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

时间:2023-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某轿车在怠速运转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原地挂挡有齿轮撞击声,且难以挂入;情况严重时,原地挂挡后发动机熄火。由该现象初步断定为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经检查确定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造成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没有彻底分离而造成该故障。车辆可靠驻停,拉起驻车制动手柄。摩擦片磨损后,其厚度不得小于规定值。如果检查结果超过要求,则应更换从动盘。分离轴承在离合器分离时参与工作。

学习领域12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

【学习情景描述】

某轿车在怠速运转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原地挂挡有齿轮撞击声,且难以挂入;情况严重时,原地挂挡后发动机熄火。由该现象初步断定为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经检查确定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造成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没有彻底分离而造成该故障。

【学习目标描述】

1.理解并掌握现代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2.理解传动系统中各总成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3.掌握汽车传动系统各总成的使用维护和检测维修方案。

【学习内容描述】

1.离合器及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差速器及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万向传动装置及传动轴的结构。

4.传动系统中各总成的检修方法。

【学习条件】

1.实训车辆、手动变速器拆装台架、自动变速器拆装台架各6台。

2.车辆的维修手册。

3.常用拆装工具10套。

4.常用测量工具设备10套。

任务12.1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检修项目实施

12.1.1 离合器的检修

(1)离合器的维护与保养

为方便教学,本书以膜片弹簧离合器为例进行分析。

离合器的维护与保养主要包括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离合器的工作情况、检查离合器储液罐液面高度等。

1)离合器储液罐液面高度检查

检查离合器储液罐内离合器液(制动液)液面的高度,如果低于“MIN”的标记,则应添加,如图12.1所示。如果离合器液溅到油漆表面,应立即用水漂洗。否则,离合器液将损坏油漆表面。

2)离合器踏板检查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的响应性能。踩下离合器踏板,踏板回弹是否无力;是否异响;踏板是否过度松动;踏板是否沉重。

②检查离合器踏板高度。离合器踏板高度的检查如图12.2所示,掀起地毯或地板革,用直尺测量地板到离合器踏板上表面的距离。如果超出标准,应调整踏板高度。离合器踏板高度可以通过踏板后的限位螺栓进行调整。

③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如图12.2所示。用一个直尺抵在驾驶室地板上,先测量踏板完全放松时的高度,再用手轻按踏板,当感到阻力增大时再测量踏板高度,两次测量的高度差即为踏板的自由行程。

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如图12.2所示。液压式操纵机构一般是调整主缸推杆的长度,即先将主缸推杆锁紧螺母旋松,然后转动主缸推杆,从而调整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后应将锁紧螺母旋紧。有些车辆的操纵机构具有自调装置,可以免除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图12.1 离合器液面高度检查

图12.2 离合器踏板高度踏板自由行程及其调整

④离合器分离点的检查。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在没有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慢慢地换挡到倒车挡。逐渐踩下离合器踏板,测量踏板的自由行程到齿轮噪声停止进入啮合位置的行程量,如图12.3所示。

3)离合器工作情况检查

车辆可靠驻停,拉起驻车制动手柄。启动发动机,发动机怠速运转,踩下离合器踏板,换到1挡或倒挡,检查是否有噪声、是否换挡平稳。如果有噪声或换挡不平稳,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图12.3 离合器分离点的检查图

4)离合器液压系统排空

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在经过检修之后,管路内可能进入空气,从而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因此,液压系统检修后必须排出液压系统中的空气。排出方法如下:

①将主缸储液罐中的制动液加至规定高度,升起汽车。

②在工作缸的放气阀上安装一软管,接到一个盛有制动液的容器内。

③排空气需要两个人配合工作。一个人慢慢地踏离合器踏板数次,感到有阻力时踏住不动;另一个人拧松放气阀直至制动液开始流出,然后再拧紧放气阀。

④连续按上述方法操作几次,直到流出的制动液中没有气泡为止。

⑤空气排除干净之后,需要再次检查及调整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⑥再次检查主缸储液罐液面高度,必要时添加。

(2)离合器总成的检修

离合器总成的检修项目主要有从动盘的检查、压盘和离合器盖的检修、膜片弹簧的检查3个方面。本书以膜片弹簧离合器为例,对离合器总成的检修进行分析。

1)从动盘检查

从动盘的损坏形式主要有摩擦片减薄、开裂、烧焦、沾有油污、铆钉松动、从动盘翘曲、减振弹簧损坏、从动盘毂损坏及从动盘端面不平等。从动盘的检查可以按照以下方案进行:

①目视检查,看从动盘摩擦片是否有裂纹、铆钉外露、减振器弹簧断裂等情况。如果有,则更换从动盘。

②检查从动盘的端面圆跳动。用百分表,在距从动盘外边缘2.5mm处测量,离合器从动盘最大端面圆跳动为0.4mm,测量方法如图12.4所示。如果不符合要求,可用扳钳校正或更换从动盘。

③检查从动盘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摩擦片磨损后,其厚度不得小于规定值。摩擦片的磨损程度可用游标卡尺测量摩擦片表面与铆钉头的深度,如图12.5所示,铆钉头埋入深度应不小于0.20mm。如果检查结果超过要求,则应更换从动盘。

2)压盘和离合器盖的检修

压盘损伤主要有翘曲、破裂或过度磨损等。先检查压盘表面粗糙度。压盘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沟槽,沟槽深度应小于0.3mm。轻微的磨损可用油石修平后,再检查压盘平面度。检查方法如图12.6所示,用钢直尺压在压盘上,然后用塞尺测量。离合器压盘平面度应不超过0.2mm。压盘平面度或表面粗糙度超过要求可用平面磨床磨平或车床车平,但磨、车加工的厚度应小于2mm,否则应更换压盘。离合器盖与飞轮的接合面的平面度应小于0.5mm。如有翘曲、裂纹、螺纹磨损等应更换离合器盖。

图12.4 传动片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更换压盘的方法:首先用钻床将固定离合器盖上的传动片的铆钉钻掉。使离合器盖与压盘分离。更换新压盘时,要在压盘和离合器之间接触部位涂上一层润滑脂,然后用专用螺栓将压盘和离合器盖之间按规定扭矩拧紧,再进行铆接即可。

图12.5 摩擦片磨损的检查

图12.6 压盘和离合器盖平面度检查

3)膜片弹簧检查

离合器的膜片弹簧因长期受载荷作用容易产生疲劳,会产生弹性减弱、折断、弯曲等现象,从而影响离合器的工作。因此,膜片弹簧需要进行弯曲校正,并测量其与分离轴承端的磨损深度和宽度。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检查膜片弹簧的磨损程度。按照如图12.7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膜片弹簧与分离轴承接触部位磨损的深度和宽度。深度应小于0.6mm,宽度应小于5mm,否则应更换。

②检查膜片弹簧变形。膜片弹簧变形检查参照如图12.8所示进行。用专业工具盖住弹簧分离指内端(小端),然后用塞尺测量弹簧分离指内端与专用工具之间的间隙。弹簧分离指内端应在同一平面内,间隙不大于0.5mm。否则,用维修工具将变形过大的弹簧分离指翘起以进行调整。

③螺旋弹簧磨损深度检查。磨损深度不得超过0.3mm,否则应更换。螺旋弹簧应检查其自由高度,如图12.7(b)所示。将螺旋弹簧放置在一水平工作台上,用直角尺测量其自由长度。

图12.7 离合器弹簧磨损检查

(3)分离轴承的检查

分离轴承在离合器分离时参与工作。因其工作条件差,分离轴承容易产生烧蚀和磨损。检查时,按照如图12.9所示,用手固定分离轴承内圈,转动外圈,同时在轴向施加压力,如有明显间隙感,应更换分离轴承。分离轴承通常是一次性加注润滑脂,维护时切勿随意拆卸清洗。若有脏污,可用干净抹布擦净表面。

图12.8 膜片弹簧变形的检查与调整

图12.9 分离轴承的检查

12.1.2 液压操纵系统的检修

(1)检修主缸和工作缸

主缸和工作缸是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的主要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离合器的工作性能。当出现缸筒内壁磨损超过0.125mm,活塞与缸筒的间隙超过0.20mm,皮碗老化或回位弹簧失效等情况时,应更换相应零件。

(2)离合器主缸和工作缸的装配

主缸和工作缸的装配,按拆卸与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但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零件在装配前要用非腐蚀性液体清洗干净,并在活塞、皮碗、挡圈、缸套等零件上涂一层制动液。装好后,推杆在缸筒内运动应灵活。在放松(不工作)位置时,主缸皮碗和活塞头部应位于进油孔和补偿孔之间,两孔都开放。工作缸上带有塑料支撑环,安装时外表面要涂上一层薄润滑油,工作缸的推杆末端也要涂上润滑脂。

②安装离合器工作缸时,需要用一个适当的杠杆克服弹簧的弹力,将其压向变速器壳体相应孔中,方能将固定螺栓旋入。

12.1.3 传动轴及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

为便于分析讲解,本书主要介绍LF6400微型车辆的传动装置,如图12.10所示为LF6400微型车辆传动轴结构。

图12.10 LF6400微型车辆传动轴结构

1—螺栓;2—凸缘叉;3—卡簧;4—十字轴带轴承总成;5—传动轴带万向节总成;6—套管叉

该传动轴总成由传动轴带万向节总成、套管叉、凸缘叉3部分组成。前面通过套管叉在变速器输出轴花键上,后面通过螺栓将凸缘叉固定在驱动桥的主动齿轮的凸缘上。每个万向节的十字轴上装有4个滚针轴承。

(1)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1)带万向节总成的传动轴的检修

①目测:检查传动轴、万向节叉、套管叉、凸缘叉等有无裂纹、开焊、弯曲等。

②如怀疑万向节有咔嚓声或振动声,应检查万向节是否磨损,检查万向节内的十字轴是否磨损或花键是否磨损。

图12.11 传动轴弯曲度的检查

③传动轴弯曲度检查。将传动轴支承在V形铁上,用百分表测量轴的径向跳动,如图12.11所示。若超出标准值(0~7)mm,可采用冷压或加热扳直法进行矫正,矫正达不到技术要求规定的,应更换传动轴。

