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及影响因素

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总体来看养老金离退休金已成城乡居民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图3.2 60岁及以上老人主要生活来源2.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影响因素为了解和反映老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我们对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2.5万户长表资料进行了研究,运用决策树方法寻找影响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因素。
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及影响因素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二)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及影响因素

1.养老金离退休金已成城乡居民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六普资料,从总体来看2010年浙江60岁及以上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42.34%,靠劳动收入的占26.94%,来自于离退休养老金的占24.69%(见图3.2)。

从总体来看养老金离退休金已成城乡居民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分析,老人的养老收入来源随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有较大差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也有明显区别。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人来自劳动收入的比重35%,相应的其他的生活来源就相对小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70%左右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给。城乡老人的生活来源构成差别比较大,农村老人靠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分别为36.21%和51.10%,高城镇老人19.60和18.51个百分点。离退休金养老金是城镇老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占44.26%;而农村老人主要来源于离退休金养老金的只占7.13%。农村老人身体不健康或生活不能自理时,80%的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而城镇老人在同样情况下,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比例是50%。再从11个设区市的60岁及以上老人的离退休金养老金占比分析,比重比较高的是杭州、宁波和嘉兴市,分别占生活来源的45.23%、35.05%和27.58%。

img307

图3.2 60岁及以上老人主要生活来源

2.城乡居民养老收入来源影响因素

为了解和反映老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我们对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2.5万户长表资料进行了研究,运用决策树方法寻找影响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因素。决策树是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从一组无规则的事例中提取出分类规则,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每个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并判断该节点以下的分支,在叶子节点得到分类的结论。决策树的优点在于无需对数据进行任何假定,完全依赖机器学习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模型。我们以“主要生活来源”(记为R23)指标为因变量,并分析整理出可能影响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18个指标:户别(H2)、本户应登记总人数(H3)、住房用途(H5)、与户主关系(R2)、性别(R3)、出生年份(R4)、居住地(R6)、户口登记地(R7)、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8)、户口性质(R11)、是否识字(R14)、受教育程度(R15)、工作情况(R17)、未工作原因(R20)、三个月内是否找过工作(R21)、能否工作(R22)、婚姻状况(R24)、身体健康状况(R28)。18个指标中,本户应登记总人数(H3)和出生年份(R4)为数值变量,其余16个指标均为分类变量。

(1)决策树模型对影响老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决定性因素分析:我们以主要生活来源(R23)为因变量,以前文列举的18个可能影响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对2.5万户中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长表调查数据资料使用R软件的Rpart程序包进行决策树分析,结果整理归纳如下表(表3.1)。

表3.1 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影响因素的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

img308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工作”和“是否因离退休而未工作”是影响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决定性因素。模型认为,如果老人已经离退休而未工作,那么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将会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如果老人还在工作,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将会是劳动收入。而在非离退休原因未工作的老人中,未曾结婚过的老人是以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而结过婚的老人则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详细分析模型各节点还发现,模型估计的拟合程度较高。1669位因离退休而未工作的老人中,1634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其余35人主要依赖家庭其他成员供养。1205位仍在参加工作的老人中,1137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仅占3.6%,仅有0.9%的老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离退休金或养老金。而在非离退休且未参加工作的3470老人中,未婚老人84人,其中有66人主要收入来源是最低生活保障金,只有10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结过婚老人3386人中则有3018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依赖最低生活保障金老人为240人,占7.1%。非离退休且未参加工作的老人中,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或离退休金养老金的老人数均为零。

(2)决策树模型对影响老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客观性因素分析:虽然上述决策树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但其主要是分析“是否工作”和“是否离退休”对主要生活来源的影响,那么影响老人“是否工作”和“是否离退休”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仍以“主要生活来源(R23)”为因变量,而以剔除了“工作情况(R17)”和“未工作原因(R20)”的其余16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新的决策树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整理如下表3.2。

表3.2 剔除R17和R20后的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

img309

模型清晰地反映出了影响老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客观因素,可以看出城乡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差异明显。模型认为,如果某位老人是非农业户口的,那么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将会是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如果老人的户口性质是农业,并且是男性、年龄在65—73岁之间、身体状况健康或基本健康的,那么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将会是劳动收入;其余老人则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分节点来看,1820位非农业户口的老人中,有1348人主要生活来源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占74.1%;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17.0%;依赖劳动收入的占4.0%。农业户口、年龄在65—73岁之间、身体状况健康或基本健康的男性老人共有1077人,其中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的占57.4%;其次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19.5%;主要生活来源是离退休金养老金的仅占5.7%。其他三个节点可以看作一个总体共3447人,其中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人共有2492人,占72.3%;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的占12.9%;主要收入来源是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占到6.2%;主要生活来源是离退休金养老金的仅占6.1%。

我们以决策树模型对影响老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决定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是: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已经成为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老人并非只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或只能依赖家庭成员供养等。城乡65岁以上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差距较大。非农业户口的老人大多可以依赖离退休金或养老金,还在依赖劳动收入的老人很少;农业户口的老人中,很多身体较为健康的男性老人仍在依靠劳动获取生活来源,其他老人则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以离退休金或养老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比还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