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代新制度经济学中,对非正式制度给予特别重视和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的是诺斯。”在铁路春运期间,“人情”、“面子”、“关系票”、“潜规则”、“黄牛”、“部门利益”、“权力寻租”等非正式制度,长久而持续地嵌入到车票资源的获取过程中,显著地影响到了正式制度的运作绩效,使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进一步凸显。

第四章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社会活动中逐步无意识形成,并获得社会成员广泛认可的行为规范与社会准则,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习俗、文化传统等。从旧制度经济学时期的凡勃伦、康芒斯,到新制度经济学时期的格鲁奇、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人,都在关注经济行为和社会生活中的正式制度的同时,也对非正式制度给予了较多的论述。“在当代新制度经济学中,对非正式制度给予特别重视和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的是诺斯。”[1]诺斯认为,虽然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是按照正式制度来确定的,但是非正式制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约束性,并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它可能来自对正式制度的拓展、阐明和修正,是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或是社会群体内部实施的行为准则。“非正规约束可能采取以较低的衡量成本来达成协议的形式(如标准重量和度量衡),以及通过特定的认可装置或信息网络以获取第三方的交换绩效,从而使第二和第三方的实施有效(如信贷配额,更优良的实业机构等),这类组织与装置使得合作的行为规范(非正规约束)更为有效。它们不仅是历史中更为复杂的交换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与博弈论模型所得出的合作结果同样重要。”[2]现代社会,虽然正式制度不断建构与完善,但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仍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铁路春运期间,“人情”、“面子”、“关系票”、“潜规则”、“黄牛”、“部门利益”、“权力寻租”等非正式制度,长久而持续地嵌入到车票资源的获取过程中,显著地影响到了正式制度的运作绩效,使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进一步凸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