④传动轴动平衡。当转速为4000r/min时,动平衡应不大于10~15g/cm。

2)带轴承的十字轴的检修

①十字轴应无裂纹、金属剥落等现象;十字轴的轴承座圈与套管叉座孔、凸缘叉座孔间应无松旷;套管叉和凸缘叉应无裂纹。

②两轴承座孔应同心,若裂纹或轴承座孔磨损超限(可用新十字轴承套在座孔内检查),应更换套管叉或凸缘叉。

③套管叉套在变速器输出轴花键上应滑动自如,无阻滞或松旷。若套管叉花键磨损,应更换套管叉。

(2)维修作业

①将车辆开到汽车举升架上或放在地沟上,排放变速器油。

②在传动轴每个接头凸缘和传动轴上作装配记号,如图12.12所示。

③拧开传动轴与主动齿轮凸缘上的螺栓,拆下传动轴。在地沟上拆卸时要前后移动车辆,并注意安全,如图12.13所示。

图12.12 拆卸标记装配记号

1—装配记号;2—传动轴;3—万向节凸圆盘

图12.13 拆卸传动轴

④拆卸传动轴万向节叉。

a.用卡簧钳A拆卸两个卡簧,如图12.14所示。并使用专用工具B,把十字轴轴承座圈从万向节座圈内拉出a=3~4mm,如图12.15所示。

特别提醒:在拉出十字轴轴承之前,应在轴承座圈和万向节叉座圈之间涂抹渗透性润滑剂。

b.用 头敲出传动轴万向叉,完全拆下轴承座圈,如图12.16所示。

c.用与步骤a和步骤b相同的方法取出另一侧轴承座圈。

图12.14 拆卸卡簧

 图12.15 拉出十字轴轴承座圈

图12.16 拆卸轴承座圈

⑤拆卸凸缘叉。用传动轴万向节叉拆卸的步骤a和步骤b的方法拉出凸缘叉的轴承座圈。然后,用虎钳夹住轴承座圈,敲击凸缘叉,取出座圈。用同样的方法取下对侧的轴承座圈。

特别提醒:

当心,取下十字轴轴承座圈时,不能丢失轴承座圈内的滚针。

应将取下的轴承暂时安在十字轴上,以便能重新安装在原来的位置上。

⑥十字轴的装配。

a.十字轴重新装配时,要确保使用新卡簧、十字轴和滚针轴承。拆卸的卡簧,十字轴轴承不可再用。

b.将十字轴轴承座圈内的滚针正确安装到位,并给十字轴轴承座圈涂抹润滑脂。如图12.17所示。

c.把轴承座圈插入万向节的座孔内,用 头敲击,直到轴承座圈与叉面平齐,如图12.18所示。

d.把十字轴插入轴承座圈内,防止轴承座圈内的滚针滚出。

e.把相对侧的另一轴承座圈插入万向节叉内,用 头敲击,直到轴承座圈与叉面平齐,如图12.19所示。

f.用上述方法,同样将轴承座圈插入另一侧凸缘叉的座孔内。

特别提示:敲入轴承座圈时,为避免损坏万向节叉,应在轴承座圈上放一块金属板。

g.将4个卡簧装入孔槽内。

特别提示:重新组装后,检查确保轴叉转动灵活。确保每个卡簧牢牢装入槽内。

h.检查轴承叉和凸缘叉应转动灵活。

图12.17 十字轴轴承座圈涂抹润滑脂

图12.18 装配轴承座圈

1—铜锤;2—轴承座圈;3—万向节叉;4—十字轴

⑦安装。

安装时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a.传动轴上的装配记号,如图12.20所示。否则会产生振动。

b.按下述拧紧力矩拧紧万向节凸缘。拧紧力矩a=75N•m。

特别提醒:要用规定的齿轮油注入变速器箱至规定的液位。

图12.19 装配另 一轴承座圈

图12.20 传动轴上的装配记号

12.1.4 驱动桥的修复运行

基于本书的特点,以力帆轿车(LF620)、力帆微车LF6400驱动桥的检修进行分析。

(1)驱动桥及驱动轴的维护项目

1)检查手动变速驱动桥的漏油

检查的重点部位包括壳体的接合面处、轴或里程表伸出的区域、油封处、排油塞和加注塞。检查时一般是将上述部位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然后行驶一段时间再检查,如图12.21所示。

2)检查手动变速驱动桥的油位

①手动变速器油位检查。拆下变速驱动桥的加注塞,将手指插入孔中,检查油与手指的接触位置,一般齿轮油的液面高度应在加注孔下0~5mm,如图12.22所示。

②差速器油位检查。从差速器上拆下加油注塞,将手指插入各塞孔,并检查油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如图12.23所示。

图12.21 检查渗漏部位

图12.22 手动变速器油位检查

图12.23 差速器油位的检查

1—注口塞;2—排放塞

3)手动变速器及驱动桥齿轮油的更换

手动变速器及驱动桥齿轮油的更换,如图12.24所示。按以下步骤进行更换:

图12.24 手动变速器齿轮油更换

1—加油塞;2—放油塞

①拆下加注塞、排油塞及所带的垫片,将齿轮油排放到规定的容器中。

②将油排放净后,用新垫片重新安装排油塞。

③重新加注规定量的齿轮油。

④用新垫片重新安装加注塞。

(2)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为保证主、从动齿轮啮合区正确并处于最佳工作位置,在驱动桥总成装配时,或在使用中维修时,都应进行齿轮啮合位置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在前轴承内圈下加减调整垫片,当按规定力矩拧紧万向节凸缘螺母时,垫片越薄,轴承内外圈压得越紧,即预紧度越大;其二,用一个弹性隔套来调整主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装配时,在前后轴承内圈之间放置一个可压缩的弹性薄壁隔套,按规定力矩拧紧万向节凸缘螺母时,隔套发生弹性变形,其张力自动适应对轴承预紧度的要求。采用此种方法的车辆,因隔套的弹性衰变,每次都必须更换新的隔套。

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受驱动桥结构制约而异。

对采用单级主减速器的车辆,其从动锥齿轮固定在差速器壳上,调整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就是调整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调整方法是通过调整差速器轴承两侧的调整螺母或调整垫片来实现。慢慢转动两侧螺母或增减垫片的厚度,同时慢慢转动差速器总成,使滚柱处于正确位置。正确的预紧度可用转动差速器总成的力矩来衡量。预紧度调整后,应将调整螺母或垫片用锁片锁住。

对采用双级主减速器的车辆,从动锥齿轮与二级减速器的主动圆柱齿轮固定在同一轴上,两端用轴承支撑在主减速器壳上。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通过调整垫片来实现。即选择合适的调整垫片,安装在主减速器和轴承之间。拧紧轴承固定螺栓后,用转动圆锥齿轮的力矩来衡量预紧度的适合度。关于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本书以奥迪100型轿车(见图12.25)和LF6400微型车(见图12.26)两种车型的主减速器为例来说明。

图12.25 奥迪100型轿车主减速器

1—主动锥齿轮;2,4—主动锥齿轮轴承;3—主减速器主动轴;5—从动锥齿轮;6—差速器壳;7,8—差速器壳滚锥轴承;S1,S2,S3,S4—调整垫片

在图12.25中,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可通过增减调整垫片S3和S4的厚度来调整。加垫片则变松,减垫片则变紧;从动锥齿轮(差速器壳)轴 承预紧度则是通过增减调整垫片S1和S2之和来调整,加垫片则轴承预紧度增加;反之,轴承预紧度减小。只有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度可调,而圆柱滚子轴承无须调整。

图12.26 LF6400微型车驱动桥的分解图

1—凸缘;2—油封;3—前轴承;4—主减速器壳体;5—隔套;6—轴承;7—调整垫片;8—主减速器主动锥形齿轮;9—主减速器从动锥形齿轮;10—差速器壳;11—垫片;12—半轴轴承;13—差速器调整螺母;14—差速器轴承盖;15—半轴齿轮止推垫圈;
16—半轴齿轮;17—行星齿轮;18—行星齿轮止推垫片;19—行星齿轮轴

在图12.26中,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可通过增减调整垫片7的厚度来调整。加垫片则变松,减垫片则变紧。从动锥齿轮(差速器壳)轴承预紧度则是通过增减垫片11来调整,加垫片则轴承预紧度增加;反之,轴承预紧度减小。只有圆锥滚子轴承的预紧度可调,而圆柱滚子轴承无须调整。

(3)锥齿轮啮合的调整

1)啮合印痕的检查方法

先检查齿面啮合印痕。检查方法:在主动锥齿轮上相隔120°的3处用红丹油在齿的正反面各涂2~3个齿,再用手对从动锥齿轮稍施加阻力并正、反向各转动主动齿轮数圈。观察从动锥齿轮上的啮合印痕。正确的啮合印痕应位于齿高的中间偏小端,并占齿宽60%以上,如图12.27所示。

2)锥齿轮啮合的调整

正确的啮合印痕和间隙是通过齿轮的轴向移动改变其相对位置来实现的。因此,锥齿轮都有轴向位移调整装置,即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调整装置。总体调整方法是移动主动锥齿轮,而调整主动锥齿轮轴承的调整垫片的厚度,就可以使主动锥齿轮前移或后移。例如,图12.25中,调整垫片S3,S4的厚度,通过移动主动锥齿轮1即可;图12.26中,调整调整垫片7的厚度,通过移动主动锥齿轮8即可。

