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汽车车身构造

汽车车身构造

时间:2023-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车身结构的分类方法有以汽车外形、车身/车架构造、驱动方式、汽车用途等。车架式车身汽车的其他特点有:车架式车身的构造中,车架是汽车的底座,车身和汽车所有主要零部件都固定在车架上。在汽车车身中没有完全的“应力薄壳结构”。这种设计特点有助于在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其损坏模式不同于车架式车身。汽车的车身被分成3个主要部段:前车身、乘坐室(侧车身)和后车身。

学习情境2 汽车车身结构

学习目标

了解不同的车身形状。从早期的车架式车身,到近代的车架式车身、半整体式车身和整体式车身设计的演变。

了解现代的车架式车身和现代整体式车身构造的主要设计特点和对汽车修理程序的影响。

认识车架式车身、整体式车身各部分零件、部件和组件。

2.1 汽车车身构造

2.1.1 轿车车身外形

汽车车身结构的分类方法有以汽车外形、车身/车架构造、驱动方式、汽车用途等。以下介绍一下当前轿车的基本车身外形。

(1)三厢车

现在我们常见的三厢轿车,如图2.1所示,之所以称之为三厢车,是因为它的车身结构由三个相互封闭用途各异的“厢”所组成:前部的发动机舱、车身中部的乘员舱和后部的行李舱。

(2)两厢车

两厢车的前部与三厢车没有区别,作用也是一样的,如图2.2所示。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汽车将乘员舱近似等高度向后延伸,把后行李舱和乘员舱合为一体,使其减少为发动机舱和乘员舱两“厢”。

图2.1

图2.2

图2.3

(3)旅行车

在英语中,旅行车称为“wagon”,如图2.3所示。以其顶部向后延伸至全车长为特点。增加了行李舱空间。旅行车的魅力在于它既有轿车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舱空间,外形稳重。

(4)MPV多用途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

MPV多用途汽车(见图2.4)是从旅行轿车逐渐演变而来的,它集旅行车宽大的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一般可以坐7~8人。MPV的空间要比同排量的轿车相对大些。

图2.4

图2.5

(5)敞篷车

敞篷车(见图2.5)的顶篷有软顶和硬顶之分,它可以升起或落下。敞篷车没有门柱,有些有后窗有些没有。

2.1.2 车身/车架构造

20世纪70年代初,汽车大多采用车架式车身。但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公众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运转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汽油价格迅速提高,用户要求汽车制造厂制造较小、较轻、燃烧效率更高的汽车。所以无架式车身得以迅速发展。

低碳钢在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少,代之以薄金属板和高强度钢,车身重量大幅度地减少。

(1)车架式车身

图2.6

在车架式车身(见图2.6)的构造中,车架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是汽车的底座。车身和汽车的主要零部件通常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车架式车身的载荷主要由车架承受,故又称为非承载式车身。

目前,高强度钢车架的侧梁通常是U型槽截面或盒形截面。相同材料的横梁用来加强车架并作为车轮、发动机和悬架系统的支架。车架上不同的托架、支架和孔洞用来安装各种部件,这样就构成汽车的底盘。不同的横梁、托架和支架焊接、铆接或用螺栓固定在车架的侧梁上。车架式车身汽车的其他特点有:

a.汽车的振动通过车架传递到车身,乘坐平稳。

b.橡胶垫和减振器在车身与车架之间隔离振动,车内安静。

c.在碰撞时大量能量被车架吸收,碰撞维修重点放在车架上。

d.悬架和传动部件可方便地在车架上装配。

e.用1~4 mm厚的钢板做成重型车架。

车架式车身的构造中,车架是汽车的底座,车身和汽车所有主要零部件都固定在车架上。车架还必须有足够的坚固度,在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车架式车身常见的3种结构有:

1)梯形车架

梯形车架(见图2.7)有两个纵梁,不需要平行,由一系列横梁连接像梯子一样。由于它的强度好,在一些货车上仍在使用。

图2.7

1—前横梁;2—横梁;3—纵梁;4—后横梁

2)X形车架

X形车架(见图2.8)中间窄,刚性好,能承受高度的扭曲。前横梁用来支撑上方和下方的悬架控制臂和螺旋弹簧。后部上弯式车架用来适应后轴的装配和容纳后弹簧。车架的中心落入前轮和后轮之间,使重心下移,增强了安全性。托架焊接在车架的纵梁上,以便安装车身。20世纪60年代后期,X形车架已很少使用。

