理。
⑥运营监督
运营监督就是通过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完整、严密、及时的信息流对运营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以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它包括信息传输状况监督、客流状况监督、调配监督、收款监督及收益监督等。
(3)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与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关系
轨道交通票务系统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必要环境和基础;而自动售检票系统则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实现手段之一,能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管理水平和效益。
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票务管理人员,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同时,通过该系统对客流量、票务收入等综合业务信息的汇总分析,可以强化客流分析预测能力,合理地调配车辆,提高票务系统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
自动售检票系统与票务策略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客流、票制、统计与结算、车票处理等方面。
①客流
自动售检票系统可根据交易信息为决策或制定规则提供客流信息。自动售检票系统通过其良好的票务管理水平和高效的客流信息处理能力,成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系统运作。
提高信息利用率、增强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决策分析能力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强化系统整理分析原始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将票务系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为相关的经济行为提供客流行为支持,提高服务和管理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票制
自动售检票系统根据票务政策的计费原则和计费方式进行售票、检票、统计。对单一票制、计程票制和混合票制,应结合不同的票制原则以及相应的优惠措施制订执行方案。
单一票制是根据乘车次数进行计费,与实际乘坐的距离长短无关。
计程票制是经进出站检票,严格按照实际乘坐距离长短并根据票价计费标准计算乘车费。
混合票制也称分区域计程制,即将运营线路总长度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票价计费标准,在各区域内采用同一票价,实际运营距离跨越一个或多个区域时,根据占用的区域数进行计费。
③统计与结算
票务统计与结算的基础是交易数据。线路每天的客流量是该线路各站的单程票、储值票及特种票的进站数及换乘至该站人数之和。各线日车票收入按单线各站的单程票发售收入与储值票的出站扣值及当天票务收入之和,减去退票款后,根据乘客在各换乘线路乘坐的情况核算。
自动售检票系统可对客流量、票务收入以及单程票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编制相应的报表。自动售检票系统对不同线路或不同收益载体进行票务收入清分,对路网系统与其他兼容系统进行清分,并可通过银行结算系统进行及时结算。
④车票处理
车票处理包括对单程票、储值票和许可票的处理。一般情况下,单程票是当日当站使用的车票,通常要制定退票规则,包括是否允许退票、退票时间要求、手续费的收取等。储值票有记名不记名之分。不记名票通常不办理挂失、退票。当储值票不能正常使用时,由车站受理,交专门部门进行查询、分析并作相应处理。特种票不能正常使用时,由专门部门进行查询、分析并作相应的处理。
【任务实施】
对比国内外各城市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发展情况,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原理知识。
【效果评价】
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