图12.27 从动锥齿轮正确的啮合印迹位置

①主动锥齿轮的调整装置

a.通过增减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主减速器壳之间的调整垫片厚度来调整。如奥迪100型轿车主减速器是通过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来使主动锥齿轮相对于从动锥齿轮移向外或向里移动。

b.通过增减主动锥齿轮背面与轴承之间的垫片厚度来调整。这种结构若轴承预紧度调整垫片是靠在轴肩上,则调整锥齿轮轴向位移的同时,也必须等量增减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垫片,否则由于轴肩轴向位置的移动将改变已调好的轴承预紧度。该方法每次调整都需将主动锥齿轮上的轴承压下来,因此维修调整不方便。

c.通过增减主动锥齿轮轴肩前面的调整垫片来调整。

②从动锥齿轮的调整装置

从动锥齿轮轴向位移的调整装置与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是共享的。在预紧度调整好后,要将左、右两侧的调整垫片从一侧调到另一侧,或左、右侧的调整螺母一侧旋出多少另一侧等量旋进多少,就可以在保持轴承预紧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规定的要求。

③啮合印痕的调整

图12.28 锥齿轮的啮合情况和齿侧间隙

a.当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大端时(见图12.28(a)),应将从动锥齿轮移向主动锥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小,可将主动锥齿轮向外移动。

b.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小端时(见图12.28(b)),应将从动锥齿轮移离主动锥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大,可将主动锥齿轮向内移动。

c.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顶端时 (见图12.28(c)),应将主动锥齿轮向从动锥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小,可将从动锥齿轮向外移动。

d.接触印痕在从动锥齿轮轮齿根部时(见图12.28(d)),应将主动锥齿轮移离从动锥齿轮,假如因此而使齿隙过大,可将从动锥齿轮向内移动。

调整口诀: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根出主。

若在调整中,印痕变动规律不符合上述4种情况,其原因是齿轮齿形或轴线位置不正确,可用手砂轮修磨齿面。若仍不能修正,则应重新选配。

④齿侧啮合间隙调整

调整啮合印痕移动主动锥齿轮后,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将会发生变化,因此,齿侧间隙的调整是必需的。齿侧间隙的调整靠移动差速器轴承调整螺母,也是移动从动锥齿轮的位置来达到。调整前应先将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调整好。

啮合间隙的检查:将百分表抵在从动锥齿轮正面的大端处,用手握住主动锥齿轮,然后轻轻往复转动从动锥齿轮即可显示间隙值。如果啮合间隙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是移动从动锥齿轮。当从动锥齿轮远离主动锥齿轮时间隙变大,反之则变小。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调整垫片增加,另一侧调整垫片减少,增加与减少的厚度要相等。不同主减速器类型其调整方法略有不同,但调整原理是相同的。

(4)主减速器调整注慧事项

①要先进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再进行锥齿轮啮合的调整。

②锥齿轮啮合调整时,啮合印痕首要,啮合间隙次要,否则将加剧齿轮磨损。但当啮合间隙超过规定时,应成对更换。

12.1.5 驱动桥的随车检修

(1)驱动桥总间隙的检查

驱动桥总间隙是指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中各个齿轮副配合间隙的总和。检查驱动桥总间隙的方法如下:

1)转动车轮测量法

图12.29 转动车轮测量法

如图12.29所示,拉起驻车制动(固定传动轴),顶起一边后轮,使用一个指针指向轮辋边缘。先向一个方向转动车轮到极限位置,在指针处作一标记,然后向相反方向转动车轮到极限位置,再在指针处作一标记。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反映驱动桥总间隙。

2)转动传动轴测量法

用手向下转动传动轴到极限位置(保持后轮不动),在减速器主动轴凸缘箱减速器壳上作“一”标记,如图12.30所示。向上转动传动轴到极限位置,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也能反映驱动桥总间隙的大小,如图12.31所示。对于LF6400微型汽车,要求此距离为5mm,否则应检修驱动桥。

图12.30 作匹配标记

图12.31 测量两标记间的距离

(2)主动轴的轴向间隙检查

拆下传动轴与主动轴的连接,检查减速器主动轴向间隙,如图12.32所示。安装百分表和表架,百分表指针垂直指向凸缘锁紧螺母。轴向推拉凸缘,百分表的读数即为主动轴的轴向间隙,一般要求不大于0.05mm,否则应重新调整主动轴的轴承预紧度。

(3)半轴轴向间隙的检查

维护和检修某些微型汽车和轿车时,需要检查半轴的轴向间隙。如图12.33所示,安装磁性表座和百分表,百分表指针垂直指向半轴凸缘。然后,轴向推拉半轴凸缘,百分表读数即为半轴轴向间隙。一般要求此间隙不大于0.8mm,否则应检修半轴组件。

图12.32 检查减速器主动轴轴向间隙

图12.33 检查半轴的轴向间隙

(4)随车更换主动轴油封

①主动轴油封漏油时,可以随车进行更换。首先在主动轴凸缘和传动轴万向节凸缘上作好装配标记,然后拆下传动轴与减速器主动轴的连接件。

②拆下锁紧螺母、垫圈、凸缘和油封。

③安装新油封后,再依次装上凸缘、垫圈和锁紧螺母。按照规定力矩拧紧锁紧螺母,并装好锁紧装置。

④对正装配标记,连接主动轴凸缘和传动轴万向节凸缘,按照规定的力矩拧紧连接螺栓。

12.1.6 手动变速器检修

为方便讲解,本书以五挡一倒挡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1)同步器的检查

1)目测检查同步器锁环

目测检查同步器锁环,确保同步器锁环内表面凹槽没有磨损。同时,也要确保同步器锁环内表面没有擦伤或机械损坏,如图12.34所示。

图12.34 检查同步器锁环内表面

锁环式同步器的损伤表现在锁环、滑块、接合套、花键毂和花键齿的损伤。锁环内锥面和滑块凸台的磨损都会破坏换挡过程的同步作用,锁环、接合套锁止角的磨损,会使同步器失去锁止作用,将会导致换挡困难,发出机械撞击噪声。

锁销式同步器零件的主要损伤有锥形盘的变形、锥环锥面、锁销、传动销的磨损等。锥盘的变形是由于换挡操作不当、冲击过猛,使锥盘外张,摩擦角变大造成同步器效能降低。

2)测量同步器锁环与齿轮之间的间隙

用手按压齿轮和同步器锁环,如图12.35所示。保持按压的同时,用厚薄规测量整个外圆的间隙。当同步器锁环的内表面周边磨损时,锁环沉向齿轮,同步器锁环与齿轮之间的间隙变小。

3)检查同步器锁环运行状况

同步器锁环运行检查按照如图12.36所示,用手按压同步器锁环以便与齿轮锥装在一起。然后,确保用力转动时,同步器锁环应不滑动。

图12.35 测量锁环与齿轮之间的间隙图

图12.36 检查同步器锁环运行

(2)检查齿轮

变速器齿轮常见的主要损伤有齿面磨损、齿端磨损、疲劳剥离、腐蚀斑点、轮齿破碎或折断、花键孔磨损等。这些损伤除可以通过外部检视外,齿轮的磨损可以用样板或与新齿轮对比检验。如不符合以下要求,应更换齿轮。

在齿高2/3处测量,滑动齿轮或常啮合齿轮的齿长磨损不得大于原齿长的15%;齿轮工作面不得有疲劳性剥落,工作面上的打击伤痕和缺口不得大于20%;齿轮不得有裂纹;齿厚磨损不得超过0.40mm;齿轮啮合间隙不得超过0.50mm。

对于齿轮表面的轻微斑点、剥落及磨损痕纹,可以用油石平整后继续使用。目测检查齿轮,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①检查齿轮花键和轴接触表面是否有任何擦伤或机械损坏。

②检查齿轮锥和同步器锁环的接触表面是否有任何变色现象。

③使用厚薄规测量轴向间隙,用百分表测量齿轮与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如果没有充足的齿轮间隙,齿轮将不能完全润滑;同样的,如果该间隙过大,齿轮将跳离啮合,装置将产生异常噪声,如图12.37所示。

图12.37 检查齿轮间隙

12.1.7 自动变速器检修

(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

1)自动变速器油液渗漏检查

如图12.38所示,检查变速器的壳接触面、轴和拉索伸出的区域、油封、排放塞和加注塞、管道和软管连接区域是否漏液。

2)自动变速器液位检查

如图12.39所示,使用油标尺按照以下步骤检查自动变速器液位:

图12.38 渗漏区域

图12.39 液位检查

1—怠速;2—液温

a.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并拉紧手制动。

b.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以上。

c.踩住制动踏板,将操纵手柄拨至倒挡(R)、前进挡(D)、前进低挡(S,L或2,1)等位置,并在每个挡位上停留几秒钟,使液力变矩器和所有的换挡执行元件中都充满液压油,最后将操纵手柄拨至停车挡(P)位置。

d.取出自动变速器油尺,将油尺擦干净后再全部插入原处后拔出,检查油尺上的油面高度。

液压油油面高度的标准:如果自动变速器处于冷态(即冷车刚启动,液压油的温度过低,为室温或低于25℃时),油面高度应在油尺刻线的下限附近;如果自动变速器处于热态(如低速行驶5min以上,液压油温度已达70~80℃),油面高度应在油尺刻线的上限附近。因为低温时液压油的黏度大,运转时有较多的液压油附着在行星齿轮等零件上,因此,油面高度较低;高温时油液黏度小,容易流回油底壳,因此油面较高。

3)自动变速器油的更换

自动变速器油又称ATF油,当达到换油周期或质量变化之后,应更换ATF油。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车辆运行至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70~80℃后停车熄火。

②拆下自动变速器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将油底壳内的液压油放净。带有溢流管的将溢流管拆下。

③拆下油底壳,将油底壳清洗干净。有些自动变速器的油底壳上的放油螺塞为磁性螺塞,也有些自动变速器在油底壳内专门放置一块磁铁,以吸附铁屑。清洗时必须注意将螺塞或磁铁上的铁屑清洗干净后装回。

④拆下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散热器油管接头,用压缩空气将散热器内的残余液压油吹出,再接好管接头。

