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机控制的特点
电力机车采用微机控制与以运算放大器为基础的模拟电子控制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通用性强。硬件基本通用,依靠软件灵活性来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的控制要求。
(3)自动化程度高。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功能,部分代替司机的工作。
(4)容易实现重联控制。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满足机车不同编组方式控制要求。
(5)功能强。除牵引、制动控制功能外,容易实现自动过电分相、保护和空电联合制动等功能。
(6)故障诊断和记录功能。能实现机车出库前的检查诊断,运行中随机诊断并记录各种传感器信号,故障发生时能保存故障发生前后所有模拟量和数字量数据,机车回库后可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微机控制的优点可以概括为:通用性、灵活性、重现性、可靠性和智能性。
二、车载微机的控制结构
电力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多 CPU,分级实时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三级结构,级间通信采用RS-485 标准,CPU为8031。
1.人机对话级
CPU为80486,采用C 语言编程以提高屏幕响应速度,实现人机对话功能,如:时钟调整,累计参数设置,轮径修正,监控信号的选取,故障记录查询及自检项的选择和各种工况参数、自检结果及参数的显示等。人机对话过程示意图如图7.7所示。
图7.7 人机对话过程示意图
2.机车特性控制级
CPU为80Cl86,采用FUPLA功能块语言编程,以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的可靠性,便于以程序段的形式移植到其他类型的机车上。
3.变流器控制级
CPU为80Cl96,采用汇编语言编程,以满足晶闸管快速实时控制的需要,担负晶闸管触发脉冲控制。
三、微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如图7.8所示,系统采用速度与电流双闭环,电压限制作为辅助手段,其中微机控制系统的作用是进行比较计算、数值变换——由差值去控制整流晶闸管的导通角,以达到恒电流起动、恒速运行、电机限压等控制目的。
图7.8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原理图
微机控制系统框图如图7.9所示。由传感器取得各种模拟信号,经信号调整板使其值适合于模/数转换(A/D)的范围,再供 CPU 采样;数字信号经光电隔离后送 CPU;计算机根据预定的程序对这些模拟量和数字量进行处理和监测,再经数/模转换(D/A)输出模拟控制信号;经脉冲控制器、信号调整和功率放大,输出晶闸管触发所需的脉冲;通过键盘和显示器进行人机对话,司机可从显示屏获得机车的各种信息。
图7.9 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