图2.8 典型的X形车架

1—前上弯车架;2—后上弯车架;3—纵梁;4,6—车身托架;5—管状中心段;7—前横梁;8—后横梁

3)框式车架

框式车架(见图2.9),在构造上类似于梯形车架。贯穿整个长度的纵梁在其最大宽度处支撑着车身,在车身受到侧向冲击的情况下为乘客提供更多的保护。在前、后车轮之间分段地形成扭力箱结构,在碰撞中可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在侧向碰撞中,由于中心横梁靠近前面地板边侧构件,使乘坐室受到保护不致损坏;在后尾碰撞中,则后横梁和上弯车架吸收了冲击振动,如图2.10所示。

图2.9 典型框式车身

1—后横梁;2—后弹簧槽;3—稳定器座;4—传动系支梁;5,13—扭力箱;6—主横梁;7—前横梁;8—车架角;9—上操纵臂垫片槽;10—前车架梁;11—弹簧槽;12—纵梁;14—后悬架横梁;15—后车架梁

图2.10

1—中心横梁;2—后车架梁

图2.11

1—前挡泥板;2—发动机罩锁;3—散热器支架;4—前翼子板;5—发动机罩;6—发动机罩铰链;7—盖板;8—围板

车架式车身的前车身结构部件(见图2.11)有:散热器支架、前翼子板和前挡泥板。这些部件用螺栓联接,易于分解。散热器支架由上支架、下支架和左、右支架焊接在一起。有架车身的前翼板不同于无架车身的前翼板。其上边内部和后端是点焊的,增强了翼板的强度与刚性。并且可与前挡泥一起来降低传送到乘坐室的振动和噪音,同时有助于防止悬架件及发动机受到侧向冲击时的损毁。

车架式车身的主车身结构部件(见图2.12)有:围板、地板、顶板等构成,形成乘坐室和后备箱,在结构上与无架式车身相似。围板由左右前车身立柱、内板、外板和盖板侧外板构成。下部车身的前面有一传动轴槽,形成一个纵贯地板中心的槽形截面通道,如图2.13所示。横梁与下车身前部焊接在一起,再连接到车架。这样使乘坐室顶边梁、门和车身侧面在受到侧向冲击碰撞时,得到保护。此外,地板的前、后和左右边侧用压花工艺做成皱折,来增加地板车身的刚度,减少振动。

图2.12

1—门槛外板;2—前地板;3—盖板侧外板;4—围板;5—前车身立柱;6—前盖板;7—顶板;8—后盖板;9—后顶盖侧板;10—中部地板;11—车身中柱

图2.13

(2)无架式车身

无架式车身没有单独的车架(见图2.14)。整个车身采用飞机机身的设计概念,所施加的全部压力不是集中在一点,而是被分散在整个车身上。在力学上这种作用称作“应力薄壳结构”。在汽车车身中没有完全的“应力薄壳结构”。通常一个能承受外部力的无架式车身结构又称为承载式车身,并有如下特点:

图2.14 无架式车身及其零部件名称

1—挡泥板加强件;2—前车身铰柱;3—挡泥板;4—内外前梁;5—前横梁;6—散热器支架;7—支柱支承;8—防火板;9—前围上盖板;10—风扇主柱(A柱);11—顶盖梁;12—顶盖侧梁;13—保险杠支承;14—后备箱盖;15—摺线;16—后顶盖侧板;17—车轮罩;18—止动销;19—后车门锁定立柱(C柱);20—中部立柱(B柱);21—门槛板

a.它由一个个以压力加工而成的不同形状的薄钢板散件构成,并以点焊连接成整体。这种质量轻的结构对于弯曲和扭曲有很高的刚性。

b.内部空间大,从而使汽车更小型化。

c.从传动系统和悬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入地板槽并被放大,这就需要附加部件以抑制振动和噪声。

d.一旦车身损坏变形,则需要采用特殊的(不会导致进一步损坏)程序来恢复原来的形状。

无架式车身的主要优点是它易于形成紧密的构造,因为主要部件是焊接在一起的。这种设计特点有助于在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其损坏模式不同于车架式车身。用重型规格低碳钢制成的车架式车身有助于减弱和限制碰撞损毁,而无架式车身则传递和分散冲击能量到整个车身上,会引起远离冲击点的一些部位的变形,许多这样的变形在检查中容易被忽略,但是这些损坏在以后会引起操纵或动力系统的故障。有些无架整体式车身设计中也采用扭力箱结构。