⑤装好管接头和放油螺塞。

⑥从自动变速器加油口加入规定牌号和数量的液压油。

⑦启动发动机,检查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要注意由于新加入的油液温度较低,油面高度应在油尺刻线的下限附近。如过低,应继续加油至规定油面高度。

⑧让汽车行驶至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再次检查油面高度是否在油尺刻线的上限附近。如过低,应继续加油直至满足规定要求为止。

⑨如果不慎加入过多液压油,使油面高于规定的高度,切不可凑合使用,应把油放掉一些。

按上述方法换油时,变矩器内的液压油是无法放出的。若液压油严重变质,必须全部更换时,可先按上述方法换油,然后让汽车行驶约5min后再次换油。

(2)自动变速器的检修程序

1)自动变速器正确的检修程序

自动变速器正确的检修程序源于生产实践的积累,应参照检修程序进行检验和维修,如图12.40所示。

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分清故障部位,是发动机问题还是变速器问题。

②区分故障性质,确定维修方式(随车修理或离车修理)。

2)自动变速器维修前的检验内容

①初始检验

当汽车出现“行驶无力、加速不良、油耗过大”等故障时,首先分清是发动机问题还是变速器问题,以判定故障的内容,确定维修方式。

A.发动机性能好坏的检验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直接影响自动变速器性能的好坏,它的技术状态应达到以下标准:

图12.40 自动变速器正确检修程序

a.点火正时良好,便于换挡时转矩控制无误。各缸点火和喷油系统工作正常,通过断电、断油试验,发动机转速有明显跌落(100r/min以上),则表明单缸功率检测合格。各工况无缺火、断火现象,运转良好。

b.汽缸压力达到1MPa以上,进气歧管真空度达到60kPa以上,曲轴箱压力值为负压或零。单缸断火、断油试验,进气歧管真空度跌落值应达5kPa以上。如果不跌落或跌落值过小,表明该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

c.水温正常(表明冷油器油温正常),无异响和噪声,排放值正常,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真空)、不漏电。

B.底盘性能好坏的检验

a.重点是四轮旋转是否灵活,制动器有无阻滞现象、轮胎尺寸和气压是否正常,传动系统运转是否良好。

b.电控式自动变速器(ECT)故障代码的检验:电控式自动变速器故障代码,多用OD挡灯或D4挡灯和PWR灯报警和显示。代码的触发因车而异。故障代码有真性和假性之分,应通过基础检验后进一步判定。

②基础检验

A.自动变速器液位高低的检查

检查液位高低时,必须使汽车停止在水平的地面上,发动机处于热怠速状态,各挡位转换1~2次后再回到P挡,使各挡油路系统充分排油、充油,拔出油尺检查液位的高低。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a.汽车停止在较水平的地面上。

b.发动机停止转动。

c.在停止运转1min内检查油位高低。

d.液位应在高油位标记和低油位标记之间。

e.当油温已达正常工作油温时(80℃,已行驶15~20km以上时),应偏高为好,油温未达正常工作油温时(换新油,未行驶),应偏低为好。

f.如果低于低油位标记,应添加油料。如果不及时加添油料,将造成缺油行驶,齿轮系统润滑不良,造成过热,油液中混入空气,油压降低,换挡产生冲击,换挡离合器打滑,加速磨损。如果液位过高,控制阀体排油孔被阻挡,排油不畅,影响离合器平顺接合和分离,换挡不灵敏。严重时造成加油管、通风管和通风孔处喷油而引起火灾。

B.自动变速器油质检验

油质以色泽、杂质、磨料、黏度、纯度、油温、异味、乳状泡沫等为检验指标。ATF油液的色泽为猩红色和淡黄色,杂质和磨料的混入将使其变为黑褐色。摩擦片打滑和高温氧化及失效变质将造成胶质的产生,将影响滑阀运动的灵活性。

油液的更换周期不能超过30000~40000km,必须使用纯正的原车ATF。因油冷器多在水箱中,换油时应将该处旧油放净。多数变矩器上无放油塞,有近1/3的油液不能放出,对个别换油过晚、过脏的自动变速器应清洗后换新油(换油两次),以保证油质的纯度。

3)P/N挡启动开关的检验

手柄在P挡或N挡位置时,当启动开关导通,发动机可以启动,而在其他任何挡位都不能启动。

4)超速挡(OD)开关的检验

液控式自动变速器,手柄在D挡位置时,将SW置为ON,按下OD挡开关灯显示,变速器中的OD挡电磁阀应有动作声,否则,应检查其线路和线圈的电阻值。电控式自动变速器,当车速达70km/h以上时,OD/SW为OFF时,车速应明显下降。

(3)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1)液力变矩器的清洗

目视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外部有无损坏和裂纹,油泵驱动毂外径有无磨损、缺口等损伤。如有异常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当自动变速器曾有过热现象或ATF被污染时,应该清洗液力变矩器。清洗方法是加入干净的ATF,用力摇晃、振荡液力变矩器,然后排净油液,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排出的油液干净为止。但当自动变速器发生如离合器烧片、锁止离合器或单向离合器过度磨损等故障后,必须要更换液力变矩器。

2)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的检查

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主要指导轮与涡轮、导轮与泵轮之间的干涉。如果有干涉,液力变矩器运转时会有噪声。

导轮与涡轮之间的干涉检查如图12.41所示。将液力变矩器放在台架上,装入油泵总成,确保液力变矩器油泵驱动毂与油泵主动部分接合好。把变速器输入轴(涡轮轴)插入涡轮轮毂中,使油泵和液力变矩器保持不动,然后顺时针、逆时针反复转动涡轮轴。如果转动不顺畅或有噪声,则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导轮与泵轮之间的干涉检查如图12.42所示。将油泵放在台架上,并把液力变矩器安装在油泵上,使液力变矩器的油泵驱动毂与油泵主动部分接合好,然后固定住油泵并逆时针转动液力变矩器。如果转动不顺畅或有噪声,则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图12.41 导轮与涡轮之间的干涉检查

1—涡轮轴;2—油泵总成;3—液力变矩器总成

图12.42 导轮与泵轮之间的干涉检查

1—液力变矩器总成;2—油泵总成

3)单向离合器的检修

单向离合器损坏失效后,液力变矩器将失去转矩放大作用,车辆将出现如下故障现象:车辆加速起步无力,不踩加速踏板车辆不走,但车辆行驶起来之后换挡正常,发动机功率正常;如果作失速试验会发现失速转速要比正常值低400~800r/min。

单向离合器的检查如图12.43所示。用专用工具插入油泵驱动毂和单向离合器外座圈的槽口中,然后用手指压住单向离合器的内座圈并转动它,检查是否顺时针转动平稳而逆时针方向锁止。如果单向离合器损坏,则需要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

4)锁止离合器的检修

锁止离合器处于接合的情况下行驶车辆,快速将加速踏板踩下超过2/3,如果发动机转速没有明显的上升,说明锁止离合器已经接合;如果发动机转速明显上升,说明锁止离合器没有工作。

锁止离合器的常见故障有不锁止和常锁止。不锁止的现象是车辆的油耗高、发动机高速运转而车速不够快。具体检查时要相应检查电路部分、阀体部分以及锁止离合器本身。

常锁止的现象是发动机怠速正常,但选挡杆置于动力挡(R,D,2,L位)后发动机熄火。

锁止离合器的检查需要将液力变矩器切开后才能进行,但这只能由专业的自动变速器维修站来完成。

图12.43 单向离合器检查

(4)齿轮传动系统检修

1)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修

①检查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②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其标准间隙为0.2~0.6mm,最大不得超过1.0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轮组件。

③检查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等零件的轴径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有异常,应更换新件。

④检查单向离合器,如滚柱破裂、滚柱保持架断裂或内外圈滚道磨损起槽,应更换新件;如果在锁止方向上打滑或在自由转动方向上卡滞,也应更换。

2)多片离合器的检修

①摩擦片的使用极限

摩擦片上的沟槽是存ATF用的,沟槽磨平后,ATF就无法进入摩擦片与钢片之间。失去了ATF的保护之后,磨损速度会急剧加快,沟槽磨平后必须更换。

摩擦片表面上有一层保持ATF的含油层。新拆下来的摩擦片用无毛布将表面擦干,用手轻按摩擦表面时应有较多的ATF溢出。轻按时如不出油,说明含油层(隔离层)已被抛光,无法保持ATF,必须更换。

摩擦片上有数字记号的,记号磨掉后也必须更换。摩擦片出现翘曲变形的也必须更换。

摩擦片表面发黑(烧蚀)的也必须更换。

摩擦片表面出现剥落、有裂纹、内花键被拉毛、内花键齿掉齿等现象都必须更换。

②离合器摩擦片装配前和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a.摩擦片还可继续使用的,须单独进行清洗。离合器中其余的零件可用工业酒精或化油器清洗剂清洗,除密封件外,还可用煤油清洗,但不可用汽油清洗。用清洗剂做彻底清洗后,要用清洁的水反复冲洗零件表面,使其表面不含残存的清洗剂,然后用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将所有的零件吹干,再在表面上涂一层ATF,等待装配。

b.装配前,摩擦片要在洁净的自动变速器油中浸泡。新摩擦片要浸泡2h,旧摩擦片要浸泡15~30min。浸泡后每个摩擦片要膨胀0.03mm,工作时每个摩擦片还要膨胀0.03mm。不浸油或浸油时间过短,无法测得正确的离合器工作间隙。离合器刚开始工作时,摩擦片因缺乏ATF的保护,会加剧磨损。

c.旧片要换位。如使用的是旧摩擦片,装配时最里边和最外边的摩擦片最好换一次位。

d.缺口要对正。部分离合器摩擦片花键上有一缺口,是动平衡标记,装配时注意将各片的缺口对正。

③离合器其他元件的检查

A.离合器活塞回位弹簧的检查

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回位弹簧中,最容易损坏的是低挡、倒挡制动器活塞的回位弹簧。它的工作行程和工作压力最大,故最容易损坏。回位弹簧主要检查其自由长度,凡是变形、过短、折断的弹簧必须更换。

