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基本工艺过程为车辆分解、零部件清洗、零部件检验、零部件修复装配为部件及整车、车辆试验和交车。
一、车辆分解
分解是指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零部件从车辆上拆卸下来的工艺过程。分解是检修过程的第一道工序,也称解体。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解体下来的零部件,绝大多数都要重新使用,因此,要重视分解工作,避免在分解过程中对零部件造成损伤。
1.分解的一般性原则和要求
(1)分解前必须弄清楚设备及部件构造和工作原理。
它主要弄清楚零件结构特点和零件之间的连接、配合关系。
(2)分解前做好准备工作。
它主要包括分解场地的选择、清理;拆卸、断电、擦拭、放油;对电气、易氧化、易腐蚀的零件进行保护。
(3)使用正确的分解方法,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分解顺序一般与装配顺序相反,先拆外部附件,再将整机拆成总成、部件,最后全部拆成零件,并按部件分类放置。根据零部件连接形式和尺寸规格,选择合适的拆卸工具和设备;有些拆卸还要采用必要的支承和起重设备。
(4)对轴孔装配件应坚持拆与装所用力相同原则。
其主要防止零件碰伤、拉毛,甚至损坏;热装零件需用加热来拆卸。
(5)拆卸应为装配创造条件。
做好必要的记录和标记,避免误装。细长零件要悬挂存放,防止弯曲变形;精密零件要单独存放,注意做好对精密接合件的防护,以免损坏;细小零件要注意防止丢失;对不能互换的零件要成组存放或打标记。
2.常用拆卸方法
(1)击卸法。
利用锤子或其他重物在零件上敲击,使零件拆下。
(2)拉拔法。
对精度较高、不允许敲击的零件采用此法。采用的工具为专门的拉拔器。
(3)定压法。
利用机械和液压压力机或千斤顶等工具和设备进行拆卸,适用形状简单的过盈配合件。
(4)温差法。
当尺寸较大、配合过盈量较大或无法用顶压等方法拆卸时,可用此方法。
(5)破坏法。
若必须拆卸焊接、铆接等固定连接件,或为保存主件而破坏副件,可采用锯、钻、割等破坏方法。
3.车辆分解过程注意事项
(1)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及操作性工艺文件要求。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上一部分零部件的公差配合要求较高,具有严格的相对位置且不可互换。对于这种必须对号入座的零部件,分解时需严格注意。制造和检修时,都需在这些零件上打上相互配合的钢号和标记,因此解体前应先核对记号,记号不清者应重新标上,以免组装时发生混淆。
(3)有些零部件在运用中发生的运动间隙、相互位置的变形,如轴的横动量、齿轮啮合间隙,只有在组装状态下才能测取,解体后已无法检查、测量。因此,解体前必须对这些主要、必要的参数进行测量、记录,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4)设备上的一些调整垫片,重新调整选配比较麻烦,如这些垫片无损坏,为了组装调整的方便,分解时可将每组垫片做好记号,分别存放。
二、车辆装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配是把零件按照工艺装配规程要求组装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整个工艺过程。装配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非常大的影响,即使所有零件都合格,如装配不当,也不能组装出合格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配包括部件组装和总装配,其顺序为组件、部件装配,总装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配过程要严格遵守装配工艺规程及操作性工艺文件,若装配不当,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各部分固有的可靠性,导致每做一次定期检修后,就会出现一段故障高峰期。
1.装配精度
保证装配精度是装配工作的根本任务。装配精度是指装配后的质量与技术规格的符合程度,一般包括配合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等。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有零件本身修理质量、装配过程中的选配、装配后的调整与检验。
2.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零部件在装配中获得预定的装配精度的方法主要有4种,即互换法、选配法、调整法和修配法。
(1)互换法。
如果配合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规定的装配允差,零件可完全互换,不需进行修配和调整。该方法适用于按标准件制造的零件及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配合件。
(2)选配法。
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一组零件中进行选配,以保证规定的技术要求。
(3)调整法。
通过调整件的选择、零件相互位置的改变进行调整,如垫圈选择、锥齿轮位置的变换等。