无架整体式车身结构有3种基本形式: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汽车;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汽车和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R)汽车。

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汽车的车身结构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具有装在前面的发动机和装在后面的驱动车轮。汽车的车身被分成3个主要部段:前车身、乘坐室(侧车身)和后车身。发动机、传动装置、前悬架和操纵系统装在前车身,差速器和后悬架装在后车身。由于来自道路表面的所有冲击通过前、后车轮传递到整个车身,故与汽车正常驾驶时,车身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满足汽车运行需要。这一强度是由焊接在地板上的纵梁和横梁来保证的。

FR汽车的特点有:

a.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差速器处于不同的位置重量能均匀分布在前、后轮之间,从而减轻了操纵系统的操纵力。

b.大多数汽车有一个悬吊横梁放在前纵梁之间,以它来支撑发动机。而发动机是相对汽车纵向放置的。

c.可单独地拆卸和安装发动机、传动轴、差速器和悬架装置,便于修理。

d.由于后轮驱动的需要,在地板上要有一通道,从而减少了乘坐室的内部空间。

e.汽车的振动和噪声源较广地分布到前面和后面。

①FR汽车前车身

如图2.15所示,发动机、悬梁和转向装置都安装在前挡泥板和前车身的前纵梁上。因为它影响前轮的定位,所以必须制造精确并具有极高的强度。外部部件除了发动机罩、前翼子板、前裙板(用螺栓和螺母装上)以外;其他部件都焊接在一起,以减轻车身质量,增加车身强度。

图2.15 FR前车身结构部件

②FR汽车侧面车身

如图2.16所示,侧面车身连接前车身和车顶板形成乘坐室。侧面车身主要构件有前侧梁、后地板侧梁、地板和横梁。侧面车身构件也作为门的支架。由于汽车侧面开了门,其强度被削弱,因而用内、外板件来加强,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箱型结构,在汽车翻倒时能保持乘坐室的完整性。

③FR汽车底部车身

如图2.17所示,车身底部前段有前侧梁和前横梁形成的箱形截面。它们直接影响前车轮的定位,故它们由高强度钢制造。为防止迎面碰撞时乘坐室的损毁,前侧梁均为上弯式,这样在碰撞时所有构件将弯曲并吸收冲击能量。

图2.16 FR侧面车身结构部件

1—中立柱;2—地板主侧梁;3—外侧护板;4—盖板侧板;5—前车身柱下角撑板;6—盖板侧托架;7—前车身上部外柱;8—前车身柱上部内侧加强板;9—前车身上部内柱;10—中立柱上部外侧加强板;11—顶盖内侧梁;12—顶盖外侧梁;13—顶盖水槽;14—顶盖内侧板;15—后侧板支架;16—后侧板;17—后侧板下部延长板;18—行李托架至地板连接件;19—后轮罩外板;20—后轮罩中心支撑板

图2.17 FR底部车身结构部件

1—地板主侧梁;2—前地板下加强梁;3—前侧梁;4—前横梁;5—前地板;6—前地板1号横梁;7—中部地板前板;8—中部地板;9—后地板侧板;10—后地板;11—后地板1号横梁;12—后侧板支架;13—后侧板下部延长板;14—后地板侧梁;15—门槛外板

车身底部中段主要包括地板、横梁和地板主侧梁。地板的中心有传动轴通道,它能阻止地板扭曲。此外,地板主侧梁和横梁位于前排座下和后排座前面,从而强化了左侧和右侧的刚性,在侧面碰撞事故中可防止折曲。