B.压盘和钢片的检查

压盘和钢片上的齿要完好,不能拉毛,拉毛易造成卡滞。压盘和钢片表面如有蓝色过热的斑迹,则应将两片叠在一起,检查其是否变形,如出现变形或表面有裂纹的必须更换。

④离合器间隙的检查

离合器活塞的工作行程,就是离合器的工作间隙。检测离合器间隙时,可用厚薄规检查。把塞规片伸入卡环和压盘之间,即可测出离合器工作间隙。

3)制动器的检修

①制动带的检查

A.外观检查

外观上如有缺陷、碎屑,摩擦表面出现不均匀磨损,摩擦材料剥落,摩擦材料上印刷数字涂削的,或者有掉色、烧蚀痕迹等,必须更换制动带。

B.液体吸附能力检查

用无毛布把制动带表面的油擦掉后,用手轻按制动带摩擦表面,应能溢出油,溢出的油越多,说明摩擦表面含油性越好。如轻压后,没有溢出油,说明制动带表面的含油层已被磨损,如继续使用将很快被烧蚀,必须更换。

②制动鼓的检查

铸铁制动鼓的摩擦面如有刻痕,可用180号石英砂布沿旋转方向打磨;钢板冲压的制动鼓,如磨损变形则必须更换。

③伺服装置的检修

用压缩空气枪将400~800kPa气压加到伺服装置的工作通道中,该伺服液压缸负责的制动带如能拉紧,则表明伺服液压缸工作正常,能满足拉紧制动带的需求。继续加压到伺服液压缸工作通道的同时,用另一把压缩空气枪加压到伺服装置的释放通道,此时伺服装置应松开制动带。

在检查制动带能否箍紧时,可用厚薄规在加压前先测一下制动带的开口间隙,加压箍紧后再测一下制动带的开口间隙,便可推算出伺服推杆实际的工作行程。

检查时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分解检查。检查伺服装置钢制或铝制活塞是否有裂纹、毛刺、划伤和磨损等缺陷。

④片式制动器的检修

片式制动器的检修可参照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检修进行。

(5)液压控制系统的检修

1)油泵的检修

①从动齿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检查。如图12.44所示,用厚薄规测量从动齿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

②从动齿轮齿顶与月牙板之间的间隙。如图12.45所示,用厚薄规测量从动齿轮齿顶与月牙板之间的间隙。

图12.44 从动齿轮与泵体间的间隙

图12.45从动齿轮齿顶与月牙板间的间隙 

图12.46 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侧隙

③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侧隙。如图12.46所示,用直尺和厚薄规测量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侧隙。如果工作间隙超过规定值,应更换油泵。

2)阀体的检修

阀体是自动变速器中最精密的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是否正常。只有在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失常,或摩擦片严重烧毁、阀板内沾有大量摩擦粉末时,才对阀板进行拆检修理。目前,汽车生产厂家均严禁进行阀体维修。

3)自动变速器油冷却器的检修

①检查ATF冷却器及油管各接头处有无漏油。漏油应更换相应接头处的O形密封圈。

②检查冷却器是否堵塞。冷却器堵塞后,ATF无法进行大循环,使ATF工作温度过高而发生氧化。如发现ATF温度过高,应拆下自动变速器上的冷却管,用压缩空气向冷却器的一侧加压,如压缩空气能将冷却器中的碎屑清除,冷却器就不用清洗或更换。如压缩空气不能将冷却器中的碎屑清除干净,冷却器就必须清洗或更换。

任务12.2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

12.2.1 离合器常见故障诊断及案例分析

离合器常见故障有分离不彻底、起步发抖、离合器打滑、离合器异响、工作沉重等故障。

(1)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1)故障现象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通常表现为发动机怠速运转,踩下离合器踏板,原地挂挡有齿轮撞击声,且难以挂入,如果勉强挂上挡,则在离合器踏板尚未完全放松时,发动机熄火。

2)故障原因

引起这一故障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的原因:

①离合器自由行程过大,当踩下踏板时不能使膜片弹簧充分压缩。

②从动盘正反面装错,造成从动盘仍与飞轮有摩擦。

③从动盘翘曲变形,使从动盘与飞轮或压盘仍有摩擦。

④从动盘花键毂在变速器1轴(输入轴)上移动不灵活,造成从动盘与压盘或飞轮仍有摩擦,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⑤膜片弹簧弹力减弱或变形。

⑥液压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密封性不良,漏油,造成有空气或油量不足。

⑦发动机支承磨损或损坏,造成发动机曲轴与变速器输入轴不同心。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如果自由行程过大则进行调整。对于液压操纵机构,检查是否储液罐油量不足或管路中是否有空气,并进行必要的排除。如果不是上述问题应继续检查。

②检查膜片弹簧内端高度。如果膜片弹簧高度太低或不在同—平面,则应进行调整。

③检查从动盘是否翘曲变形、铆钉脱落,从动盘是否轴向运动卡滞等,如果是则应进行更换或修理。

(2)起步发抖

1)故障现象

对于离合器起步发抖是由于起步时,离合器不能平稳接合,而产生抖动。汽车用低速挡起步时,按操作规程逐渐放松离合器踏板并缓慢踩下加速踏板,离合器不能平稳接合且产生抖振,严重时甚至整车产生抖振现象。

2)故障原因

引起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8个方面:

①从动盘的钢片或压盘发生翘曲变形,造成从动盘不能正常与飞轮或压盘接合。

②飞轮与从动盘的接触面偏摆,造成飞轮与从动盘不正常接触。

③从动盘上缓冲片或减振弹簧折断,造成从动盘不正常工作。

④从动盘摩擦片厚度不均匀、油污、烧焦、表面不平整、表面硬化、铆钉头露出、铆钉松动或切断、波形弹簧片损坏,造成铆钉与飞轮或压盘接触。

⑤压盘总成与飞轮的固定螺栓松动,造成从动盘与压盘不正常接触。

⑥膜片弹簧内端面不处在同一平面内或膜片弹簧疲劳、个别折断或开裂。

⑦发动机支架、变速器、飞轮、飞轮壳等的固定螺栓松动。

⑧分离轴承套筒与导管之间油污、尘腻严重,使分离轴承不能回位。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分离轴承等回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继续检查。

②检查发动机支架、变速器、飞轮、飞轮壳等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果是,则紧固螺栓,否则,继续检查。

③检查膜片弹簧的内端是否在同一平面。如果是,则继续检查。

④检查压盘、从动盘是否变形,铆钉是否松动、外露,压紧弹簧的弹力是否不在允许范围内。如果是,则更换或修理。

(3)离合器打滑

1)故障现象

①汽车用低速挡起步时,放松离合器踏板后,汽车不能起步或起步困难。

②汽车加速行驶时,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提高,感到行驶无力,严重时产生焦煳味或冒烟等现象。

③上长坡时,离合器冒烟且有煳味。

④当拉紧驻车制动器,进行起步试验时,发动机本应熄火而不熄火。

2)故障原因

引起这一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7个方面:

①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造成分离轴承压在分离杠杆上,膜片弹簧力全部或部分作用在操纵机构,而使从动盘不能很好地与飞轮及压盘压紧。可通过调整离合器自由行程排除故障。

②从动盘上有油污,造成从动盘表面摩擦力减小。可去除从动盘油污并排除漏油故障。

③从动摩擦片、压盘和飞轮工作面磨损严重,厚度减薄。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

④压紧弹簧、膜片弹簧退火,膜片弹簧疲劳或开裂。排除方法是更换压盘总成。

⑤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之间固定螺钉松动。排除方法是紧固螺栓。

⑥分离轴承套筒与其导管之间因油污、粉尘卡住而不能回位。排除方法是清洗导管。

⑦离合器操纵杆系卡滞或分离杠杆弯曲变形,出现运动干涉,不能回位。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如不符合规定应予以调整。

②如果自由行程正常,应拆下变速器壳,检查离合器与飞轮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如松动则予以拧紧。

③如果离合器仍然打滑,应拆下离合器检查从动盘摩擦片的状况。如果有油污,一般可用汽油清洗并烘干,然后找出油污来源并设法排除。如果摩擦片磨损严重或有铆钉外露,应更换从动盘。

④如果从动盘完好,则应分解离合器,检查压紧弹簧,如果弹力过软则应更换。

(4)离合器异响

1)故障现象

离合器异响多数表现为离合器分离或接合时发出不正常响声。

2)故障原因

引起离合器异响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分离轴承缺少润滑剂干磨或轴承损坏。排除方法是更换分离轴承。

②从动盘花键孔与轴配合松旷。

③从动盘摩擦片铆钉松动或铆钉头露出。

④分离轴承套筒与其导管之间有油污、灰尘或分离轴承回位弹簧与离合器踏板回位弹簧疲劳、折断、脱落,造成分离轴承回位不佳。排除方法是清洗更换损坏零件。

⑤从动盘减振弹簧退火、疲劳、折断。

⑥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内端无间隙。

⑦分离轴承和踏板回位弹簧退火、疲劳、折断、脱落导致回位效果不佳。

3)故障诊断与排除

①稍稍踩下离合器踏板,使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接触,如果有“沙、沙”响声则为分离轴承响;如果加油后仍响,则说明分离轴承磨损过度、松旷或损坏,应更换分离轴承。

②踩下、抬起离合器踏板,如果出现间断的碰撞声,说明分离轴承前后有窜动,应更换分离轴承回位弹簧。

③连踩踏板,如果离合器刚接合或刚分开时有响声,则说明从动盘铆钉松动或外露,应更换从动盘。

(5)离合器沉重

1)故障现象

离合器沉重故障现象表现为踩离合器踏板时沉重,踩下困难。

2)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①离合器拉索卡滞。排除方法是更换离合器拉索。

②离合器压盘膜片弹簧弹力过大。排除方法是更换离合器压盘。

③离合器踏板干涉。排除方法是更换离合器踏板。

12.2.2 万向传动装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案例分析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万向传动装置要承受很大的转矩和冲击载荷,并且因高速转动伴随不断的振动。在长期使用之后,零件会发生磨损、变形等损坏,结果将影响万向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

