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城市的位置
3.1.1.1 天津城市的直接位置
天津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处在海河流域的下游。由于地势低下(例如:由今武清县的北运河到渤海西岸,最大高程不过10米,天津市区高程仅4.6米),华北平原上众多的河流汇集到这里入海,“千淀归墟,百川赴壑”,也就是俗称的“九河下梢”。天津的这种区位环境大致形成于距今一万余年以前的全新世时期,后来由于自然的变迁,周围泻湖洼淀星罗棋布,并因此造成附近土壤的排水不畅,而成为盐化潮土或水稻土。河流洼淀的集中便于航运,但土质盐碱含量高有碍农业。距海滨较远的河流两岸可以耕作,而近海地区利于渔、盐。这一切,无不与日后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3.1.1.2 天津城市的一般位置
据可靠的历史记载,天津城市兴起于公元12世纪初。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发展到江南地区,但政治重心却向北转移。金元以来,北京开始成为首都。在近代之前,中国的首都通常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发挥着帝王所在地的功能。为了维护首都的庞大军事和行政开支,从金王朝开始,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改凿了永济渠,使之经柳口(今杨柳青)后,不再北行至涿郡,而是向东折入今日的南运河至海河,再由海河向北入北运河[4]。从此,天津的地位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前,这里设置有众多的军事据点——寨、铺,即使直沽寨出现于宋辽对峙时期,那也不过是这些军事据点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可是在金代以后,随着沟通手段的变迁,这里已形成几条水路的交接点,极便于城市聚落的形成[5]。由于直沽寨在金代已处于向首都转运漕粮的枢纽地位,随之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中国城市的发展,除少数例外,无不是政治因素多于经济条件。也就是说,城市的兴衰与政治利钝息息相关。就某个城市来讲,其所以存在,并非基于经济条件,而是基于政治条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城市生产的附带结果,而不是它产生的原因。
因此城市发展的一般倾向是,只有成为政治中心之后,才能担负起经济的使命。从天津城市成长的历程上看,正是因为这里“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可以起到“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作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任何一个城市,如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在一定意义上都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说,天津城市的发展,又非仅仅由于非经济因素。由于天津地处滨海,盛产鱼盐,特别是因为海河干流可以直接把天津城市与渤海连接起来,使天津成为四通八达的航运枢纽。发达的水上交通网络,使天津既能发挥河口港,又能发挥海口港的功能。江海通津的优越地位,有助于天津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地区间贸易的进行。天津城市的自然发展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的影响就是即便有城区的修筑,也未能改变城市沿河发展的自然成长趋势[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