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安装接线图中,各种仪表、继电器和端子排,都是按国标图形绘制的。安装接线图是生产厂家制造控制盘、保护盘以及现场施工安装接线所依据的主要图纸,也是变电所运行维护等多项工作的主要参考图。它表示了配电盘正面各安装单位二次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是正视图。

为了安装施工和维修试验的方便,在前述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的基础上,还需要绘制用于具体安装施工接线用的安装施工图,用来表明二次接线的实际安装情况。

用于表明配电盘的类型、各二次设备在盘上的安装位置、设备间的尺寸及二次设备接线情况的图叫做安装接线图。在安装接线图中,各种仪表、继电器和端子排,都是按国标图形绘制的。为了便于安装接线和运行中检查,所有设备的端子和连接导线都加上走向标志。安装接线图一般包括盘面布置图、端子排图和盘后接线图。有时盘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图画在一起。

安装接线图是生产厂家制造控制盘、保护盘以及现场施工安装接线所依据的主要图纸,也是变电所运行维护等多项工作的主要参考图。

一、盘面布置图

根据配电盘及各二次设备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绘制而成的盘面设备布置图,称为盘面布置图。它表示了配电盘正面各安装单位二次设备的实际安装位置,是正视图。盘面布置图附有设备明细表,表中列出盘中各设备的名称、型号、技术数据及数量等,以便制造厂备料和安装加工。

盘面布置图总的原则是:应便于监视、操作、检修、试验且保证安全,设备应布置得对称、整齐、美观、紧凑,并留有余地,以利扩建。

如图8.3所示为智能开关电源直流柜的盘面布置图。

二、端子排图

在测控保护屏(盘)的屏后左右两侧侧面,通常垂直布置了接线端子排,也有的端子排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安装在盘后的下部。端子排由各种形式的单个接线端子(简称端子)组合而成,是二次接线中各设备间接线的过渡连接设备。表示各接线端子的组合及其与盘内外设备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端子排图。端子排图是后视图,它反映了配电盘上需要装设的端子数目、类型、排列次序、导线去向以及端子与盘上设备及盘外设备的连接情况,是变电所配电盘的生产、安装以及运行维护必不可少的图纸。

三列式端子排图如图8.4所示。端子排图与普通表格形状类似:端子排左侧一列是与电缆相连接侧,标号标明所接盘外设备的二次回路标号和所接盘顶设备的名称符号;端子排中间一列的编号是表明端子顺序号及端子类型;端子排右侧一列是与盘内设备相连侧,标号是到盘内各设备的编号(或回路标号)。注意:端子排两侧的标记在安装接线中是标在连接导线所套的胶木头或塑料套管上的。端子排的起始、终端端子上,需标注端子排所属的回路名称、文字符号及安装单位。同盘内有多个安装单位时,端子排按各安装单位划分成段,并以终端端子分隔。同类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结构、接线顺序相同。

一般端子用于连接盘内外导线(电缆)。试验端子用于需要接入试验仪表的电流回路中,可以在不切断二次回路的情况下检校测量表计和继电器,一般交流回路应设置试验端子。连接型试验端子同时具有试验端子和连接端子的作用,用于端子上需要彼此连接的电流试验回路中。连接端子用于同一导线编号的多根分支线连接。此端子的绝缘隔板在正中螺钉处开置一缺口,以便通过连接片将相邻的端子连接起来。终端端子用于固定或分隔不同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终端端子不接线,上面打有文字符号,表明端子排的归属。标准端子直接连接盘内外导线用。特殊端子用于需要很方便断开的回路中,如闪光母线、预告音响小母线等回路。隔板在不需要标记的情况下作绝缘隔板,用以增加绝缘强度。

图8.4 端子排表示方法示意图

1. 端子排的设计及接线原则

端子排的设计应满足运行、检修、调试的要求,并适当与盘内设备的位置对应,一般布置在盘后的两侧。

① 端子排的设置应与盘内设备相对应,如当设备位于盘的上部时,其端子排也最好排于上部;靠近盘左侧的设备接左侧端子排,右侧设备接右侧端子排。盘外引出线接端子排外侧,盘内引出线接端子排内侧,以便节省导线、查找和维修。