(1)汽车起步或行驶中车速变换时的撞击声

1)故障现象

汽车起步时,车身发抖并伴有撞击声,当改变车速时,响声更加明显。

2)故障原因

产生此种响声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万向节十字轴及滚针磨损松旷或滚针破碎。

②传动轴与滑动叉配合花键磨损过量。

③各连接部分的紧固螺栓松动或中间支承松动等。

(2)汽车行驶中有异响

1)故障现象

汽车在起步时没有异响,但在行驶中发生严重噪声,而且车速越快,噪声越大。当脱挡滑行时,噪声仍很清晰。

2)故障原因

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中间支承轴承位置不恰当或支架偏斜。

②中间支承橡胶垫环紧固螺栓过紧或过松,橡胶垫环损坏。

③中间支承轴承磨损过大或润滑不良。

④万向节装配过紧。

(3)汽车在行驶中有异响并伴随车身振抖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异响,并随着车速的提高响声也增大,严重时车身振抖。

2)故障原因

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传动轴弯曲变形。

②装配传动轴时未按标记装配、平衡片脱落或下陷,破坏了动平衡。

③万向节轴承磨损过大或已损坏。

④传动轴花键齿面与键槽配合松旷、传动轴各运动件的固定螺栓松动,或中间支承的固定螺栓松动。

⑤中间支承轴承损坏。

如万向传动装置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其他传动部件,使其他传动机件加速磨损或损坏。因此,必须经常对万向传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必须及时修理。

12.2.3 驱动桥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案例分析

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不仅承受很大的径向力和轴向力,而且要承受巨大的扭力,且经常受到剧烈的冲击载荷,加剧其零部件磨损,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配合间隙变大、齿轮啮合不良都会破坏原先完好的技术状况,将使其在工作中产生异响及功能性的故障。

(1)驱动桥漏油

1)故障现象

驱动桥漏油系指齿轮润滑油从后桥减速器、半轴油封或其他衬垫处向外渗漏。

2)故障原因

①壳盖各部螺孔螺纹多次拆装后,螺纹间隙增大,润滑油从螺纹处渗漏。

②长期使用,尘土、油污、泥水黏附,使通气孔堵塞,空气流通不畅。

③油封座老化变质、磨损松旷或装配不当。

④衬垫损坏或紧固螺栓松动,导致接合面不严密。

⑤油封配合的轴颈磨损或表面有沟槽。

⑥润滑油加注过多,运转中壳体内压增高,润滑油渗出。

⑦放油螺栓松动或壳体有裂纹。

(2)驱动桥发响

1)故障现象

①行驶时驱动桥有异响,脱挡滑行时异响减弱或消失。

②行驶时驱动桥有异响,脱挡滑行时也有异响。

③汽车直线行驶时无异响,当汽车转弯时驱动桥处有异响。

④汽车上坡或下坡时后桥有异响,或上、下坡时驱动桥都有异响。

⑤车轮有运转噪声或沉重的异响。

2)故障原因

①圆锥和圆柱主、从动锥齿轮,主、从动圆柱齿轮,行星轮,半轴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半轴齿轮花键槽与半轴的配合松旷;主、从动锥齿轮啮合不良;主、从动锥齿轮,主、从动圆柱齿轮啮合间隙不均;齿轮齿面损伤或轮齿折断。

②主动锥齿轮轴承松旷;主动圆柱齿轮轴承松旷;差速器圆锥滚子轴承松旷;后桥中某个轴承由于预紧力过大,导致间隙过小;主、从动锥齿轮调整不当,间隙过小。

③差速器行星轮半轴齿轮不匹配,使其啮合不良;行星轮、半轴齿轮磨损或折断;差速器十字轴轴颈磨损;行星轮支承垫圈磨薄;行星轮与差速器十字轴卡滞或装配不当(如行星轮支承垫圈过厚),使行星轮转动困难;减速器从动齿轮与差速器壳的紧固铆钉松动。

④驱动桥某一部位的齿轮啮合间隙过小,导致汽车上坡时发响;后桥某一部位的齿轮啮合间隙过大,导致汽车下坡时发响;后桥某一部位的齿轮啮合印痕不当或齿轮轴支承轴承松旷,导致汽车上、下坡时都发响。

⑤车轮轮毂轴承损坏,轴承外圈松动;制动鼓内有异物;车轮轮辋破碎;车轮轮辋轮胎螺栓孔磨损过大,使轮辋固定不牢。

(3)驱动桥发热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摸后桥,非常烫手。

2)故障原因

①驱动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②驱动桥轴承装配过紧。

③润滑油变质、量少或型号规格不符。

3)注意事项

①注意各零件、部件的清洗和润滑。

②在进行驱动桥拆装作业时,一定要用适当的工具。

③在进行拆装作业时,要立即擦干地面上的油,以防滑倒。

④按规定力矩拧紧各部件螺栓。

⑤拆装时油封必须更换,以防漏油。

⑥不要用举升机举升沉重的主减速器和差速器。

⑦注意装配标记的对准和润滑部位的正确。

⑧驱动桥装配后,应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进行磨合实验。

⑨安装差速器时,应该平稳地压入,不得用锤子敲击,以免损伤工作表面或刮伤表面。

⑩从动齿轮轮齿正转和逆转时,工作面上的印迹位于齿高的中间偏于小端,并占齿面宽度的60%以上,则为正确啮合。正确啮合的印迹位置可通过主减速器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之间的调整垫片的总厚度(即移动主动锥齿轮的位置)来获得。

12.2.4 手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手动变速器的常见故障主要有跳挡、乱挡、挂挡困难、异响等。汽车变速器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以及不正常的操作,使其零件的磨损、变形随之增加,这样会出现异常响声、挂挡困难、跳挡、乱挡、发热、漏油等变速器常见故障。

(1)变速器异响

变速器的异常声响主要是由于轴承磨损松旷和齿轮间不正常的啮合而引起的噪声。大致表现在空挡发响和挂挡后发响。

1)空挡发响

①故障现象

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有异响,踏下离合器踏板时响声消失。

②故障原因

a.变速器与发动机安装时曲轴与变速器第一轴中心线不同心,或变速器壳变形。

b.第二轴前轴承磨损、污垢、起毛。

c.变速器常啮齿轮磨损,齿侧间隙过大,或个别齿轮齿牙破裂。

d.常啮齿轮未成对更换,啮合不良。

e.轴承松旷、损坏、齿轮轴向间隙大。

f.拨叉与接合套间隙过大。

2)挂挡后发响

①故障现象

a.变速器挂入3挡位后发响。

b.当汽车以40km/h以上车速行驶时,发出一种不正常声响,且车速越高,声响越大,而当滑行或低速时响声减小或消失。

②故障原因

a.轴的弯曲变形,轴的花键与滑动齿轮毂配合松旷。

b.齿轮啮合不当,或轴承松旷。

c.操纵机构各连接处松动,换挡叉变形。

d.主从动锥齿轮配合间隙过大。

③故障诊断方法

a.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空挡有异响,踩下离合器踏板后声响消失,多为常啮齿轮啮合不良或第一轴前、后轴承响。

b.启动后尚未挂挡就发响,且在汽车运行中车速变化时声响严重,说明输出轴前后轴承响。

c.变速器各挡均有声响,多为基础件、轴、齿轮、花键磨损使形位误差超限或第二轴后轴承响。

d.挂入某挡、声响严重,则说明该挡齿轮磨损严重或同步器齿轮磨损损坏。

e.变速器内发出金属干擦声,应加油或检查机油的质量,必要时更换。

f.换挡时出现齿轮撞击响声,多数为离合器不能分离或踏板行程不正确、同步器损坏、怠速过大、变速杆调整不当或导向衬套太紧。此种情况,先检查离合器分离状态,再分别调整怠速或变速杆位置,检查导向衬套与分离轴承配合的松紧度。

提示:以上故障排除后,仍然发响,应检查各轴承与轴承孔配合情况、轴承本身的技术状态等;如完好,再查看里程表传感器软轴或齿轮是否发响,必要时予以修理或更换。

(2)变速器跳挡

1)故障现象

汽车在加速、减速、爬坡或汽车剧烈振动时,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挡位置(一般多在中、高速负荷时突然变化或汽车剧烈振动时发生)。

汽车行驶中,变速杆自动跳回空挡位置(一般多在中、高速负荷时突然变化或汽车剧烈振动时发生)。

跳挡的实质:轴向推力>自锁力+摩擦力。

跳挡的时机:直接挡最常见,在加油或有振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2)故障原因

由于齿轮磨损形成锥形,啮合时产生轴向力,加之工作过程振动、转速变化,迫使啮合齿沿变速器轴向脱开。

①自锁装置的钢球未进入凹槽内或挂挡后齿轮未达到全齿长啮合。

②自锁装置的钢球或凹槽磨损严重,自锁弹簧疲劳过软或折断。

③齿轮沿齿长方向磨损成锥形。

④各轴轴向或径向间隙过大。

⑤第二轴上的常啮合齿轮轴向或径向间隙过大。

⑥变速叉轴凹槽及定位球磨损,以及定位弹簧过软或折断,使自锁装置失效。

⑦变速器轴、轴承磨损松旷或轴向间隙过大,使轴转动时齿轮啮合不好发生跳动和轴向窜动。

⑧操纵机构变形松旷,使齿轮在齿长位置啮合不足。

3)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先确知跳挡挡位:热车后,采用连续加、减速的方法逐挡进行路试便可确定。将变速杆挂入跳挡挡位,检查跳挡齿轮的啮合情况。

