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 使用车计划
使用车计划反映铁路局计划月每日用于装车的车种别空车数及装车去向。车站和路局使用车数为装车数和增加使用车数之和:
式中 u使——使用车数,车;
u装——路局计划月日均装车数,车;
Δu 使——增加使用车数,车。
增加使用车数是指不按装车数统计的使用车数,主要包括:中转零担货物超过规定重量的装车、运用重车途中倒装而增加的装车等。
使用车数的绝大部分是装车数,增加使用车数仅占一小部分,因此使用车数指标又是反映装车数量多少的运输生产数量指标。
使用车计划应按去向别和车种别进行编制。其中装车数是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批准的要车计划产生的装车货源数据库生成,增加使用车部分是参照车站实际统计资料确定的。
使用车按去向可分为自装自卸和自装交出两部分,即:
式中 u自装自卸——自装自卸车数,车;
u自装交出——自装交出车数,车。
根据货运计划批准的要车计划表,按发站、到站和车种汇总,然后计算出每支车流的日均车数,编制车种别和去向别使用车计划,并上报铁路总公司。
铁路总公司对各局的使用车计划汇总后即产生了全路的重车流计划。各局间将自装交出资料进行交换,按到站和经由分界站通知有关的卸车局和通过局,以确定重车车流表的接入卸车和通过车流。
例如,丙局管辖范围如图2.2.1所示。丙局列车编组计划见表2.2.1。丙局去向别、车种别使用车计划表见表2.2.2。
图2.2.1 丙局管辖范围示意图
表2.2.1 丙局列车编组计划
表2.2.2 丙局去向别、车种别使用车计划表
注:表中每格左上角为棚车,左下角为平车,右上角为敞车,右下角为罐车或保温车,中间数字为总数,即
假设:丙局U装为600车,△U使为30车(其中乙站10车,丙站20车),则:
使用车计划是确定各区段行车量、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和机车车辆运用指标计划的原始资料,应正确查定。
知识点2 接运重车计划
对铁路局而言,接运重车是指由临局接入到本局卸车和通过本局的重车。目前,全路共分为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郑州、武汉、西安、济南、广州、南宁、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和青藏18个路局(公司),因而每一路局都会收到其他17个路局的移交本局重车资料。
在编制技术计划时,各局根据邻局卸车和通过的重车流资料(包括到达站名、卸车车种、车数及径路等),编制接运重车去向计划。丙局接运重车去向计划表见表2.2.3。
铁路局接运重车包括接入自卸和通过重车两部分,即
式中 u接重——接运重车数,车;
u接卸——接入自卸车数,车;
u通重——通过重车数,车。
由表2.2.3可以查出:
表2.2.3 丙局接运重车去向计划表
知识点3 重车车流表
铁路局的重车车流表根据使用车计划和外局交换的到达及通过重车车流资料编制。
铁路局办理的重车流,就其产生的来源而言,有使用车和接运重车两部分。使用车和接运重车又都有自卸和交出重车两种去向。因此,铁路局办理的重车流分为:
(1)自装自卸车流(管内车流)。
(2)自装交出车流(输出车流)。
(3)接入自卸车流(输入车流)。
(4)接运通过车流(通过车流)。
在重车车流表中,左上部为自装自卸车流,右上部为自装交出车流,左下部为接入自卸车流,右下部为接运通过车流。丙局重车车流表见表2.2.4。
同时,可以查表得:
表2.2.4 丙局重车车流表
重车车流表反映了铁路局管内各站段一日内自装重车的去向和车种别数量及接入重车的车种别数量,由自装自卸、自装交出、接入自卸和接运通过四部分组成,是编制技术计划的基础。依据重车的去向可以确定管内重车流向,计算各技术站和区段站内中间站的卸空车计划,从而制定空车调整计划,确定空车流向;有了管内各区段重、空车流数量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各区段列车数和分解站货车出入计划,也就确定了货车和机车运用的各项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可以说,技术计划的编制工作是在重车车流表的基础上实现的。
知识点4 卸空车计划
卸空车计划是组织日常卸车工作、编制空车调整计划和确定管内工作车保有量的重要依据。铁路局各车种的卸空数为卸车数与增加卸空车数之和,即:
式中 u卸空——卸空车数,车;
u卸——卸车数,车;
Δu卸空——增加卸空车数(不按卸车数统计的卸空车数,与增加使用车数相类似,主要因零担货物中转及货物倒装而产生),车。
同样,卸空车数指标既是反映货车运用的数量指标,又是反映卸车任务多少的运输工作数量指标。
保证卸车任务的完成不仅可以加速货物送达,还可以避免重车积压,加速货车周转。重车卸后才可产生空车,因而卸车任务的完成又是完成排空任务和装车任务的重要条件。
卸空车按其来源可分为自装自卸和接入自卸两部分,即:
铁路局的卸空车计划,应按车种别和到站别编制,其中自装自卸部分可根据去向别使用车计划确定,接入自卸部分由外局提供的重车车流资料确定。
丙局车种别卸空车计划表见表2.2.5。由表2.2.5可知丙局卸空车数433车,其中自装自卸车数为175车,接入自卸车数为258车。
表2.2.5 丙局车种别卸空车计划表
知识点5 空车调整计划
每个车站、铁路局每日按车种别的装车数和卸车数一般是不相等的。为了保证不间断地按日均衡地完成装车任务,必须按车种别将卸车数大于装车数的地区所产生的多余空车运送到装车数大于卸车数的地区,这种空车的调配工作称为空车调整。向其他单位(铁路局、车站)移交空车的数量可由下式确定:
由于我国铁路货车是全路通用的,没有固定的配属站,且空车走行公里为非生产走行,不产生运输产品,因而空车调整存在着合理化即优化的问题。一般应以空车走行公里最少为主要优化目标。为此,必须遵循一定的调整原则,通过采用空车调整图和科学的优化方法制定空车调整方案。空车调整的主要原则有:
(1)除特殊要求外,必须消灭同种空车在同一径路上的对流。
(2)空车由卸车地至装车地,一般应经由最短径路。
(3)在环状线路上,应根据空车走行公里最少的原则制定空车调整方案。
(4)在保证货物和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车种代用,以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此外,在进行空车调整时,还须考虑其他因素的限制,例如:
(1)为保证重点物资、大宗货物的装车需要,往往采取硬性调整措施,指定某些站必须向某站输送一定车种和数量的空车。
(2)当车流的最短径路为通过能力紧张的区段时,车流可经由特定径路输送。
空车调整计划可利用空车调整图编制,铁路总公司根据各铁路局的使用车计划和卸空车计划,计算各局车种别装卸差,并通过编制全路空车调整图来确定各局间分界站车种别空车交接车数。铁路局根据铁路总公司下达的局间分界站空车调整任务编制铁路局空车调整图。
例如,铁路总公司根据丙局车种别使用车与卸空车的差数(见表2.2.6)确定的乙、丁两个分界站车种别空车出入计划如图2.2.2所示。
表2.2.6 丙局车种别使用车与卸空车余缺计算表
图2.2.2 丙局分界站车种别空车出入计划
图2.2.3 丙局空车调整图
丙局依据局管内主要站和区段的车种别使用车计划和车种别空车计划,按照分界站车种别空车出入计划的要求,编制的丙局空车调整图如图2.2.3所示。
知识点6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分界站交接货车数不仅是反映铁路局运输任务量的指标之一,在日常运输生产中,由于分界站交接车数往往不相等,因此,它又是形成运用车保有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为保证均衡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合理分配各方向的通过车流量,有效利用铁路通过能力,必须编制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分界站交接货车数根据重车车流表和空车调整图的车流资料确定,并分别列出交出、接入重车数和车种别空车数、重空车合计车数,然后汇总填制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表。
丙局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表见表2.2.7。
表2.2.7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知识点7 货物列车列数计划
货物列车列数包括分界站别和区段列车数,货物列车列数计划是编制机车运用计划,确定货运机车供应台次、运用机车台数、机车乘务组数、机车平均牵引总重和机车日产量等指标的主要依据。
编制货物列车列数计划时,要充分利用机车牵引力,减少和消除单机走行,要加强车流与列车的组织工作,尽可能使上下行列数平衡。
区段别的列车数根据区段重空车流量、机车牵引定数和列车计长,并参照实际的列车平均编成辆数确定。
区段内通过的重空车流分别编组重、空列车时,通过全区段的货物列车数,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n列——上行或下行货物列车数,列;
u重流、u空流——上行或下行重车流或空车流,车;
m重、m空——重、空货物列车编成辆数,车/列。
如果区段内通过的空车流较小,不单独编开空车列车时,则应按照空重混编条件计算货物列车数,即
式中 n混——空重混编货物列车数,车;
m混——空重混编货物列车数编成辆数,车/列。
各区段上下行重车流量根据重车车流表查定,空车流量根据空车调整图查定。
例如,丙局乙—丙区段下行通过重车流由乙站装车及乙分界口接入至丙、丙—丁分站交出的各支车流组成。从表2.2.4中将以上各支车流查出,一一相加,共计412车(10+12+40+150+200=412)。同理可以得出乙—丙区段上行通过重车流为682车。
乙—丙区段通过的空车流,可由丙局空车调整图(见图7.3)查得,下行通过空车流150车,上行通过空车流为零。
假设,乙—丙区段重、空列车编成辆数均为50辆,其通过全区段的货物列车数为:
下行n==8.2+3≈12(列)
列
上行n==13.6≈14(列)
列
为计算摘挂列车数,也可用上述方法分别查定上、下行摘或挂的重、空车数。
一个方向(上行或下行)摘挂列车的摘车及挂车的车数并不一定相等。在确定摘挂列车所运送的车数时,取其摘车或挂车数中较大值,作为计算标准。
例如,乙—丙区段下行方向摘车数:23(甲至乙—丙间E站空敞车100辆,已编入空直达列车,不计在内);挂车数:18+24=42(乙—丙间E站装至丁分界站交出的100辆已编入始发直达列车,不计在内);摘挂车数按42辆计算。
乙—丙区段上行方向摘车数44车,挂车数25车,摘挂车数按44辆计算。
假设乙—丙区段摘挂列车编成辆数为50辆,则:
下行摘挂列车数为:n=≈1(列)
摘
上行摘挂列车数为:n=≈1(列)
摘
丙局各区段行车量计算表见表2.2.8。根据计算出来的各区段的货物列车数,即可编制机车运用计划、安排机车乘务组的工作。
在铁路局间的分界站,除了查定接入和交出的重、空车数外,还应进一步确定分界口接入和交出的货物列车列数,作为编制日常工作计划的依据。
例如,丙局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见表2.2.8,则各分界站交、接列车数为:
表2.2.8 丙局区段行车量计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