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向架的分解与组装

转向架的分解与组装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重庆地铁6号线车辆为例,对转向架的分解、组装工艺进行介绍。该转向架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较低的振动噪声和较少的维修量。分解接地装置与车上的连接电缆。转向架的分解与组装就是从转向架构架上将轮对、驱动装置、一系弹簧、二系弹簧等部件拆卸下来,对各部件检修合格后,再重新装配到构架上的过程。

下面以重庆地铁6号线车辆为例,对转向架的分解、组装工艺进行介绍。重庆地铁6号线车辆转向架采用了无摇枕焊接结构的转向架,如图3-3-1所示,一系悬挂为橡胶弹簧,二系悬挂为无摇枕空气弹簧,基础制动动车采用单侧踏面制动,拖车采用轴盘单元制动,驱动装置采用单级减速的齿轮箱和齿式联轴节,中央牵引装置采用“Z”形拉杆结构,奇数列头车装有湿式轮缘润滑装置。该转向架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较低的振动噪声和较少的维修量。

图3-3-1 重庆地铁6号线动车转向架
1—构架组成;2—轮对轴箱装置;3—二系悬挂装置;4—中央牵引;5—基础制动装置;6—驱动装置

一、转向架的分解

转向架的分解分为转向架与车体的分离以及转向架零部件的分解。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切除车辆所有电源,关闭压缩空气系统的截止阀门,确认转向架管路中没有残余压力

(2)用止轮器挡住轮对,防止作业时转向架的移动造成对人身或设备的伤害。

(3)转向架上的部件必须经过检测或维修合格后,才能装配到构架上。

(4)各种紧固件连接应严格按照扭力要求紧固,并进行扭力校核,同时,可以画上防松线,以便于日常检修过程中判断连接件是否有松动。

1.转向架与车体的分离

转向架与车体的分离需要用相应的扳手松开中心牵引装置、二系弹簧、减振器、抗侧滚扭杆、高度阀以及管路和电缆等部件与车体的连接,然后用架车机将车体架起一定高度,将转向架移出,完成转向架与车体的分离。

(1)拆卸安全钢索、抗侧滚扭杆。

拆卸设置在车体和转向架构架之间的安全钢索,将下端(构架侧)拆开。

(2)拆卸高度调整装置。

拆卸高度调整杆与水平杆之间的螺栓。

(3)中央牵引装置与车体连接的分解。

需先分解中心销与牵引梁的连接,待起车后再分解中心销与车体的连接,如图3-3-2所示。

图3-3-2 牵引装置与车体连接的分解
1—防松片;2—大螺栓;3—下盖;4—中心销套;5—中心销

(4)附属设备与车体连接的分解。

分解安装在轴箱上的各种传感器电缆与车体的连接端,包括防滑传感器、ATP测速传感器等。分解制动风管、停放制动风管与车体空气软管的连接。分解牵引电机电缆。分解接地装置与车上的连接电缆。分解轮缘润滑装置与油箱间的管路。

在确认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连接完全分解之后,使用大型架车机分离车体和转向架。

2.转向架部件的分解

转向架的分解与组装就是从转向架构架上将轮对、驱动装置、一系弹簧、二系弹簧等部件拆卸下来,对各部件检修合格后,再重新装配到构架上的过程。转向架分解时,应按部件进行,应准确记录分解零部件的状态、数量和序列号等信息,特别是要记清调整垫的数量,以方便后续的组装。

(1)二系悬挂装置的分解。

①高度调整阀的拆卸。

高度调整阀的拆卸主要分为三步:首先,拆卸高度调整阀与列车风管的螺纹连接;然后,拆卸高度调整阀与空气弹簧风管的螺纹连接;最后,拆卸高度调整阀与车体边梁座板的螺栓连接,如图3-3-3所示。

图3-3-3 高度调整阀的拆卸

②空气弹簧的拆卸。

从空气弹簧上部进风口将空气弹簧起吊用吊环螺栓拧入空气弹簧应急橡胶堆中的螺纹孔中,用起吊设备吊起空气弹簧即可。空气弹簧吊起后,需注意对构架上空气弹簧座孔进行保护,防止异物进入。