①发现某挡跳挡时,仍将变速杆挂入该挡,然后拆下变速器盖察看齿轮啮合情况,如啮合良好,应检查换挡机构。

②用手推动变速杆,如无阻力或阻力过小,说明自锁装置失效,应检查自锁钢球和变速轴上的凹槽是否磨损过量,自锁钢球弹簧是否过软、折断。如是应更换。

③如齿轮未完全啮合,应检查拨叉是否磨损或变形,如是弯曲应校正。

④如换挡机构良好,应检查齿轮是否磨成锥形,轴承是否松旷,必要时应拆下修理或更换。

⑤检查啮合部位磨损情况。磨损成锥形,则故障可能由此引起。

⑥检查第二轴上该挡齿轮和各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间隙过大,则故障可能由此引起。

⑦检查自锁装置。若自锁装置的止动阻力很小,甚至手感钢球未插入凹槽(把变速器盖夹在虎钳上,用手摇动变速杆),则故障为自锁效能不良。

(3)变速器乱挡

1)故障现象

在离合器技术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变速器同时挂上两个挡,或挂需要挡位时结果挂入别的挡位。

2)故障原因

①互锁装置失效。如拨叉轴、互锁销或互锁钢球磨损过量等。

②变速杆下端弧形工作面磨损过大或拨叉轴上拨块的凹槽磨损过大。

③变速杆球头定位销折断或球孔、球头磨损过于松旷。

总之,乱挡的主要原因是变速器操纵机构失效。

3)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①变速换挡杆如能任意摆动,且能打圈,则为夹箍销钉折断或失落所致。

②挂需要挡位时,结果挂入了别的挡位。摇动变速杆,检查其摆转角度,若超出正常范围,则故障由变速杆下端球头定位销与定位槽配合松旷或球头、球孔磨损过大引起。

③挂挡时,变速换挡杆稍偏离一点位置,就会挂上不需要的挡位,这是换挡杆拨动端工作面磨损过大导致。

④如摆转角度正常,仍挂不上或摘不下挡,则故障由变速杆下端从凹槽中脱出引起(脱出的原因是变速杆下端弧形工作面磨损或导槽磨损)。

⑤同时挂入两个挡,则故障由互锁装置失效引起。

(4)挂挡困难

1)故障现象

变速器技术状况良好,但挂挡时不能顺利挂入挡位,常发出齿轮撞击声。

2)故障原因

①同步器磨损或有缺陷。

②拨叉轴弯曲、锁紧弹簧过硬、钢球损伤等。

③轴花键损伤或轴弯曲。

④齿轮油不足或过量或齿轮油不符合规格。

⑤自锁或互锁钢环破裂、毛糙卡滞。

⑥变速连接杆调整不当或损坏。

⑦变速器轴弯曲变形或花键损坏。

除了变速器故障外,离合器分离不彻底,齿轮油规格不符,也会造成挂挡困难。

3)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①检查同步器是否散架、锥环内锥面螺旋槽是否磨损、滑块是否磨损、弹簧弹力是否过软等。

②如果同步器正常,检查轴是否弯曲、花键是否磨损严重。

③检查拨叉轴移动是否正常。

④检查变速叉是否弯曲变形,自锁和互锁钢球是否损坏,弹簧是否过硬。

(5)变速器发热

1)故障现象

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用手触摸变速器时,有烫手的感觉。

2)故障原因

①轴承装配过紧。

②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③缺少齿轮油或齿轮油黏度太小。

3)故障诊断

应结合发热部位,逐项检查予以排除。

(6)变速器漏油

1)故障现象

变速器内的齿轮油从轴承盖或接合部位渗漏出来。

2)故障原因

①变速器各部密封衬垫密封不良、油封损坏,或紧固螺栓松动。

②变速器壳破裂。

③齿轮油过多。

④变速器放油螺栓或通气孔堵塞。

3)故障诊断

可根据油迹部位来诊断漏油原因。

12.2.5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1)油质发黑、变色、变质

①高温氧化结胶,失去传力和润滑能力。

②磨料污染、变质、变色、变臭。

③油水混合,有乳状物,传动噪声增大。

(2)空挡爬行

①手控阀位置不准(拉索过紧或过松)。

②离合器、制动器分离不彻底(变形、排油不畅)。

③怠速过高。

(3)起步加速不平顺(发耸)

①发动机弹性支座损坏。

②四轮制动阻滞力大。

③液控式节气门阀拉索过松、提前升挡。

④电控式1—2换挡阀失效,或TPS失准。

⑤油液过少、油压低、油质变坏、传力不良。

⑥变矩器导轮的单向自由轮打滑。

⑦低速挡相关离合器、制动器、单向自由轮失效。

(4)冷车勉强行驶,热车行驶无力

①发动机过热,造成油液温度过高。

②油质变坏,使用了劣质代用油。

③油泵磨损,箱内密封件老化漏油。

(5)只能高转速低车速行驶,不能高速行驶

①高速挡相关离合器、制动器打滑。

②变矩器失效(单向自由轮、叶片)。

③电控式换挡电磁阀失效。

④车速传感器失效。

(6)换挡冲击和噪声

①发动机弹性支座损坏。

②换挡控制油压过高,调压阀失效。

③换挡缓冲阀和单向节流阀失效。

④液控式节气门阀和速控阀失灵。

⑤电控式TPS,VSS故障或失灵。

⑥行星齿轮系统轴向定位松旷或单向自由轮失灵。

(7)挂入D挡或R挡无驱动反应

①手控阀未进入工作挡位;

②第一级滤油器严重堵塞,无油压。

③电控式换挡电磁阀损坏。

④油泵损坏。

⑤变矩器损坏。

⑥相关单向自由轮损坏或装反。

(8)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后退、不能前进

①前进低挡或R挡的相关离合器、制动器有故障(与油泵、变矩器、油压大小无关)。

②电控式换挡电磁阀、换挡滑阀动作失效。

③相关单向自由轮损坏。

(9)升挡、降挡时滞过长

①液控式节气门阀、速控阀、换挡阀失调或失效。

②电控式换挡电磁阀、换挡阀动作失灵。

③电控式TPS和VSS传感器信号不良。

④换挡控制油压过低,执行元件密封不良。

(10)高速行驶频繁跳挡

①高速挡相关离合器、制动器密封件失效或相关单向自由轮失灵。

②高速挡换挡阀失控、泄漏。

③锁止离合器频繁动作,TCC阀和PWM阀失灵。

任务12.3 现代汽车传动系统检测分析

用现代汽车检测设备对传动系统检测,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底盘滑行距离、传动系统功率消耗、离合器打滑和传动系统游动角度的检测。

12.3.1 滑行距离和传动系统消耗功率检测

(1)技术要求

1)标准规定《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条件》(GB3798—83)规定:发动机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汽车在平直、干燥的硬质路面上空载行驶,以30km/h的初速度空挡滑行,滑行距离不低于220m。

2)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有道路试验和台架试验。

台架试验在惯性式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检测传动系消耗功率、计算传动效率和滑行距离以评价传动系统总的技术状况。

道路试验按照《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条件》(GB3798—83)进行。本书重点介绍道路试验。

(2)汽车传动系统消耗功率(传动效率)检测

1)传动效率的定义

传动系统的机械传动效率

式中 Pk——驱动车轮的输出功率;

 Pe——发动机飞轮输出的功率。

2)测试方法

在惯性式底盘测功机上可模拟汽车在相应车速下的行驶动能,若在测得汽车驱动轮的输出功率后,立即踩下离合器踏板,储存在飞轮系统中的汽车行驶动能会反过来拖动汽车驱动轮和传动系统运转,运转阻力作用于滚筒,因此,底盘测功机可测得反拖驱动轮和传动系统消耗的功。

对测得的驱动轮输出功率和传动系消耗功率求和,可得到发动机飞轮的输出功率,从而计算出传动效率,由此来评价底盘传动系总的技术状况。

将底盘测功试验台上测出的驱动车轮输入功率与发动机飞轮输出的功率进行对比,按照式12.1计算出机械传动效率ηk

汽车传动系中的机械传动效率正常值见表12.1。当受检汽车的机械传动效率低于表中值时,说明消耗于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轮毂轴承等处的功率增加,损耗的功率主要集中在各运动件的摩擦损耗和搅油损耗等方面。因此,通过正确地调整和合理地润滑,机械传动效率会得到提高。新车和大修车在传动系走合后,由于配合情况变好,摩擦力减小,使机械效率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车辆继续使用,磨损增大导致配合情况逐渐恶化,机械传动效率不断降低。因此,定期对车辆底盘测功,计算机械传动效率,能为评价底盘传动系技术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表12.1 汽车传动系机械传动效率正常值

3)滑行距离检测

汽车传动系的技术状况也可用汽车的滑行距离判断。其方法如下:

底盘测功机上测完驱动轮输出功率后,立即置变速器于空挡位置,在测功机对驱动轮的反拖中,即可测出一定初始车速下的底盘滑行距离。

底盘滑行距离受到传动系中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传动器、差速器和前后车轮等的安装、调试及各总成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传动系总的技术状况的综合影响。因此,底盘滑行距离也能评价传动系的总的技术状况。

说明:传动系消耗功率越小(传动效率越高),底盘滑行距离越长,表明传动系总的技术状况越好,但无法评价传动系各部分的技术状况。

12.3.2 离合器打滑的检测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离合器弹簧弹力减弱或折断,离合器摩擦片沾有油污,离合器压盘与飞轮发生翘曲,离合器摩擦片烧蚀或硬化都可能导致离合器打滑。离合器打滑使动力传递受到影响,离合器磨损加剧、过热、烧焦甚至损坏。判断方法通常用简易经验判断。

启动发动机,拉紧驻车制动,挂上低速挡,缓缓放松离合器踏板并慢慢踩下加速踏板,如车身不动,而发动机又不熄火,即为离合器打滑;行驶汽车并加速时,如发动机转速升高,而车速不随之相应升高,则为离合器打滑。