车身底部后段的后侧梁,从后排座下边延伸到接近后桥。形成一个大的上弯结构并延伸到后地板,可以吸收后端碰撞时的能量。

④FR汽车后车身

后车身分为两种类型:

a.轿车后车身 如图2.18所示,其后备箱和乘坐室分离;在轿车中,后围上盖板和后座的软垫支撑托架连接在侧面车身和地板上。围板可防止车身扭曲。

图2.18 FR轿车的后部车身结构部件

1—后座软垫托架;2—后围上盖板;3—顶盖内侧板;4—后备箱门铰链;5—后轮置;6—后侧板;7—后围板;8—后备箱后壁板;9—后地板

b.旅行车和后吊舱门轿车后车身 如图2.19所示,其后备箱与乘坐室不分开。没有单独的后车身,采用加大顶盖内侧后板及后窗上部框架,将顶盖内侧板延伸至后侧板等措施来加强车身的刚度。

图2.19 FR旅行车后部车身结构部件

图2.20 FF汽车主车身

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汽车的车身结构

如图2.20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汽车中,发动机安装在汽车的前面。并由发动机驱动前轮,这种汽车也称前轮驱动(FWD)汽车。乘坐室的空间变大,由于发动机、传动轴、前悬架和操作装置都设置在车身前部,故加强车身的方法较后轮驱动汽车有很大不同。

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汽车的特点有:

a.变速器和差速器结合成一体,取消了传动轴,自重显著减少。

b.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设在前部。所以噪声和振动都限制在车身的前部,汽车的总体噪声和振动减小。

c.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设在前部,前悬架和前轮的负荷增加。

d.汽车的内部空间增大,因为取消了传动轴或后驱动桥。

e.由于油箱可设在车中心底部,后备箱的面积可增大,其内部也更平整。

f.发动机的安装组件要加强,因为发动机安装在前部,如果发生迎面碰撞将会有较大的向前惯性力。

图2.21 FF纵向安装发动机的前车身结构部件

①FF汽车前车身

前车身包括发动机罩、前翼板、散热器上支架、散热器侧支架、前横梁、前侧梁、前挡泥板和用薄钢板冲压的前围板。一个高强度结构的汽车前段还包括加强侧梁和能支撑发动机变速传动机构和悬架的发动机安装座。采用轻型简单结构的塑料保险杠。

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汽车的前悬架几乎是相同的。两种汽车都使用滑柱式独立前悬架。前车身的精度对前轮定位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完成前车身修理以后,一定要检查前轮定位。

纵向安装发动机(包括4WD)的前车身几乎与后轮驱的后车身相同,如图2.21所示。只是其前挡泥板和前侧梁有所不同,其前挡泥板与盖板的上、下侧梁焊接在一起,以增强前挡泥板的强度和刚度。前轮驱动汽车的前侧梁比后轮驱动的相应构件要大且重,因为它必须承受较重的汽车前部的载荷。扭力箱焊接在与悬架臂连接的前侧梁的后端。

横向安装发动机汽车前车身的下围板和前侧梁与后轮驱动汽车或纵向安装发动机的前轮驱动汽车完全不同,如图2.22所示。原因是转向操纵机构的齿轮齿条装在前围板的下部,转向传动杆系通过前横梁后部的大开口和悬架臂一起装在直对开口下面的结构上。

图2.22 FF横向安装发动机的前车身结构部件

1—发动机安装中心构件;2—前横梁;3—前横梁后部构件;4—机罩锁支架;5—散热器侧支架;6—散热器上支架;7—前侧梁延伸件;8—前侧梁;9—前挡泥板;10—机罩锁链;11—盖板;12—盖板上侧板;13—转向齿轮箱支承架;14—前围板

②FF汽车后车身

后车身由后门板、下后板、后侧板、后轮罩外板、后轮罩内板、后地板和后地板侧梁构成(见图2.23)。由于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安装在汽车的前部,油箱安装在中央地板下面,这使后地板侧梁比后轮驱动汽车的低。后地板侧梁的较低部分就与后悬架臂连接。采用独立的滑柱式悬架用以改进转向操纵性能和驱动的稳定性,这样当发生后尾碰撞时,对后轮定位的影响比后轮驱动汽车要大得多。因此每次在后车身修理完成后都应当检查后轮的定位。

图2.23 FF汽车的后车身结构部件

1—下后板;2—后地板;3—后门下板;4—后侧板;5—盖板内侧后板;6—后轮罩外板;7—后轮罩内板;8—顶盖内板;9—后门板

后轮驱动汽车,后地板两部以点焊连接到中央地板的后端。然而,在前轮驱动汽车上,中央地板和后地板是以连接侧连接并加强的。四轮驱动汽车的后车身类似于后轮驱动汽车,在此不多叙述。