(2)驱动装置与构架连接的分解。

①拆卸连接牵引电机和齿轮箱之间的齿式联轴器的半联轴节连接螺栓,如图3-3-4所示。

图3-3-4 拆卸半联轴节的连接螺栓

②拆卸牵引电机的安装螺栓(见图3-3-5),然后起吊牵引电机。

图3-3-5 拆卸牵引电机螺栓

③在齿轮箱下面安设支撑架,支撑住齿轮箱吊杆侧,使齿轮箱不会绕车轴转动。然后拆卸齿轮箱吊杆上部的螺栓、螺母。注意对齿轮箱吊杆固定,以防损伤到其他件。

④拆卸构架横梁齿轮箱吊座下端的安全销轴。

⑤拆卸轴箱弹簧与轴箱连接处,拆开螺栓的防松钢丝、螺栓和压盖。

⑥调整单元制动缸的手动复原装置(见图3-3-6),使制动闸瓦和车轮间的间隙为最大。

图3-3-6 制动缸手动复原装置

⑦用天车吊起转向架构架,构架与轮对轴箱装置即分离,可将构架放置在固定的台位上。

⑧拆卸轴箱弹簧和构架的螺栓连接即可将一系弹簧取下。

(3)轮对的分解。

采用注油的方式,从已拆下的轮对装置上拆下车轮。

(4)中央牵引装置的分解。

①拆卸横向减振器。

②用天车或其他起吊设备吊住牵引梁,然后从构架上拆卸牵引拉杆。

③从牵引梁上拆卸牵引拉杆。

④从构架上拆卸横向挡组成。

⑤从车体枕梁上拆卸中心销组成。

⑥用挡圈专用钳子将牵引梁内孔中的挡圈取出,然后用专用工装将中心销套从牵引梁中压出。

(5)基础制动装置的分解。

①分解空气软管和单元制动缸之间的连接。

②拆卸用于固定制动配管的管卡组成,从而将制动配管和空气软管从构架上拆下。

③拆卸手制动缓解拉链的安装螺栓。

④从构架上拆下单元制动缸、踏面清扫器。

⑤分解制动配管和空气软管的连接。

二、转向架各部件的组装

1.零部件的确认

组装使用的零部件应与分解以前一样在同样的位置上使用。因为调整垫数量取决于加工阶段的调整尺寸,所以如果可能应尽量使每一零件的尺寸与它们被分解前调整过的状态保持一致。

2.准备工作

(1)所有待组装零部件,经表面清理后,进行涂刷底漆和面漆,干后方可进行组装。

(2)图纸上要求防腐处理的零部件(如镀锌等)必须确定无误,方可上车。

(3)所有螺纹连接件,均需按技术条件涂螺纹锁固胶,擦净螺纹油污后均匀涂胶,并按紧固力矩要求操作。

(4)将涂好油漆的构架空气弹簧面朝下吊放到支撑台位上,确保稳固。

(5)用螺栓和弹簧垫圈将差压阀安装在构架上。

(6)确认构架附加气室螺堵已紧固好,并用钢丝锁紧。

3.基础制动装置的组装

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单元制动缸、制动配管和手动缓解拉链等,组装前先将构架空气弹簧面朝下放置到支撑台位上。

(1)单元制动缸组装。

先将单元制动缸上的螺孔丝堵用锥子挑出,并把单元制动缸上的防腐油和构架托板组成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净,然后用天车吊起单元制动缸与构架进行组装,并用制动单元自带的M20 螺栓进行预紧,然后再均匀紧固,紧固力矩踏面制动缸为535 N· m、轴盘制动缸为390N·m。先将踏面清扫器安装座安装在构架上,螺栓为M20,紧固力矩为535N·m,再将踏面清扫器安装在过渡座上,用螺栓安装,紧固力矩为80 N· m。

(2)制动配管组装。

制动配管的组装是在转向架落成以后进行的(将构架落在轮对轴箱装置上)。

在组装前需用600 kPa的压力空气吹尽管内污物,然后通过滑动螺栓、单管卡和双管卡,将折弯好的管路按图纸安装在构架组成上。先用螺栓将管卡带上,然后重新调整好各管子的相对位置,再紧固。配管组装好后,再连接空气软管。

