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模型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模型构建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已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而提高枢纽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枢纽客运安全运营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整个线网的高效、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枢纽的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协调其他交通方式疏散聚集在枢纽的大量客流,使枢纽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上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对突发事件从乘客因素、管理因素、设备管理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预防突发事件提供了风险防范依据。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已认识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而提高枢纽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枢纽客运安全运营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整个线网的高效、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能够按照应急处置流程预案,有效地指导实际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处置工作,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乘客安全为本,最终完成应急预案目标的能力。本书提出针对枢纽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模型ERCM(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Model),如图6.1所示。

图6.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模型

本书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能力是指轨道交通运营方构建有效、联动、高效的应急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制定的应急处置流程,实施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进行处置,以乘客出行为安全,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以避免发生事故或减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本书提出的应急处置能力模型结合了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人、管理、设备、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风险形成的过程,明确了突发事件致因的风险源,并强调枢纽的节点性特征会使枢纽运营空间成为大客流的集聚地,所以人为因素对枢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复杂性要求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应急处置能力能最直接体现轨道交通运营方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它通过应急响应能力、执行能力和协调联动能力提高枢纽的应急处置效率。要实现上述功能,规范化的应急处置流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应急处置流程是在对突发事件致因因素经过辨识和响应后,明确突发事件的事前处置、事中处置、后期处置所对应的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设施(备)、物资、策略等方面做出的应急处理的具体预案。文本型的应急预案根据应急任务的目标、职责和岗位等从宏观进行描述,对处置过程活动的可操作性差。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具有客流密度高的特点,由于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会给枢纽乘客的安全疏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枢纽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求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共享,高效执行应急预案,为轨道交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文本的应急预案无法满足应急处置的实际需求,所以可以将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分析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应急处置,本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预案采用Petri网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应急处置的灵活性和效率性。

应急资源调度是指决策者面对突发事件的动态情况,做出应急资源的配置。应急资源的调度效率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枢纽的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协调其他交通方式疏散聚集在枢纽的大量客流,使枢纽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状态。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应急资源调度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管理控制中心的指令和突发事件的动态情况来预测调度物资需求量,并保证在快速供应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本书将调度的应急资源界定为公交方式的应急资源调度。本书基于动态博弈建立决策者和突发事件的博弈策略,通过公交应急资源调度来解决枢纽中突发客流的快速应急疏散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