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层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建立二、三层的建筑模型。
5.7.1 拷贝楼层
命令模块:“构件”→“拷贝楼层”
参考图纸:建施.03(建筑二、三层平面图)
先用“楼层显示”功能切换到二层图形文件,开始二层模型的建立工作。然后执行“拷贝楼层”命令,选择首层为“源楼层”,选择第二层为“目标楼层”,然后在右边的构件类型窗口中选择轴网、柱、梁、墙和板,拷贝的时候可以同时勾选“同时复制所选构件钢筋”,点击“确定”按钮,首层的模型就拷贝过来了,如图5.7.1所示。
图5.7.1 楼层拷贝
拷贝的时候要正确勾选“编号冲突处理”和“位置重复处理”两个选项的区别。
5.7.2 构件的修改
构件的修改主要为3大类,可以选择需要修改的构件点击鼠标右键在导航菜单中找到,分别为构件查询、构件编辑、定义编号。构件查询主要可以修改构件的编号、强度等级、底标高及顶标高等亮显的属性,如图5.7.2所示。
图5.7.2 构建查询
构件编辑和构件查询类似,除了可以修改构件查询可以修改的部分,还可修改构件颜色。另外,如梁这类特殊构件,因会存在同一梁多跨尺寸不一样,可用构件编辑修改整梁或者某一跨梁,如图5.7.3所示。
图5.7.3 构建编辑
定义编号,主要是用于修改同一编号的所有属性。软件遵循同编号原则,即同一编号构件的几何属性及钢筋属性遵循唯一性(板除外)。
通过上述3种主要的修改方法,将拷贝过来的构件进行修改。若首层与二、三层的层高不相同,但由于柱、梁、板等构件的顶高都默认为“同层高”,因此软件会自动根据楼层表中的层高自动更新构件的楼层顶高,如果刚拷贝上来时发现构件高度没有调整,可以用“视图”菜单下的“高度自调”功能调整构件高度。需要注意的是,首层有部分柱子和墙的底面伸到基础顶,而拷贝到二层后,这部分柱子和墙下就没有基础了,但属性中底高会仍然保留“同基础顶”,因此要单独修改这部分构件的底高属性。用“构件查询”功能,批量选择构件后,将底高调整为“同层底”。如拷贝过来的构件尺寸或者配筋变了,可以重新进行定义和配筋。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操作方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