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直通场或到发场中,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于一昼夜所能够接、发各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到发线通过能力包括货物列车到发线和旅客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技术站、货运站主要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客运站主要计算旅客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
知识点1 货物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1. 无调中转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t中占
式中 t停——无调中转列车在到发线上停留时间(图定或查定),自列车到达停妥时起,至列车出发起动时止,min;
t出——列车出发占用到发线的时间,自列车起动时起至腾空该到发线时止,min。
2.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t部占
式中 t停′——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在到发线上停留时间,自列车到达停妥时起,至列车出发起动时止,min。
3. 解体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t解占
式中 t停′——解体列车在到发线上停留时间,自列车到达停妥时起,至列车转线或推峰起动时止的一段时间,min;
t转——解体列车转线或推峰占用到发线时间,自车列转线或推峰起动时起,至腾空该到发线时止的一段时间,min。
4. 始发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t编占
式中 t转′——编组转线占用到发线时间,自准备转线调车进路时起,至整个车列转入发车线警冲标内方停妥时止的一段时间,min;
t停′′——始发列车在到发线上的停留时间,自车列转入出发线停妥时起,至列车出发起动时止的一段时间,min。
5. 单机占用到发线时间t机占
按运行图规定,接发单机占用到发线的时间t机占可采用写实的方法查定。
知识点2 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一般采用利用率计算法,其步骤与方法如下:
1. 计算一昼夜全部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T总)
各项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可从表1.5.2中查得或按式(1-5-15)计算。
式中 n中、n部、n解、n编、n机——占用到发线的无调、部分改编、解体、始发列车数及单机数;
t机占——图定接、发单机占用到发线的时间,min;
∑t固 ——固定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min。
∑t 其他——其他作业占用到发线的总时间,包括机车走行线能力不足或未设走行线时机车出入段占用时间、合理的坐编占用时间等,min。
2. 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利用率(K)
式中 m到发——扣除机车走行线后可用于接发货物列车的线路数;
γ空——到发线空费系数,其值取0.15~0.20。
3. 计算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
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应按方向别分别计算接车和发车能力。到发场接、发i方向货物列车到发线通过能力为:
式中 n接i 、n发i——列入计算的i方向接入、发出的货物列车数。
知识点3 编发线发车能力
在调车场内划出一部分调车线,与正线接通,兼作发车线,称为编发线。在编发线上集结某一到达站车流满轴时,连挂成列,挂上列尾装置,在完成列车出发作业后,即可在编发线上直接发车。它减少了车列编成后的转场作业,缩短了编组时间,提高了峰尾编组能力。
编发线发车能力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车站作业规律和完成实绩分析确定;二是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确定。
编发线发车能力N编发计算公式为:
式中 m编发——编发线数;
t编发——列车平均占用编发线的时间,min;
γ空——编发线空费系数,其值取0.15~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