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5 列车运行图核查与指标计算
【活动场景】利用多媒体在教室进行讲解教学。
【任务要求】掌握运行图各项技术指标的计算,并熟悉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方法。
【知识准备】
1 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
列车运行图编制完后,必须对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①上下行首末班车在两端站的开车时间是否符合对外公开宣传运营时间的要求;
②列车运行图上铺画的列车数和折返列车数是否符合要求;
③各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是否符合不同峰期时段(高峰、平峰或低谷)客流的运能要求;
④列车运行线的铺画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作业时间标准;
⑤同一时刻停在车站折返线的列车数是否超过该站现有的折返线数;
⑥列车乘务司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标准;
⑦换乘站的列车到发密度是否均衡。
2 列车运行图的指标
在检查并确认列车运行图完全满足规定的要求后,接着就可计算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
①首、末班车在始发站的发车时刻;
②行车间隔:按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分别统计,分最大间隔、最小间隔;
③运用车组数:按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分别计算;
④列车周转时间
⑤开行列数:指凡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行驶一个单程,无论是全程行驶还是短交路折返,均按一列计算,开行列数按列车种类和上下行分别计算;
⑥运输能力
运输能力=载客列车数×列车定员 (4.19)
⑦运营里程
运营里程=全日总开行列数×运营线路长度 (4.20)
⑧列车技术速度
⑨旅行速度
⑩车辆总走行公里:包括图定的车辆空驶里程。
车辆总走行公里=钞(列车数×列车编组辆数×列车运行距离) (4.23)
车辆日均走行公里(日车公里)
运能利用率
为了进一步评价新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除了计算新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外,并应与现行列车运行图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提高或降低的主要原因。
3 实行新运行图前的准备工作
列车运行图经最后审核、发布后,为了保证新运行图能够正确和顺利地实行,必须在实行新图之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规定实行新图的日期,并发布执行命令及相关要求;
②印刷并分发列车运营时刻表;
③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新图,使每个有关职工了解、熟悉并掌握新图特点和规定的要求;
④做好列车和司机的调配工作;
⑤拟定保证执行新图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和新旧运行图交替执行的交接工作安排;
⑥根据新图的规定,组织各站、车辆段修订现有工作流程。
【任务实施】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初期试运营期间执行过的一张列车运行图为例,计算列车运行图相关指标。
(1)已知运行图技术参数,如表4.3所示。
表4.3 运行图技术参数
(2)计算结果如下:
运行周期:98 min
行车间隔:高峰7 min 32 s,平峰8 min 10 s,低峰8 min 54 s。
技术速度:37.42 km/h
旅行速度:27.84 km/h
运输能力:36.3万人/日
运营里程:5 007 km
【效果评价】
评 价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