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路运输系统基本组成

道路运输系统基本组成

时间:2024-11-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主要指组织运输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性和服务性的各类建筑设施,如客运站、货运站、停车场、保修站、加油站及食宿站等。简易的货运站点,则仅有供运输车辆停靠与货物装卸的场地。道路运输车辆是指具有独立原动机与载运装置、能自行驱动行驶专门用于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非轨道式车辆,又称汽车。货物本身的特性及货主的运输要求特性是决定所用车型及装卸设备的主要因素。

1.3.2 道路运输系统基本组成

1)道路

道路,一般称为公路,是为行驶汽车而按照一定技术规范修建的通道,包括城市道路。道路是一种线形构造物,是汽车运输的基础设施,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工程、排水设施与山区特殊构造物等基本部分组成;此外还需设置交通标志、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及绿化栽培等。由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道路线形在水平面上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道路线形的方位和几何特征,代表着一条道路的走向和迂回起伏程度。道路的线形和质量对行车速度、行车安全、燃料消耗、机件和轮胎的磨损、车辆使用寿命以及运输经济效益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道路的类型主要有:

(1)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全部立体交叉并全部控制出入口的道路。

(2)一级道路 一级道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在5000~25000辆,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口、部分立体交叉的道路。

(3)二级道路 二级道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0~5000辆,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道路,或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道路。

(4)三级道路 三级道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及县级以上城市的道路。

(5)四级道路 四级道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交通量在200辆以下,沟通县以及县、乡、镇的支线道路。

交通量是设计、建设和评价道路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汽车数量,它是衡量道路交通运输繁忙程度的一种尺度。在我国以中型载货汽车作为统计交通量的标准单位,其他车种需要折算。折算系数以中型载货汽车为1;带挂车的载重汽车(包括公共汽车)及其他大型车辆为1.5;小汽车包括轿车、吉普车摩托车为0.5。

2)站场设施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主要指组织运输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性和服务性的各类建筑设施,如客运站、货运站、停车场、保修站、加油站及食宿站等。

(1)客运站 道路运输客运站的主要功能是:发售客票,候车服务,调度车辆,组织乘客上下车,行包受理与交付以及其他服务性功能。

我国道路运输(汽车)客运站按其站务工作量(主要指其旅客发送量)并结合所在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因素,可分为四级,如按旅客日发送量考虑,即大体以7000人、3000人、1500及500人,分别划分为一、二、三、四级客运站。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站按其用途分为线路起终点站及中途站。由于城市市区客运运距较短、发车频率较高,其站务设施比长途汽车客运站要相对简略,服务项目相对较少。

(2)货运站 运输货运站的主要功能包括货运的组织与承运、中转货物的保管、货物的交付、货物的装卸以及运输车辆的停放、保修等内容。简易的货运站点,则仅有供运输车辆停靠与货物装卸的场地。

(3)停车场 停车场的主要功能是停放或保管运输车辆。现代化的大型停车场还具有车辆维修、加油等功能。

停车场内的平面布置要方便运输车辆驶入驶出和进行各类维护作业,多层车库或地下车库还须设有斜道或升降机等以便车辆进出。

3)运输工具

道路运输车辆是指具有独立原动机与载运装置、能自行驱动行驶专门用于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非轨道式车辆,又称汽车。汽车按其载运功能可以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特种车、牵引车和挂车。

(1)载客汽车 载客汽车是指专门用于运送旅客的汽车。载客汽车按其车身形式可分为客车和轿车;按客位形式可分为座式客车和卧铺客车;按客运能力的大小可分为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和小型客车。另外,载客汽车按用途还可分为城市公共汽车、市郊公共汽车和城间长途客车。

(2)载货汽车 载货汽车是指专门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又称载重汽车。载货汽车按其载质量的不同可分为微型(最大载质量0.75t)、轻型(载质量0.75~3t)、中型(载质量3~8t)、重型(载质量在8t以上)4种。

(3)特种车 特种车通常是在普通汽车底盘上安装专用的设备或车身,专供特殊用途制造的汽车,如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起重车和洒水车等。

(4)牵引车和挂车 牵引车又称拖车,一般不设载客或载货车厢,它是专门用于拖挂或牵引挂车的汽车。牵引车可分为全挂式和半挂式两种。半挂式牵引车与半挂车一起使用,半挂车的部分重量是由牵引车的底盘承载的。全挂式牵引车则与全挂车一起使用,其车架较短。除专门牵引车以外,一般的载货汽车也可作为全挂式牵引车使用。挂车本身无动力装置,而是通过杆式或架式拖挂装置,由牵引车或其他车辆牵引。挂车的车身通常也做成车厢的形式,可以运送货物或旅客。因此它必须与牵引车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交通工具

挂车有全挂车、半挂车、轴式挂车(无车厢)以及重载挂车等类型。全挂车由牵引车或作为牵引车使用的汽车牵引。半挂车则须与鞍式牵引车一起使用。轴式挂车是一种单轴车辆,专门用于运送长度较大的货物。重载挂车是大载质量的挂车,它可以是全挂车,也可以是半挂车,专门用于运送沉重的货物,其载质量通常可达200~300t。由于挂车结构简单,保养方便,而且自重较小,因此在汽车运输中运用较广。

4)道路运输对象

所有接受汽车运输的人员和物资,从接受承运起至运达目的地止,分别称为旅客和货物,是道路运输服务对象。

(1)旅客 旅客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身体状况、出行目的是决定其所选客运服务形式及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公费出行旅客的运输费用支付能力较高,通常选择快捷、舒适的汽车客运形式,如出租车、小型公共汽车、高档豪华客车等。另外,身体状况欠佳、年龄较大或携带婴幼儿出行的旅客,通常选择舒适性较好的客运服务形式;而有急事出行的旅客通常选择快速、直达客运服务。普通出行者日常出行多选择大众化的客运服务形式,如大型公共汽车、电车等。

按运输距离旅客可分为长途旅客和短途旅客。长途旅(乘)客乘距较长,所以对运输车辆的舒适性有较高要求,另外还要考虑长途旅客对候车条件的要求。长途旅客往往还要转乘其他运输工具,因此,编制行车时刻表时应与其运输方式的运输时刻相衔接。短途旅客乘车距离较短,主要指城市市区和郊区客运服务对象。因其乘距较短,所以对发车间隔比较关注,希望等车时间越短越好,而对乘车舒适性的要求相对差一些。

按出行目的旅客还可分为:通勤的(为职工上、下班)、通学的(为学生上、下学)、公务的、观光游览的及其他方面如购物、就医、探亲访友等类型的旅客。

(2)货物 货物需借助外力才能实现装载、运输和卸载,货物运输中装、卸环节的物力及人力投入、运送环节和装卸环节的协调配合是货物运输的基本要求。货物本身的特性及货主的运输要求特性是决定所用车型及装卸设备的主要因素。

货物通常按其装卸方法、运输和保管条件及货物批量进行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