② 同一盘内不同安装单位设备间的连接、盘内设备与盘外设备间的连接以及为节省控制电缆需要经本盘转接的回路(也称过渡回路),需经过端子排。其中交流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事故音响信号回路、预告信号回路及其他在运行中需要很方便地断开的回路(例如至闪光小母线的回路)需经过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③ 同一盘上相邻设备之间的连接不经过端子排,而两设备相距较远或接线不方便时,需经过端子排。

④ 盘内设备与盘顶设备间的连接需经过端子排。

⑤ 各安装单位主要保护的正电源一般均由端子排引接,保护的负电源应在盘内设备之间接成环形,环的两端应分别接至端子排。

⑥ 端子排的上、下两端应装终端端子,且在每一安装单位端子排的最后预留2~5个端子作为备用。当端子排长度许可时,各组端子之间也可适当地留1~2个备用端子。正、负电源之间,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的端子应不相邻或者以一个空端子隔开,以免在端子排上造成短路使断路器误动作。

⑦ 一个端子的每一端一般只接一根导线,在特殊情况下最多接两根。连接导线截面一般不超过6 mm。

2. 端子排的排列方法

每一安装单位都应有独立的端子排。不同安装单位的端子应分别排列,不得混杂在一起,每排端子一般不宜超过20只,最多时不应超过145只。为接线方便,规定端子排垂直布置时,从上到下,水平布置时从左到右按下列回路分组顺序地排列。

① 交流电流回路(不包括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的电流回路):按每组电流互感器分组。同一保护方式(例如差动保护)下的电流回路一般排在一起,其中又按回路标号数字大小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数字小的在上面,然后再按相别U、V、W、N排列。

② 交流电压回路(不包括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的电压回路):按每组电压互感器分组。同一保护方式下的电压回路一般排在一起,其中又按回路标号数字大小的顺序及相别U、V、W、N自上而下排列。

③ 控制回路:同一安装单位内按熔断器配置原则分组。按回路标号数字范围排列,其中每段里先排正极性回路(单号),顺序为由小到大;再排负极性回路(双号),顺序为由大到小。

④ 信号回路:按预告信号、位置信号及事故信号分组,每组按数字大小排列,先排正电源,后排负电源。

⑤ 转接回路:先排本安装单位的转接端子,再排其他安装单位的转接端子,最后排小母线兜接用的转接端子。

⑥ 其他回路:其中又按远动装置、励磁保护、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的电流和电压回路、远方调整及联琐回路等分组。每一回路又按极性、编号和相序顺序排列。

三、盘后接线图

盘后接线图是以展开图、盘面布置图和端子排图为原始资料而绘制的实际接线图。它是背视图,即是从盘的背后看到的设备图形。盘后接线图标明了盘上各个设备引出端子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设备与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制造厂生产盘过程中配线的依据,也是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参考图纸。它由制造厂的设计部门绘制并随产品一起提供给用户。

1. 盘后接线图的布置

如图8.5所示是常见的盘后接线图的布置形式,对安装在盘正面的设备,在盘后看不见设备轮廓者以虚线表示;在盘后看得见设备轮廓者以实线表示。由于盘后接线图为背视图,看图者相当于站在盘后,所以左右方向正好与盘面布置图相反。安装于盘后上部的设备,如熔断器、小刀闸、电铃、蜂鸣器等在盘后接线图中也画在上部,但对这些设备来说,相当于板前接线,应画成正视图。盘后的左、右端子排画在盘的左右两边,端子排上面画小母线。

画盘后接线图时,应先根据盘面布置图,按在盘上的实际安装位置把各设备的背视图画出来,设备形状应尽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因盘上设备的相对位置尺寸已在盘面布置图上确定,所以盘后接线图不要求按比例尺绘制,但要保证设备间相对位置的准确。盘后接线图设备图形内有设备内部接线和接线柱的实际安装位置和顺序编号。成套装置和仪表可以只画出外部接线端子的实际排列顺序。

图8.5 盘后接线图的布置

2. 设备图形的标示

盘后接线图中在各个设备图形的上方应加以标号,如图8.5中所示,标号的内容有:

① 与盘面布置图相一致的安装单位编号及设备顺序号,如Ⅰ1、Ⅰ2、Ⅰ3等,其中罗马数字Ⅰ表示安装单位代号,阿拉伯数字脚注1、2、3表示设备安装顺序。

② 与展开图相一致的该设备的文字符号和同类设备编号,如A表示电流表,A后面的1表示第一块电流表。

③ 与设备表相一致的设备型号。

图8.6 盘后接线图中设备图形标志法

3. 接线端子的编号

将盘上安装的各设备图形画好之后,下一步是根据订货单位提供的端子排图绘制端子排。将其布置在盘上的一侧或两侧,给端子加以编号,并根据订货单位提供的小母线布置图,在端子排的上部标出盘顶的小母线,并标出每根小母线的名称。最后,根据展开图对盘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及盘上设备至端子排间的连接线进行标号。

在变电所中,二次设备是十分复杂的,其接线数目很多,如采用对每个连接线都从起点到终点用线条直接连起来的画法,不但制图很费时间,而且在配线时也很难分辨清楚,极易造成错误。所以普遍采用在各设备的端子旁及端子排旁进行标号的方法,用符号注明该端子应该连接到哪里去。盘后接线图及端子排图都是以二次展开图为依据,利用“相对标号法”对应标号画出的。

相对标号法就是在每个接线端子处标明它所连接对象的编号,以表明二者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一种方法。如甲、乙两端子需连接时,就在甲端子处标明乙端子的标号,在乙端子处标明甲端子的标号。由于是相互标注连接对方的标号,故称为相对标号法。这样,在接线和维修时就可以根据图纸,对盘上每个设备的任一端子,都能找到与它连接的对象。如果在某个端子旁边没有标号,那就说明该端子是空着的,没有连接对象;如果有两个标号,那就说明该端子有两个连接对象,配线时应用两根导线接到两处去。按规定,每个端子上最多只能接两根导线。如图8.7所示为相对标号法及标记符号含义。

图8.7 相对标号法接线及标注符号含义图

相对标号法具有表示简单、清晰、查线方便等优点,当二次接线复杂时尤为突出。因此,目前广泛采用相对标号法。

四、安装接线图举例

安装接线图是最具体的施工图。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变电所中,采用了微机型成套测控保护单元,常见的二次接线图纸为展开接线图和端子排图,是变电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与故障查找与排除重要的图纸依据。

根据某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见图8.2)而绘制的馈线保护盘盘后接线图,如图8.8所示。

本安装单位内设有三个继电器(KA、KT、KS),分别安装在盘面上,在盘后接线图中布置在中间相对应的位置。设备序号分别编为Ⅰ1、Ⅰ2、Ⅰ3。左侧为端子排,经电缆与盘外的电流互感器、断路器及馈线控制盘端子排相连,采用等电位标号法表示。左上侧为小母线,上部中间为盘顶设备(如电阻)。盘内设备与端子排间、盘内设备与设备间的连接关系采用相对标号法表示。

图8.2的交流电流回路中,电流互感器TA二次侧端子TA-1和TA-2经试验端子与电流继电器线圈KA相连。即电流继电器KA的端子 ② 通过端子排的端子1与TA-1相连,KA的端子 ⑧ 通过端子排的端子2与TA-2相连。图8.7中用相对标号法表示,在端子排的端子1内侧标Ⅰ1-2,电流继电器端子 ② 处标记Ⅰ-1,这表明了二者的相互连接关系。同理,在端子排的端子2内侧标Ⅰ1-8,电流继电器端子 ② 处标记Ⅰ1-2,这也表明了二者的相互连接关系。而在端子排的外侧,端子1和端子2都连接到电流互感器上。

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直流正、负电源由馈线控制盘引来,经端子排分别与相应的设备连接。例如控制回路正电源由端子排的端子4与电流继电器的端子 ① 相连,并经端子 ① 转接至时间继电器的端子 ③,满足了二次回路中正电源与设备的相互连接关系。其他接线的连接原理同上,如图所示。

同设备端子相连的电流继电器端子 ④ 和 ⑥ 因回路简单,且两端子相邻,故采用线段直接连接的方法,这能清晰地表明连接关系。

图8.8 某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接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