(3)空气软管与单元制动缸和踏面清扫器的组装。

(4)分别对制动管路和带停放的制动管路采用800 kPa压力空气进行检测,要求10 min内不许泄漏。

4.轮对轴箱装置的组装

(1)轴箱的组装。

在开始组装以前,擦净车轴,除去铁屑和所有尘垢;同时也擦净轴箱和各零件。

轴承组装到轴箱内。

轴箱内表面必须清洁,薄薄地涂上一层润滑脂。将轴承从包装里取出,仔细地放到轴箱里。

②将防尘挡圈、轴承单元及轴箱压装到轴上,如图3-3-7所示。

图3-3-7 压装轴承单元

③安装轴端压盖并紧固轴端压盖。

安装轴端压盖,用防松片和六角螺栓(3个螺栓)紧固轴承内圈,如图3-3-8所示。六角螺栓(用于轴端)必须用216~226N·m的扭矩拧紧。在拧紧之后,撬起防松片的止耳止住螺栓,以防螺栓松动。

图3-3-8 轴端压盖安装

④安装前盖。

在安装前盖之前,用润滑脂薄层(200 g)填在前盖空隙,用刷子涂润滑油到轴承保持架表面,防止生锈。

在前盖的槽内装上O型密封圈,当用六角螺栓拧紧时,要确认具体的紧固扭矩。紧固螺栓时在对角线位置平均扭紧。

⑤转动检查。

轴承、轴箱和车轴组装完成后,用手摇动轴箱,检查轴箱转动是否灵活,确认轴箱轴向游隙: 0.55~1.1 mm(见图3-3-9),检查时应当没有任何不正常现象,如果有异常,分解轴箱,找出原因。

图3-3-9 测量轴承轴向游隙

(2)轴箱弹簧的组装(本步骤应该在空簧座面朝下的状态进行)。

将轴箱弹簧座孔及其端面均匀涂上润滑脂后,吊放到构架一系弹簧座上,如图3-3-10所示,分左右对正后与弹簧座凸台进行组装,用螺栓进行紧固,紧固力矩为150N·m。同一转向架要使用颜色标记相同的弹簧。

图3-3-10 轴箱弹簧的安装

5.中央牵引装置的组装(本步骤应该在空簧座面朝下的状态进行)

(1)首先将横向止挡安装在构架小纵梁上,螺栓M16×45,紧固力矩为150N·m。

(2)安装牵引梁组成。

首先将牵引梁组成与牵引拉杆组装在一起,如图3-3-11所示,注意牵引拉杆的安装方向,用螺栓(涂LT 243)、平垫圈及防松螺母将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在牵引梁组成上,紧固后用金属丝将螺栓锁紧。

将牵引梁组成用天车吊至构架,缓缓下落,注意横向减振器座安装位置为安装差压阀侧,将其安装在构架牵引拉杆座上,并用螺栓、弹簧垫圈紧固,最后用金属丝将螺栓锁紧。

图3-3-11 牵引梁组成

(3)组装横向减振器,注意该减振器和螺栓的安装方向,紧固力矩为150 N· m。

6.构架组成与轮对组成落装

(1)将装配好的带有齿轮箱和轴箱组成的轮对推到转向架落成台位上,轮对间距按2200 mm摆放好,用铁鞋将车轮固定,将齿轮箱的吊杆端垫起,保持小轴与大轴基本水平即可。

注意:需按不同车种设备配置图的列车编组及设备配置情况来进行转向架的总组成。

落成前需将单元制动缸行程调到最小以便于构架与轮对的落成。

(2)用吊带吊起构架组成缓缓移动到摆好轮对的正上方。在轴箱弹簧座孔内放入适当的调整垫后,并保证构架上的轴箱弹簧对正轮对轴箱弹簧孔的情况下,构架组成缓缓落下,待完全将构架落下后,检查各部位应落实。

