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家庭的住房需求不但受到家庭收入、住房价格等的影响,还受到家庭本身成员的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人口结构有很多层含义,在本研究中关于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我们主要考察了家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
a.受教育程度
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社会地位越高,收入越多,接近或获取社会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在对住房的需求方面也是如此。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往往对住房的空间和数量要求越高。
由表5.3和表5.4可见,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虽然家庭住户的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和户主的文化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系模式,但在住房来源上却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关系。如图5.2所示,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购买商品房、公有住房、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越高,而受教育程度越低,自建住房的比例越高。因此,我们认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对家庭住户在选择住房时产生作用,特别是针对不同房产的住房需求方面。
表5.3 浙江省按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的家庭户户数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部数据资料整理。
表5.4 浙江省按户主受教育程度、住房来源分的家庭户户数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资料整理。
b.职业
不管是福利分房制度还是住房商品市场化,能否获得较好的住房条件,都与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随着居民住房需求的增长,在市场调节功能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拥有资本、专业技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的住房条件改善较快。
图5.2 浙江省按户主受教育程度、住房来源分的家庭户户数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资料整理。
表5.5反映了在我省各类职业的住房拥有率基本均在50%以上,但职业间在不同的住房类型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4.74%,但92.34%来自于自建房;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住房拥有率排第二,为78.66%。购买商品房的主要群体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与他们较高的经济收入有关。其他人群在自建住房和租赁住房方面的比例较高。
表5.6反映了我省在城市、镇和乡村等地区按职业划分的户均/人均住房面积和间数的差异。其中,乡村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户均住房间数和人均住房间数方面的数值均要高于城市和镇,在不同类职业中,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等人员在人均建筑面积上具有明显优势。由此可见,人口的职业特征是家庭的经济收入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住户对不同房产的进行选择,反映其对住房面积与住房间数的需求。
表5.5 浙江省按户主职业、住房来源划分的家庭户户数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资料整理。
表5.6 浙江省按户主的职业、城乡划分的人均/户均住房面积和间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长表数据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