12.3.3 传动系游动角度的检测

(1)定义

传动系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的游动角度之和。传动系统游动角度在汽车使用中随行驶里程增加将逐渐增大。该角度能表征整个传动系统的调整和磨损状况。

(2)现象

传动系游动角度变化后,将导致车辆出现以下现象:

①汽车起步和车速突然改变,传动系发出“亢”的声响。

②汽车缓慢行驶,传动系发出“呱啦、呱啦”响声。

③汽车静止,变速器挂在挡上,抬起离合器踏板,松开驻车制动器,在车下用手左右转动转向轴,感到旋转方向的旷量很大。

(3)原因分析

引起传动系游动角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离合器从动片与变速器第一轴的花键配合松旷。

②变速器各挡传动齿轮啮合间隙太大或滑动齿轮与花键轴配合松旷。

③万向传动装置的伸缩节和各万向节等处松旷。

④驱动桥内主减速器锥形齿轮、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十轴齿轮、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间的啮合间隙太大。

(4)检测方法

检测传动系游动角度应在热车、熄火的工况下进行。方法以发动机前置、后驱动、驻车制动器在变速器后端的汽车为例,主要有经验检查法和仪器检测法两种。

经验检查法检查传动系游动角度时可分段进行,然后将各段游动角度求和即可获得传动系总游动角度。游动角度值只能凭以下经验估算:

①离合器与变速器游动角度的检查。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变速器挂在要检查的挡上,松开驻车制动器,然后在车下用手将变速器输出轴的凸缘盘或驻车制动盘(鼓)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在该挡下从离合器至变速器输出端的游动角度。依次挂入每一挡,可获得各挡下离合器与变速器的游动角度。

②万向传动装置游动角度的检查。支起驱动桥,拉紧驻车制动器,然后在车下用手将传动桥凸缘盘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

③驱动桥游动角度的检查。松开驻车制动器,变速器置空挡位置,驱动桥着地或处于制动状态,然后在车下用手将驱动桥凸缘盘以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驱动桥的游动角度。

上述3个角度之和即为传动系游动角度。

(5)游动角度的诊断参数标准

目前,我国尚无游动角度的诊断参数标准,根据国外资料介绍,中型载货汽车传动系游动角度及各分段游动角度应不大于表12.2所列的数据,仅供诊断时参考。

表12.2 游动角度参考数据

12.3.4 自动变速器的检测性试验

(1)性能检查性试验

1)手动换挡实验

①测试目的

此试验相当于使N01,N02电磁阀都失效,区分出是机械故障还是电路故障(齿轮变速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故障)。

②测试方法

a.拔下ECTECU线束插头和电磁阀线束插头。

b.手动操纵换挡杆换挡,检查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情况。

c.插好ECTECU线束插头和电磁阀线束插头。

d.清除故障码。

③试验结果分析

如在测试中出现异常或各前进挡行驶车速很难区分,说明机械系统(齿轮变速器和液压控制系统)有故障;如每一挡工作都正常,说明电控系统有故障。

2)失速试验

①试验目的

通过测试换挡手柄在“D”位和“R”位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检测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性能(包括液力变矩器导轮和单向离合器功能、齿轮变速系统的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是否打滑)。

②试验条件

a.油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b.试验连续时间不得超过5s。

c.应在宽阔良好地面进行。

③试验步骤

如图12.47所示,进行试验。

图12.47 失速试验

a.用三角木塞住前、后车轮,将转速表连接到发动机上,以便测量发动机转速。

b.拉紧驻车制动器。

c.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d.启动发动机并预热。

e.将换挡手柄拨到“D”位,右脚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此时读取失速转速。

f.“D”位试验后,再拨到“R”位进行相同方法试验。

④试验结果分析

a.如果“D”位和“R”位都低于规定值,则可能是发动机功率不足或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但倘若低于600r/min,则可能是变矩器损坏。

b.如果“D”位失速转速高于规定值,则可能是主油路油压过低、前进挡离合器打滑、2号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或制动器打滑。

c.如果“R”位失速转速高于规定值,则可能是主油路油压过低、直接挡离合器打滑、1挡、倒挡制动器打滑。

d.如果“D”位和“R”位失速转速都高于规定值,有可能是主油路油压过低、ATF油位不正常、油质过差、离合器打滑、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3)时滞试验

①试验目的

通过测量换挡延时时间,检查超速离合器、前进离合器、直接挡离合器、低挡与倒挡制动器是否过度磨损,并鉴别与各离合器、制动器的传动液压力是否合适。

②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a.油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b.每项进行3次,取其平均时间为准。

c.每次测量需要间隔1min。

③实验步骤

a.启动发动机并预热,拉紧驻车制动器。

b.检查发动机怠速转速是否符合规定值。

c.将换挡手柄从“N”位拨到“D”位,与此同时,用秒表测量从开始换挡至感觉到振动的时间,重复3次并取平均值。

d.用相同方法测量将换挡手柄从“N”位拨到“R”位时的滞后时间。每次检测间隔时间至少1min,以使离合器、制动器恢复至原始状态。

④试验结果分析

a.如果从N位拨到D位的延时时间超过1.2s,有可能是管路油压过低、前进挡离合器磨损严重或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b.如果位到位的延时时间超过1.5s,有可能是管路油压过低、直接挡离合器磨损严重;1挡、倒挡制动器磨损严重或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4)油压试验

①试验目的

检查管路油压判断自动变速器各种泵、阀的技术状况、密封性能和节气门拉索的调整状况。

②试验条件

a.ATF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b.为了安全,试验应由两人协作完成,一人进行试验操作,另一人观察车轮及其木塞,防止其移动。

c.每测完一次发动机应怠速运转1min以上;节气门全开持续时间不应超过5s。

③试验步骤

a.拆下壳体上的油压检查接头螺塞,并连接油压表。

b.用三角木塞住前、后车轮。

c.拉紧驻车制动器,启动发动机并预热。

d.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测量发动机怠速与失速工况的油压是否符合规定值。

测试过程如图12.48所示。

注:在发动机转速达到失速转速之前,如车轮移动,应立即放松油门停止试验,以免发生危险。

图12.48 自动变速器油压测试

④试验结果分析

a.如果所有挡位测量值都高于规定值,会使自动变速器出现严重的换挡冲击,甚至损坏控制系统,则可能是节气门拉索、节气门阀失效、调速阀失效。

b.如果所有挡位测量值都低于规定值,会造成换挡执行元件打滑,则可能是节气门拉索、节气门阀失效、调速阀失效、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c.如果只有“D”位管路油压低于规定值,则可能是“D”位油路漏油、前进挡离合器失效或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d.如果只有“R”位管路油压低于规定值,则可能是“R”位油路漏油、直接挡离合器失效、1挡/倒挡制动器失效或超速挡单向离合器工作不良。

5)道路试验

①试验目的

检查各离合器、制动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它是诊断是否磨损失效的有效方法。

②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a.ATF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b.换挡手柄在每个换挡位置都要进行试验,在“D”位路试时,需要试验“NORM””PWR”两种工作模式。任何挡位打滑或发动机转速突然升高都说明换挡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有故障。

③“D”位路试,试验方法及相应结果分析

a.将换挡手柄拨到“D”位,接通0/D开关,将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始终保持在全开位置行驶。检查是否出现1→2,2→3,3→0/D升挡,升挡车速是否符合规定值。

b.如无1→2升挡,则可能是1—2换挡阀卡住或No.2电磁阀卡住。

c.如无2→3升挡,则可能是2—3换挡阀卡住或No.1电磁阀卡住。

d.如无3→0/D升挡,则可能是3—4换挡阀卡住。

e.如果换挡时机不正确,则可能是节气门拉索失调或节气门阀、1—2换挡阀、2—3换挡阀、3—14换挡阀故障。

f.如果锁止时机不正确,则No.2电磁阀卡住或锁止继动阀卡住。

注:当水温低于60℃时,不会升到0/D挡和锁定变矩器,即使出现,其换挡车速也会低于规定值。

g.用相同的方法检查1→2,2→3,3→0/D升挡时,有无振动和打滑现象。如振动过大,则可能是管路油压过高、蓄压器损坏、单向阀失效。

h.在“D”位以0/D挡或3挡行驶,检查振动与噪声。检查时必须仔细区分,因为传动部件失去平衡也会引起振动和噪声。

i.在“D”位以2挡、3挡和0/D挡行驶,检查2→1,3→2,0/D→3降挡时,车速是否符合规定。同时检查降挡时有无异常振动和打滑现象。

j.检查锁止机构。在“D”位以0/D挡高于80km/h车速稳定行驶,然后轻轻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应无突然变化。如转速变化很大,说明没有锁定,其原因通常是锁止控制系统存在故障。

④“2”位(前进低挡)路试,试验方法及对应结果分析

a.将换挡手柄拨到“2”位,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保持全开行驶,检查是否出现1→2升挡,升挡车速是否符合规定值。

注:“2”位无0/D升挡和锁定动作。

b.在“2”位以2挡行驶时,松开加速踏板应有发动机制动效果。如无发动机制动,则可能是控制系统或前进挡离合器及强制制动器有故障。

⑤“L”位路试,试验方法及对应结果分析

a.将换挡手柄拨到“L”位,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保持全开行驶,在“L”位行驶时,应不能升到2挡;松开加速踏板时,应当具有发动机制动效果(如无发动机制动,则可能是前进挡离合器及强制制动器失效)。

b.检查加速与减速期间有无异常噪声。

⑥“R”位路试,试验方法及对应结果分析

将换挡手柄拨到“R”位,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全开时起步行驶,检查有无打滑现象。

⑦“P”位路试,试验方法及对应结果分析

将汽车停放在坡度大于5°的斜坡上,换挡手柄拨到“P”位后,松开驻车制动器,自动变速器的停车锁止机构(机械机构)应将汽车停在原地。否则说明停车锁止机构失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