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试验

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试验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③试样在硫酸钠溶液中浸泡20 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入温度为105~110°C的电热干燥箱中烘4 h,至此完成第一次循环试验。④待试样冷却至25~35°C后,再浸泡硫酸钠溶液中,开始第二次循环试验。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边长为16mm的方孔筛筛分,称取试样试验后质量,并记录试样颗粒总数和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裂缝、开裂、剥落、掉边、掉角等情况,以作为分析其结果时的补充依据。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

(1)本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及试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电热干燥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C。

②天平:称量不小于2kg,分度值1g。

③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1mm。

④分析筛:方孔筛孔边长为40mm、25mm、20mm、16mm。

⑤容器:搪瓷盆或瓷盆,容积不小于50 L。

⑥金属网篮:不锈钢丝编制成边长为16mm的网篮。

⑦密度计、温度计、不锈钢夹子及搪瓷盘。

⑧ 无水硫酸钠或十水硫酸钠,蒸馏水

(2)试样制备:先用20mm、25mm和40mm的方孔筛,筛选粒径20~25mm和25~40mm的两组试样,逐颗检查两组试样,剔除肉眼可见的裂纹颗粒,再用游标卡尺剔除针、片状颗粒,取粒径20~25mm的500g、粒径25~40mm的1 000g,共计1 500g试样备用。洗净试样,在温度为105~110°C的电热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

(3)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取决于试样及容器的大小),加温至30~50°C,每升蒸馏水加入 300~500g 无水硫酸钠(Na2SO4)或700~1 000g的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至饱和(多余的结晶硫酸钠析出),然后冷却至20~30°C。在此温度下静置两昼夜,其密度控制在1.15~1.17g/cm3

(4)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称取干燥试样质量,记录试样颗粒总数。

②将两组试样拌和均匀,装入金属网篮内,并将其浸入配制好的溶液内。溶液的体积应不小于试样体积的5倍,温度应保持在25~35°C,试样顶面应位于溶液液面3 cm以下,网篮底距容器底2 cm以上。

③试样在硫酸钠溶液中浸泡20 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入温度为105~110°C的电热干燥箱中烘4 h,至此完成第一次循环试验。

④待试样冷却至25~35°C后,再浸泡硫酸钠溶液中,开始第二次循环试验。从第二次循环试验开始,浸泡时间和烘干时间均为4 h。如此重复上述过程5次。

⑤完成第5次循环试验后,将试样置于温度为25~35°C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并按下法检验: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滴入少量氯化钡(BaCl2)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即视为硫酸钠已被洗净。

⑥将洗净硫酸钠的试样放入温度为105~110°C的电热干燥箱烘至恒重。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用筛孔边长为16mm的方孔筛筛分,称取试样试验后质量(筛上的颗粒质量),并记录试样颗粒总数和作外观检查,描述颗粒的裂缝、开裂、剥落、掉边、掉角等情况,以作为分析其结果时的补充依据。

(5)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小于平均值的20%时,试验结果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不小于平均值的20%时,应追加一次试验,试验结果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