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的基本组成
公路是布置在大地表面供各种车辆行驶的一种线性带状结构物。 因此公路设计就有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1)线形组成
公路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在平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伏。 在转折点和起伏变化点处为满足车辆行使的顺适、安全和行使速度的要求,公路就需要进行线形组合设计。
公路路线是公路的中线,平面有曲线、纵面有起伏的立体空间线形。 其线形组成是平面由直线、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纵面由坡道线及竖曲线组成。
作为立体空间线形的图形显示由平面图、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表示。
(2)结构组成
公路是交通运输的建筑结构物,它不仅承受荷载的作用,而且受着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桥涵、渗水路堤、过水路面等),防护工程(挡土墙、护坡、护拦等)、特殊构造物以及交通服务设施。
①路基。 路面的基础,是行车部分的基础,设计时必须保证其稳定性、坚实并符合规定的尺寸,以承受汽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 断面形状一般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三种路基形式,如图1.2所示。
②路面。 是用各种坚硬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单层或多层供汽车直接行驶的结构层。 通常路面由基层及面层两部分组成,如图1.3所示。 如沪嘉高速公路某段路面结构厚为69cm,面层由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防滑面)、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组成;基层由8cm贯入式碎石、35cm粉煤式三渣、15cm砾石砂组成。
路面按其使用品质、材料组成和结构强度可有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之分。 按其力学性质可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大类。 常用材料有沥青、水泥、碎(砾)石、砂、黏土等。
③排水构造物。 主要为桥涵和涵洞。 山区及宽浅水流处有时修筑渗水路堤及过水路面。
④桥涵。 为跨越水流供汽车行驶的构造物,如图1.4所示为小桥及涵洞。
图1.2 路基横断面形式
图1.3 路面结构
图1.4 小桥和涵洞
⑤渗水路堤。 是用石块堆砌成的路堤,是以通过流量不大的季节性水流,如图1.5所示。
图1.5 渗水路堤
⑥过水路面。 是容许周期性水流从路表面通过的行车部分,如图1.6所示。
图1.6 过水路面
⑦防护工程。 为保证路基稳定或行车安全所修筑的工程设施,如挡土墙、护坡、护拦等,如图1.7所示。
⑧特殊构造物。 例如隧道,是穿越山岭为改善线形、缩短路线长度所修筑的山峒。 半山桥(峒)是山区路基悬出一半所修筑的桥梁或所开挖的部分路宽的山峒。 路台,是在悬崖峭壁上所修筑的悬臂式构造物,如图1.8所示。
图1.7 挡土墙
图1.8 半山桥
⑨交通服务设施,包括:
A.照明设施:如灯柱、弯道反光镜等;
B.交通标志:使驾驶员知道前面路段的情况和特点,有下列四类:
a.警告标志:指明前面有行车障隘物和行车危险的地点,促使驾驶员集中注意力;
b.禁令标志:指明各种必要遵守的交通限制,如车速限制、不准停车等;
c.指示标志:指示驾驶员行驶的方向、里程等;
d.指路标志:表示行政区划分界、地名、预告出入口等;
C.服务设施:如加油站、汽车站、养路站、食宿站等。
D.植树绿化与美化工程:是美化公路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环境绿化有利于净化空气、舒畅人们的心情,且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2.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的组成,包括供城市中各类车辆行使用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绿化带;沿街沟、进水口、地下管道、窨井、雨水管、排污管、构筑物;沿街地面设施,如照明灯柱、电杆、给水栓等;地下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交通安全设施;交叉口、停车场、公共汽车站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