(3)检查轮对外侧 与构架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10mm。

(4)进行闸瓦间隙调整。

(5)向停放制动管路通入700 kPa的压力空气使停放制动缓解。

(6)用扳手转动制动缸前部的闸瓦间隙调整螺母,将闸瓦与踏面之间的间隙调整为10 mm。也可多次向空气制动管路通入350 kPa压力空气的方法使闸瓦与踏面间隙自动调整到5~10mm。

(7)安装吊杆螺栓,详见齿轮驱动装置的安装。

(8)将组装好的半联轴节的牵引电机吊到构架上方,对正构架电机吊座上的安装座后,缓缓落下,然后用螺栓M24将电机紧固在构架电机吊座上,紧固力矩为675 N·m。

(9)吊起空气弹簧缓缓落在空气弹簧孔的上方,检查空气弹簧下簧脐的密封胶圈是否正位及完好,并将其表面清洁干净后均匀涂二硫化钼油膏后,对正构架空气弹簧孔将空气弹簧落在构架上。

注意:空气弹簧落成后其上簧脐需进行密封保护。

三、车体的落装与尺寸检查

1.车体的落装

(1)在车体枕梁上安装中心销组成。

(2)将装配好的转向架推到落成台位上,转向架中心距按车辆定距12600 mm摆放好,用铁鞋将车轮固定。

注意:需按不同车种设备配置图和列车编组及设备配置情况来摆放转向架。

(3)吊起车体组成缓缓移动到摆好的转向架正上方。在保证牵引梁中心筒和车体枕梁上中心销组成、空气弹簧的上簧脐和枕梁两侧空气弹簧座对正的情况下,将车体组成缓缓落下,待完全落下后,检查各部位是否落实。

(4)安装牵引装置中的定位销、下盖、防松片。

(5)将安全钢索上端安装到车体上,下端连接到构架上。

2.落车后的尺寸检查

尺寸检查内容包括四角高、空气弹簧高、牵引装置中的下盖间隙、横向止挡间隙等。

(1)转向架构架和轴箱之间的间隙调整。

车辆停放在平直轨道上(空车状态),测量轴箱上表面与安装在构架侧梁侧面的止挡下面之间的距离。落车当天,该尺寸应为118~124 mm;两天后,该尺寸应为115~122 mm。

该距离可以用在轴箱和轴箱弹簧之间插入或取出调整垫进行高度调整。转向架组装后,只可从轴箱侧插入或取出U形调整板,如图3-3-12所示。

调整垫总厚度应当小于15 mm,如果厚度大于9 mm,则大厚度的调整垫应位于调整垫的上部。

图3-3-12 四角高调整

(2)车钩高度的调整。

在车辆的使用中,车轮的磨耗、镟修会引起车辆地板面、车钩高的变化,为了调整车体和车钩高度,需要对二系悬挂装置和牵引装置进行调整。

空气弹簧的高度,可以由调整杆的长度来控制。调整杆的长度,调整至标准尺寸时,空气弹簧高度为(200±2)mm。测量车体底架的工艺块下面与构架的工艺块之间的距离,此距离为(255mm+t)±3 mm。此处t为空气弹簧下调整垫的厚度。该调整垫插在空气弹簧下面。

调整车体高度时,不能靠使用高度调整阀改变空气弹簧高度来调整。

当辗钢轮因车轮磨耗需要加工时,可以在转向架构架和空气弹簧下平面之间加调整垫来保证车钩的高度。

调整垫厚度新造时可以为0~12 mm,当辗钢轮被加工后为0~24 mm。同时,需要将构架垂向止挡处减相同高度的调整垫。

(3)横向止挡间隙调整。

安装在转向架构架上的左右横向止挡和牵引梁两侧之间的间隙如图3-3-13所示,在新造时设为但如果此间隙大于时,应当在转向架构架与止挡座之间插入调整垫,调整到

图3-3-13 横向止挡安装调整

(4)两个半联轴节安装时,不需要对齿轮箱悬挂高度加以调整。

(5)落车时应注意,一旦空气弹簧的调整装置在异常状态下安装,而且空气弹簧充满压缩空气时,空气弹簧内部压力可能高于标准值。因而,必须安装好防止异常上升装置后再充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