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平面图是指包括道路中线在内的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图,是路线平面图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 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道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
1.公路路线平面图
若为供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研究与比选,可采用1∶50000或1∶10000的比例尺测绘(或向国家测绘部门和其他工程单位搜集)。 但作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文件组成部分应采用更大的比例尺,一般常用的是1∶2000,在平原微丘区可用1∶5000。在地形特别复杂地段的路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可用1∶1000。 若为纸上移线,则比例尺将更大。
路线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一般为中线两侧100~200m。 对1∶5000的地形图,测绘宽度每侧应不小于200m。 若有比较线,应将比较线包括进去。
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网格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等。 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如图3.58所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另增绘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图中应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坐标网格、路线位置(桩号、断链、路中心线、中央分隔带、路基边线、坡脚(或坡顶)线、示坡线、曲线主要桩位)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关系、沿线排水系统、改移河道(沟渠)及道路、县以上境界、用地界等,标出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及防护工程的位置(桥梁按孔数及孔径、长度标绘,注明名称、长度、桩号;互通式立体交叉绘出平面布置形式,注明跨线桥名称、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交叉方式;平面交叉示出平面形式;涵洞与通道按孔数标绘,示出结构类型、孔数及孔径,通道还应注明类别;防护工程注明类型),标示出服务区、停车场、收费站。 图中列出导线坐标表,比例尺用1∶1000或1∶2000,带状宽度为路中线两侧各100~200m。 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还包括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见表3.35。
2.城市道路平面图
城市道路相对于公路,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宽,在绘图比例尺的选用上一般比公路大。 在作技术设计时,可采用1∶500~1∶1000的比例尺绘制。 绘图的范围,视道路等级而定,等级高的范围应大一些,等级低的可小些。 通常在道路两侧红线以外各20~50m,或中线两侧各50~150m,特殊情况除外。
城市道路平面图应示出路中线两侧红线以外各20~50m的地形、地物,应标明路中心线,远、近期的规划红线、车行道线、人行道线、停车场、绿带、交通岛、人行横道线、沿街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接坡)、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的定向位置、雨水进水口、窨井等,注明交叉口及沿线里程桩。 弯道及交叉口处应注明曲线要素、交叉口侧石的转弯半径等,如图3.59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