3)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R)汽车的车身结构

图2.24 MR汽车主车身

中置发动机指的是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的中心位置在乘坐室和后桥之间。由于它独特的发动机定位,中置发动机汽车(见图2.24)具有低的纵断面,从而使重心下移。由于这种形式的汽车大部分的重部件靠近汽车的中心,因此中心的结构强度要高于其他汽车,以能适应增加的负荷。在中置发动机汽车中普遍采用一种高强度箱式结构,以减轻重量。

中置发动机汽车有如下特点:

a.由于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等重部件位于中心,质量中心也集中的汽车中心,从而也改善了操纵性。

b.由于发动机在汽车的后部,前罩板可以向下倾斜,因而改善了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了重心,并改善了驾驶者的视野。

c.由于发动机位于乘坐室和后桥之间,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和冷却效率要降低。

d.在发动机和乘坐室之间都装有隔板来降低乘坐室的噪声、振动和热辐射。

①MR汽车前车身

如图2.25所示,前悬架、转向操纵系统、散热器和空气冷凝器装在前车身。由于发动机和变速驱动桥向着后车身置放,故前车身的形状是低而尖的。独立的前悬架由前挡泥板和前侧梁支撑。由于发动机独特的位置,为前后备箱留下了空间。

图2.25 MR汽车的前车身结构部件

1—前横梁;2—散热器支架;3—机罩锁支架;4—散热器侧支架;5—前挡泥板;6—前挡泥板下加强板;7—盖板;8—转向齿轮箱支承梁;9—前围板;10—前围下板;11—前侧梁;12—前后备箱地板;13—前后备箱端板;14—前后备箱下加强板

各种可拆卸部件,诸如前挡泥板、机罩和发动机室前罩板用螺栓固定。前挡泥板、前横梁和前侧支架用点焊焊接在前侧梁上。前后备箱端板和前后备箱地板的上部以点焊固连到前侧梁上,和以点焊固连在转向齿轮箱支承梁的前后备箱地板一起形成前后备箱。转向杆系穿过前侧梁上的环形孔。下操纵臂也连接到侧梁上。通过把前、后侧梁点焊在一起以及将每个门槛板连接在一起使车身强度提高。

②MR汽车车身底部

车身底部(见图2.26)承受来自路面的各种载荷,并将它分布到边车身、各车身柱和车顶。由高强度钢制造的许多部件构成车身底部。此外,将前地板的结构通道提高,使车身底部的强度增强。

图2.26 MR汽车底部车身结构部件

1—转向齿轮箱支承架;2—前侧梁;3—前横梁;4—前后备箱横梁;5—前后备箱地板;6—前地板;7—后地板;8—后侧架;9—后地板横梁;10—乘坐室分隔横梁

③MR汽车门板

车门由高强度的内外门板构成。门的开闭靠铰链,并以密封条达到气水密封。门的加强件保护乘坐室在碰撞或发生事故翻车时不受损坏。

④MR汽车后车身

后车身包括后侧板、后备箱门、发动机罩、车身下后板、后地板乘坐室分隔板、后地板分隔板和后侧梁(见图2.27)。发动机和后备箱之间用后地板隔板分开。后地板、乘坐室隔板和后地板隔板以深波纹结构强化,并和后侧梁连接一起形成一个刚体。

发动机横向安装并由发动机安装架支撑放置在四个点上,即左、右后侧梁、乘坐室分隔横梁和后地板横梁。由于发动机恰好安装在乘坐室后边,在乘坐室和发动机室之间有三层结构的隔板来隔离噪声、振动和热。另外,由于后悬架是独立滑柱悬架,因而需靠车身结构来保持车身的精度,以便安装那些对于后轮的定位有一些影响的部件,如后地板侧梁和后轮罩。所以在修理碰撞损坏的车身时,就需要参考碰撞修理手册。

图2.27 MR汽车后车身结构部件

1—后地板;2—后地板侧梁;3—乘坐室分隔横梁;4—乘坐室隔板;5—后地板隔板;6—顶盖内板;7—机罩;8—机罩侧板;9—行李舱门;10—行李舱开启槽;11—后轮罩内板;12—后轮罩支承板;13—后侧板;14—车身下后板

