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行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可行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4-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对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可行性,以及项目的建设时机等进行论述论证。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应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路线方案、工程方案及工程措施是可行性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其研究结果不仅对项目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还对以后各阶段工作起控制性作用。

1.项目建设的决策依据不足

(1)建设必要性论述不清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对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可行性,以及项目的建设时机等进行论述论证。 目前,大多数建设项目都是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委托给咨询单位(中标单位),政府期望项目尽快立项建设,咨询单位希望报告结论与业主要求一致并获评审通过,因此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只进行正面论述,而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予考虑,甚至出现建设条件、建设时机不恰当,与总体规划不一致等问题,导致项目立项定位不准,影响项目的批复。

(2)经济交通基础数据不准

项目的立项与项目区域的经济现状、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关系较大,即项目的立项不仅与政策支撑有关,也与区域的经济、交通发展有关,地方经济发展较快,交通量相应增长较大,基础设施发展也应与之适应,因此应合理地分析论证经济发展指标,合理地确定交通发展的需要,特别应对区域基础交通量的调查和远景设计交通量的分析预测较为重要。 重视交通量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能较准确地预测对项目建设后运营阶段不同时期的交通量,确保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咨询单位按照项目的大小,随意编制相适应的交通量,并在项目经济评价达不到要求时随意调整数据,以符合评价要求,误导项目决策者的决策,影响项目的立项实施。

(3)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定位不准

公路建设项目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的确定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指标。 如过度超前、定位较高,必然投资较大、筹资难度大、工期长,项目投资效益难以体现。 如定位过低,虽然前期是合适的,但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建好的项目不要几年即达到饱和状态,必须及时改建提高,造成重复投资,这在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项目中较突出。 因此,一个规划项目建成什么样的标准,应在宏观路网规划的指导下,在考虑与相关项目协调和衔接的基础上,根据该项目的功能和作用,依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决定。 只有确定了适当的技术标准,才能确定适当的投资规模,不至于投资过大或过小。

(4)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差异大

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经济评价是在作好需求预测分析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对拟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经济评价依据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结果的影响,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在敏感性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项目对交通量、工程造价较为敏感,尤以交通量变化最为敏感。 通常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需分别对工程造价、效益的变化范围(如±10%、±20%)进行分析。 投资的变化直观上易于理解,而效益的变化是比较含糊笼统的,效益变化10%,交通量不一定变化10%,且效益的变化与交通量、运输成本、收费标准等因素有关。 因此,应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

2.路线方案、工程方案及工程措施不合理,关键性工程认识不到位

路线方案、工程方案及工程措施是可行性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其研究结果不仅对项目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还对以后各阶段工作起控制性作用。

路线走廊带选择(交通通道研究)、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的确定、特殊路基的处治方案、独立特大桥与大桥的桥位、特长与长隧道的隧址、互通式立交的设置等工程方案,都是可行性研究需要研究的内容,这些带有控制性的方案一经确定,就成为设计的基础。 如果所确定的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在经济上不合理,下一阶段推翻上一阶段的结论,其后果和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认真作好路线方案、工程方案的研究工作,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和论证,推荐在技术经济指标上最为合理的方案及工程措施,保证工程方案研究充分不遗漏,影响方案的突出因素(如地质、水文)等建设条件调查深度满足要求,工程措施合理可行,工程数量估算基本准确,工程估算能控制项目的投资。

在重视主体工程的基础上,不应忽略其他工程的重要性,例如过度重视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立交等主体工程,而忽视了沿线设施(如安保设施、立交连接线、改移地方道路、改移沟渠、河道、景观绿化、取弃土场的规划、施工组织等相关内容),造成工程量、投资估计不足。同时,对个别隐性工程估计不足(如矿产压覆、采空区、尾矿、岩溶处治不到位),最终需调整相关指标,影响项目正常推进。

对独立特大与大桥的桥位、特长与长隧道的隧址以及互通式立交的确定是项目实施的控制性工程,若地勘工作、安全性评价未能及时进行,应按常规工程(经验)估计,难免会出现与实际出入较大,影响项目工程量、工程措施的合理确定。

3.社会调查重视不足,对项目建设所引起的社会风险过于乐观

根据编制办法要求,社会评价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论述。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需要永久性的占用大量的土地,拆迁部分建筑物,影响交通出行等,因此会对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而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沿线群众进行调查,确定当地政府和群众对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影响的承受度,是否需要对项目的线形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群众的需求,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