(3)修配法。
在修配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修去多余的部分,保证装配精度。该方法适用于装配精度要求高的情况,如滑动轴承。
3.装配工作一般要求
(1)对零部件要进行检验,坚持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许进行装配的原则。
(2)对零件进行清洗,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
(3)装配工作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一般遵循先下部零件,后上部零件;先内部零件,后外部零件;先笨重零件,后轻巧零件;先精度高零件,后一般零件的原则。
(4)要选择合适的装配工具和设备,尽量采用专用工具和机动工具。
装配工艺过程基本包括3个环节:装配前的准备、装配、调试(调整和试验)。
装配生产的组织形式为固定式装配。固定式装配是在一个地点进行的集中装配,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都是采用固定式装配形式。
三、车辆清洗
1.清洗的目的与要求
车辆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各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污、积垢、锈蚀等堆积在零部件的内外,如不清洗干净将给下一步的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使一些隐蔽的缺陷、损伤不能被及时发现而造成漏检、漏修,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清洗工作是检修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车辆零部件的清洗是各种各样的。对机械部分而言,主要指除去零部件表面的油污、积尘、水垢、锈蚀、沙尘等;对电气部分而言,主要是吹尘和除尘。清洗类型有以下几种:
(1)外部清洗:主要是对整体设备或部件解体前外部的清洗,以方便分解及发现外部损伤。
(2)零件清洗:解体后针对零件的彻底清洗,以方便对零件做进一步的检查或修复。
(3)修理过程中的清洗:在修理过程中根据修理工艺的需要对零件进行的清洗,如电镀前先除去零件表面的油脂和氧化膜,使镀层与基本表面结合得更加牢固。
(4)组装前的清洗:主要是清洗修理过程中带来的污垢、铁屑、杂物,避免带入部件造成损伤;对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更应严格清洗。
对清洗工作的一般要求是在清洗干净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清洗方法简单、清洗效果好、成本低、安全且无损伤基体的清洁剂。
2.车辆零部件主要清洗方法
(1)机械清洗。
手工清除法:包括擦拭,使用利刀、钢丝刷、扁铲除污,用毛刷除尘。
机械工具清理:这种方法多用于清除零件表面的锈蚀、旧漆。清理时用电钻带动金属刷旋转除去表面污物。
压缩空气吹扫:要根据零部件覆盖物性质和厚度来选择压缩空气压力。如牵引电动机一般为250 ~ 350 kPa,转向架及车体底架一般为高压吹扫。
采用吸尘器清洁:主要用于电气装置和电路板灰尘清洁。
高压喷射清洗:特点为清洗效率高,能除去严重的油污和固态油污;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大型工件清洗;既可间歇生产,也可连续生产。原理是将清洗液用高压泵加压从而产生高速射流喷向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产生冲击、冲蚀、疲劳和气蚀等多种机械、化学作用,从而清除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旧漆、氧化皮等有害成分。
超声波清洗: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强化清洗,能通过冲击波破坏零件表面的积炭和油膜,起到清洁作用。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清洗质量好、清洗速度快,能快速清洗有空腔和有沟槽等形状复杂的工件,而且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超声波清洗的机理是超声波使液体产生超声空化效应,液体分子时而受拉,时而受压,形成一个微小空腔,即空化泡。由于空化泡的内外压力相差悬殊,待空化泡破裂时,会产生局部压力冲击波(压力可达几百甚至上千个大气压)。在这种压力作用下,黏附在金属表面的各类污垢会被剥落;同时,在超声场的作用下,清洗液流动性增加,溶解和乳化加速,从而强化清洗。
(2)物理-化学清洗。
物理-化学清洗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清洗剂,用以软化和溶解金属表面的污垢,并保持溶液的悬浮状态。选择清洗剂时要注意不能损伤零件表面,且要考虑经济性,不影响人体健康,常用的清洗剂有碱溶液、酸溶液、有机溶剂和金属洗涤剂。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洗、煮洗、喷洗、强迫溶液循环和溶剂蒸气法。工艺过程一般为清洗、冲洗和干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