4)车身零部件

车身结构可分成若干称为组件的小单元,如图2.28所示。它们本身又可分成更小的单元,称作部件或零件,如图2.29所示。例如车身前段(见图2.30)包括如下组件或部件:机罩、前部左、右翼板和挡泥板、散热器护栅板、车头灯、散热器及其支架、各种板件、前保险杠及其支架(见图2.31)和装饰件,典型的无架式整体车身的各种板件,如图2.32所示。有些装饰件和嵌条可以用黏接带黏接,有的可用各种金属或塑料紧固件使其连接,如图2.33所示。

图2.28 典型的门锁机构

1—门闩组件;2—门闩制动杆;3—锁止按钮杆;4—锁止按钮;5—垫片;6—门锁碰

图2.29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部件

1—脱水器;2—冷凝器;3—离合器;4—空气压缩机;5—蒸发器;6—制冷管线

图2.30 无架式整体车身前部结构的典型零部件

车身修理技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要熟悉现代汽车车身结构上的各种零件、部件、组件的专门名称。如果一名车身修理技师不知道所修理、矫正、更换或涂漆的零件的正确专门用语,则会在订购零件和阅读修理规程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不同汽车公司的修理手册,叙述了其汽车的不同制造方法和车型。这种手册对车身的形式和零件给出了重要而详细的描述。

图2.31 前保险杠组件

1—保险杠横梁;2—防撞块;3—面板;4—牌照架;5—缓冲器支架;6—保险杠托架;7—吸能器;8—导流板;9—下护板

图2.32 无架式整体车身典型零部件

1—后备箱盖;2—扭力杆;3—铰链;4—后窗压条;5—后顶盖轨条;6—后角窗加强件;7—顶盖;8—后顶盖轨条延伸杆;9—后侧上端锁柱;10—后侧板加强件;11—后车身上板;12—顶盖内侧板;13—顶盖外侧板;14—顶盖中侧板;15—风窗集水板;16—机罩盖板;17—后门上铰链;18—后门下铰链;19—车身中柱;20—车身中柱延伸板;21—前门上铰链;22—前门下铰链;23—铰链和风窗支柱;24—机罩内侧板;25—前翼板加强件;26—前翼板;27—后侧板;28—后侧板下锁件;29—锁柱加强件;30—车门槛板;31—外轮罩;32—内轮罩;33—门组合件;34—门外板;35—后车身板;36—后车身板支架;37—后地板横梁;38—备用轮胎槽;39—后侧板与地板的连接板;40—后地板;41—前地板;42—前地板支架;43—内门槛板;44—前侧梁;45—前侧梁加强件;46—围板;47—围板角撑件

图2.33

2.2 常用车身修理工具

车身修理工具包括一些非常熟悉的普通金属加工工具及专用于汽车车身修理的专用工具。下面对最常用的车身修理工具作一些介绍。

2.2.1 锤子

(1)球头锤

球头锤(见图2.34)是一种对所有钣金作业有用的多用途工具。它比车身锤重,用于矫正弯曲的基础结构,修平较厚部件和在未开始用车身锤和手顶铁作业之前粗成形车身部件。

图2.34 球头锤

图2.35 橡皮锤

图2.36 软面锤

(2)橡皮锤

橡皮锤(见图2.35)用于柔和地锤击薄钢板,不会损坏喷漆表面。它经常与吸杯配合用于轻微凹陷的修复。

钢锤带有橡皮端部是另一种在车身修理作业中使用的锤子。此种锤如图2.36所示,兼有硬面和可更换橡片头的软面,有时称为软面锤。它用于铬钢修理或其他精密部件的作业而不损伤其表面光洁。

(3)轻铁锤

轻铁锤(见图2.37)是复原损毁的钣金件的第一阶段所必需的工具,它有一个短把柄,能在紧凑的地方使用。用以敲打变形的金属板使其大致恢复原形。

图2.37 轻铁锤

图2.38 镐锤

2.2.2 车身锤

车身锤是连续敲打钣金件恢复其形状的基本工具。有方头、单头、圆头以及尖头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是为专门用途而设计的。

(1)镐锤

镐锤能维修许多小凹陷。其尖顶用于将凹陷从内部锤出,对中心进行柔和地轻打即可,如图2.38所示。其平顶端与顶铁配合作业可以去除凸点和波纹。镐锤有多种形状和尺寸,如图2.39所示,有长镐头、锐利的锥尖或钝的锥形尖等形状。使用镐锤时要小心,用力过猛,尖顶端会戳穿薄钢板。

