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独立基础的定义与绘制
独立基础定义与绘制的基本步骤为:
第1步:独立基础的定义。切换到基础层,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独立基础”,双击“独立基础”进入属性定义界面,如图2.8.1所示。
图2.8.1 定义独立基础
第2步:新建独立基础。新建独立基础包含“新建独立基础”和“新建独立基础单元”两部分,先定义“新建独立基础”,右键单击再定义“新建独立基础单元”,如图2.8.2所示。
图2.8.2 新建独立基础
第3步:按照图纸信息编辑独立基础的属性及钢筋信息。
新建独立基础单元包括:
(1)新建自定义独立基础单元。
(2)新建矩形独立基础单元。
(3)新建异形独立基础单元,如图2.8.3所示。
图2.8.3 新建异形独立基础单元
(4)新建参数化独立基础单元,如图2.8.4所示。按照图纸信息,选择正确的独立基础,编辑截面属性及钢筋信息。
第4步:独立基础的绘制。点击绘图,使用“智能布置”绘制独立基础。点击工具栏的“智能布置”中的“柱”,点击“批量选择”,找好对应柱子信息,如图2.8.5所示,点击确定,单击右键,完成绘制。
图2.8.4 新建参数化独立基础单元
图2.8.5 绘制独立基础单元
这一步的操作步骤可总结为:“智能布置”→“按柱布置”→“批量选择”→“选择对应柱子”→点击“确定”→单击右键,完成操作。
2.8.2 条形基础的定义与绘制
条形基础的定义与绘制的基本步骤:
第1步:条形基础的定义。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条形基础”,双击“条形基础”进入属性定义界面,如图2.8.6所示。
第2步:新建条形基础。新建条形基础包含“新建条形基础”和“新建条形基础单元”两部分,先定义“新建条形基础”,右键单击再定义“新建独立基础单元”,如图2.8.7所示。
第3步:按照图纸信息编辑条形基础的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8所示。
图2.8.6 定义条形基础
图2.8.7 新建条形基础
图2.8.8 编辑条形基础的属性及钢筋信息
新建条形基础单元包括新建自定义条形基础单元、新建矩形条形基础单元、新建异形条形基础单元、新建参数化条形基础单元4种情况。
(1)“新建异形条形基础单元”如图2.8.9所示,按照图纸信息输入截面属性及钢筋信息。
图2.8.9 新建异形条形基础单元
(2)“新建参数化条形基础单元”如图2.8.10所示,按照图纸信息,选择正确的条形基础,编辑截面属性及钢筋信息。
图2.8.10 新建参数化条形基础单元
第4步:点击绘图,使用“直线”或者是“智能布置”绘制独立基础,如图2.8.11所示,按照图纸信息绘图,完成绘制。
图2.8.11 绘制条形基础
2.8.3 筏板基础的定义与绘制
筏板基础的定义与绘制的基本步骤:
第1步:筏板基础的定义。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筏板基础”,双击“筏板基础”进入属性定义界面,如图2.8.12所示。
图2.8.12 定义筏板基础
第2步:新建筏板基础。点击“新建”,按照图纸信息编辑构建属性及马凳筋信息,如图2.8.13所示。
图2.8.13 新建筏板基础
第3步:筏板基础的绘制。点击“绘图”,用“矩形”或者“自动生成”绘制筏板基础,如图2.8.14所示。
图2.8.14 绘制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的绘制,可以通过“设置边坡”“三点定义斜筏板”等完成,如图2.8.15所示。
图2.8.15 编辑筏板形状
第4步:定义筏板主筋。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筏板主筋”,双击“筏板主筋”进入属性定义界面,如图2.8.16所示。
图2.8.16 定义筏板主筋
第5步:新建筏板主筋,按照图纸信息编辑筏板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17所示。
图2.8.17 新建筏板主筋
第6步:筏板基础钢筋的绘制。点击“绘图’,用“单板”或“多板”,“XY方向”绘制钢筋信息,如图2.8.18所示。
图2.8.18 绘制筏板钢筋信息
如果筏板有负筋信息,则其新建构建、绘制方法和“筏板主筋”操作方法一样。
2.8.4 集水坑的定义与绘制
第1步:集水坑的定义。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集水坑”,双击“集水坑”进入属性定义界面,如图2.8.19所示。
图2.8.19 定义集水坑
第2步:新建集水坑。新建集水坑有新建矩形集水坑、新建异形集水坑、新建自定义集水坑3种形式。
(1)新建矩形集水坑。
点击“新建”,点击“新建矩形集水坑”,按照图纸信息编辑构建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20所示。
图2.8.20 新建集水坑
(2)新建异形集水坑。
点击“新建异形集水坑”,如图2.8.21所示,按照图纸信息输入截面属性及钢筋信息。
图2.8.21 新建异形集水坑
(3)新建自定义集水坑。
点击“新建自定义集水坑”,按照图纸信息输入截面属性及钢筋信息。
第3步:点击“绘图”,用“点”绘制,可以采用“调整集水坑放坡”完善集水坑信息,如图2.8.22所示。
图2.8.22 绘制集水坑
2.8.5 基础梁的定义与绘制
基础梁的定义与绘制的基本步骤:
第1步:基础梁的定义。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基础梁”,双击“基础梁”进入属性定义界面。
第2步:新建基础梁。新建基础梁包含有“新建矩形基础梁”“新建异形基础梁”和“新建参数化基础梁”。
(1)“新建矩形基础梁”,按照图纸信息编辑界面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23所示。
图2.8.23 定义、新建基础梁
(2)“新建异形基础梁”,按照图纸信息编辑界面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24所示。
图2.8.24 新建异形基础梁
(3)“新建参数化基础梁”,按照图纸信息编辑界面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25所示。
图2.8.25 新建参数化基础梁
第3步:点击“绘图”,用“直线”绘制,按照图纸信息绘制基础梁,基础梁绘制完成后必须进行原位标注,如图2.8.26所示。
图2.8.26 绘制基础梁
基础梁绘制时以柱为支座,按图纸绘制完成后的基础梁如图2.8.27所示。
图2.8.27 基础梁示意图
2.8.6 桩承台的定义与绘制
桩承台的定义与绘制的基本步骤:
第1步:桩承台的定义。切换到基础层,在左边导航栏上选择“基础”中的“桩承台”,双击“桩承台”进入属性定义界面。
第2步:新建桩承台CT-1。包含“新建桩承台”和“新建桩承台单元”两部分,先定义“新建桩承台”,右键单击再定义“新建桩承台单元”,如图2.8.28所示。
图2.8.28 定义、新建桩承台
第3步:按照图纸信息选择“配筋形式”,选择和图示匹配的钢筋信息,如图2.8.29所示。
图2.8.29 选择配筋形式
第4步:按照图纸信息输入构件界面属性及钢筋信息,如图2.8.30所示。
图2.8.30 编辑钢筋信息
按照相同的操作步骤,新建桩承台CT-2,如图2.8.31所示。
第4步:桩承台的绘制。点击绘图,使用“智能布置”绘制桩承台。点击工具栏的“智能布置”中的“柱”,点击“批量选择”,找好对应柱子信息,如图2.8.32所示,点击确定,单击右键,完成绘制。
图2.8.31 新建桩承台
图2.8.32 绘制桩承台
这一过程的操作步骤为:“智能布置”→“按柱布置”→“批量选择”→“选择对应柱子”→点击“确定”→单击右键,完成操作。
绘制完成后的桩承台如图 2.8.33所示。
图2.8.33 桩承台示意图
基础层的钢筋工程量统计结果见表2.8.1。
表2.8.1 基础层钢筋工程量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