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参数的提取是在跟踪的结果上进行的,所以从跟踪结果——目标地图和运动矢量上可以获得车辆数、速度、平均速度和密度以及加速度和行车轨迹等参数。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车辆数
交通量是指15分钟或更长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车辆数N。常用单位辆/h表示。车辆数的获取是通过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不断获取进入跟踪区域的车辆数据,从而完成车辆数的实时统计。另外从车辆ID标号上也可以体现出来,每个ID号对应一辆车,从第一辆车进入检测矩形框就开始实时统计。
2.瞬时速度
车辆在指定方向上的运动速率。可用于描述动态交通,也可描述静态交通。车辆速度利用一定时间间隔的位移除以时间间隔便可获取。计算公式为:其中,Δt=f·k表示相邻图像帧间的时间采样间隔,k表示间隔帧数。S为Δt时间间隔内车辆的位移,即代表车辆运动矢量的中心坐标由(xi,yi)到的位移,计算公式如下:
3.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速度的算术平均值,用v表示如下:其中,vi表示第i辆车的速度,N为车辆数。
4.车流密度
车辆密度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长度的道路上存在的车辆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其中,T为统计周期。
道路上交通密度的另一种描述形式是车头间距。即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而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公式为:
车头间距的计算公式为:式中,-表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平均速度;T表示统计周期;N表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车辆数。
通过上述两个公式就可以把密度计算出来。
5.加(减)速度
在计算出每帧的瞬时速度后,即可利用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Δt进一步计算出运动目标每帧的加(减)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