图2.39 镐锤种类

(2)冲击锤

图2.40 冲击锤

冲击锤用于修复大面积的凹陷,而不要求光洁表面的场合,需要较大的冲击力。冲击锤的顶角有圆形或方形,顶面的表面近似平面。这种锤顶面大,打击的力散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一般用于凹陷板面初始的矫正。这种锤的锤面一面是隆起的,另一面则是平的,如图2.40所示。曲面锤面使下凹的金属受冲击而不发生延伸。操作时要注意锤子的曲面外形必须小于金属板凹陷的外形,以避免延伸金属板。

(3)精修锤

在用冲击锤去除凹陷之后,用精修锤(见图2.41)敲击以得到最后的外形。精修锤的锤面较冲击锤的面小。表面是隆起的,以便力量集中在高点或波峰的顶端。

收缩锤是有锯齿面或交错缝槽面的精修锤。这种锤用来收缩那些被过度锤打而延伸的部位。

图2.41 精修锤

2.2.3 顶铁

顶铁的作用像一个铁砧,它通常握持顶在锤敲击金属板的背面。用锤和顶铁一起作业使高起的部位下降,使低凹部位上去,如图2.42所示。

顶铁有多种不同形状,如图2.43所示。每种形状用于特定的凹陷形式和车身板面外形。顶铁与面板外形的配合非常重要,假如在高隆起的面板上使用平面或低隆起的顶铁,结果将增加凹陷。足尖式和足跟式顶铁用于在狭窄部位进行戳击,其平面直角边用以矫正凸缘。

图2.42 顶铁

图2.43 顶铁的分类

图2.44 匙形铁分类

1—匙形顶铁;2—轻击匙形铁;3—表面匙形铁;4—内边高隆起匙形铁;5—内边中负荷冠状匙形铁;6—内边重负荷匙形铁;7—冲击锉

2.2.4 匙形铁

匙形铁(见图2.44)是另一类车身修理工具,它有时用作锤有时用作顶铁(当面板后面空间有限时,匙形铁可当作顶铁用)。它有许多种形状和尺寸,可与不同的面板形状匹配使用。平直表面的匙形铁可把敲打力分布到较宽的面上。内边匙形铁可撬起低凹处,或与锤一起敲击来拉起凹陷。另外,冲击锉匙形铁有锯齿状的表面,用来拍打隆起或里边的皱折,使金属板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2.2.5 橇镐

撬镐(见图2.45)类似于匙形铁,用以进入有限的空间。它只用作撬起凹点,有不同的长度和形状。大多数有U形末端作为把手。撬镐通常用来升起门后顶侧板,和其他气密的车身部件上的凹点,如图2.46所示。在进行修复作业时不需要在钣金件上钻孔,在这点上优于滑锤和拉杆。

图2.45 撬镐

2.2.6 凹坑拉出器和拉杆

凹坑拉出器一般有螺纹顶端和钩形顶端两种形式(见图2.47)。在进行修复作业时先在凹陷的面板处钻孔或冲孔,再把拉出器顶端插入所钻的孔中,使锤在金属杆上滑动并冲击把手。冲击锤轻打把手,慢慢拉起凹点,如图2.48所示。

图2.47 凹坑拉出器

图2.48 凹坑拉出器使用方法

在用拉杆来修复凹陷时,也是先在凹陷的面板处钻孔或冲孔,再将拉杆的弯曲端插入钻孔,小的凹坑或皱折可以用一根拉杆拉平,如图2.49所示。3个或4个拉杆可以同时使用来拉平大的凹坑,如图2.50所示。车身锤也可以与拉杆同时使用,当凹坑的低点拉上来的同时,其隆起的部分可以用锤敲打下去,如图2.51所示。同时进行敲打和拉引可以减少面板金属延伸的危险。

图2.49

图2.50

图2.51

凹陷拉平后,为了有效地防止锈蚀,面板上的孔要用气焊或锡焊封起来。而不能只用车身填料简单的修补。

图2.52

2.2.7 吸杯

吸杯是一种简单工具,如图2.52所示。它可以拉起浅的凹坑,只要凹坑不是处在皱折的金属板上。操作时用吸杯附着在凹坑的中心并拉起,凹坑就可能恢复到正常的形状而损伤油漆。

2.2.8 冲头和錾子

冲头和錾子(见图2.53)的种类有很多,如:中心冲用于部件拆卸之前对它们的定位打标记和为钻孔冲击标点(标点后可保持钻头不偏移)。铆钉冲的冲头为锥形,顶端是平的,用来顶出铆钉、销钉和螺栓。销钉冲与铆钉冲相似,但其冲头不是锥形,这样,它可以冲击出较小的铆钉或螺栓。长中心冲是一个长锥形冲头,用来为焊接时车身面板或其他车身部件等定位。

錾子是有硬化刀口的钢棒,用来切断金属,有多种尺寸。

图2.53

1—錾规;2—冲头錾握持器;3—中心冲;4—长中心冲;5—销钉冲;6—长销钉冲;7—铆钉冲;8—长锥形冲;9—短锥形冲;10—直圆销钉冲;11—平錾;12—长平錾;13—圆嘴角錾;14—角錾;15—金刚石头錾

2.2.9 划针

划针(见图2.54)用来在金属板上划出要切割、钻孔或固紧的标志。当对孔的尺寸要求不高时,可用划针在金属板上穿孔。

图2.54 划针

图2.55

2.2.10 金属切割剪

金属切割剪(见图2.55)用来切开硬金属。它的刀爪窄小,锯齿形,用来剪切坚韧的金属。

2.2.11 面板切割剪

面板切割剪(见图2.56)是一种特殊的铁皮剪刀,用来切断车身钣金件。它的切口清洁、准直,容易焊接。

图2.56 面板切割剪

图2.57 装饰件修理工具

2.2.12 装饰件修理工具

它是一种尖叉形状的撬起工具,可以撬起装潢小钉、弹簧、夹子和其他紧固件。任何需要拆去内部装饰件的修理工作均可方便地使用这类工具(见图2.57)。

2.2.13 门手柄工具

门内手柄通常是以钢丝弹簧夹夹在门板上。这些夹子的形状如马蹄铁,配合在手柄轴上,并将手柄紧紧固定在内板凸缘上。夹子拉出器或门手柄工具(见图2.58)需要伸到门里取出弹簧夹。有些门手柄工具可以拉出夹子,有些则是推动夹子离开门手柄轴。

图2.58 门手柄工具

习 题

一、判断题

1.碰撞修理就是将汽车恢复到事故前的尺寸。                        ( )

2.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汽车的前悬架结构是不相同的。                    ( )

3.整体式车身采用了轻型、高强度合金钢,在修理时的处理、矫正和焊接技术也与车架式车身不同。( )

4.非承载式的车身用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车身大的不承受载荷。               ( )

5.车架式车身由车架来承受大部分载荷。                          ( )

6.整体式车身有部分骨架,其他的部件全部焊接在一起。                   ( )

7.硬顶轿车的特征是只有一个中立柱。                           ( )

8.车身结构主要分为车架式和整体式两种。                         ( )

9.车架是汽车的基础,车身和主要部件都焊接在车架上。                   ( )

10.车架有足够的坚固度,在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            (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不是车身的结构性部件。

A.前立柱

B.后纵梁

C.后侧围板

2.车架式车身在碰撞时主要由( )吸收能量。

A.主车身

B.车架

C.横梁

3.目前货车上使用的车架是( )。

A.梯形车架

B. X形车架

C.框式车架

4.整体式车身的( )刚性最大。

A.前车身

B.中车身

C.后车身

5.在前置前驱汽车的车身上,由( )来支撑减振器。

A.前横梁

B.前纵梁

C.前挡泥板

6.同样大小的汽车,车架式车身和整体式车身的内部空间是( )。

A.车架式车身的大

B.整体式车身的大

C.同样大

7.整体式车身与车架式车身相比,( )是整体式车身的特点。

A.汽车通过性提高

B.安全性提高

C.碰撞时把损坏局限在某些部件上

8.整体式车身分为( )部分。

A.二

B.三

C.四

9.发动机纵向放置在前车身的( )上。

A.中间梁

B.前悬架横梁

C.后纵梁

10.( )是整体式车身前车身的部件。

A.门槛板

B.前纵梁

C.中立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