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械端口能量变换器的功率分配如图6-3所示,Pm1为内燃机输出给EVT内转子的机械功率,Tm1为内燃机的机械转矩,ωm1为内转子旋转速度。 Pe为内转子绕组中的转差功率,Pd为内转子通过气隙传递给外转子的的电磁功率,ωm2为外转子旋转速度,Pm2为外转子输出的机械功率,Tm2为外转子输出的机械转矩。Tf1和Tf2分别为内气隙和外气隙传递的电磁转矩。
内燃机直接连接到输入端口,通过内、外电机的协调控制,使其始终运行在最佳效率点(恒定的功率Pm1、转速ωm1和转矩Tm1 )。输出端口直接连接到负载机械,其转速和转矩取决于负载的工况(随时变化的功率Pm2、转速ωm2和转矩Tm2 )。内、外电机控制器分别控制内、外两个电机的电磁功率的流向和大小。
图6-3 Dmp-EVT功率分配
为便于分析,假设功率传递过程无损耗,则内燃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P m1 =ωm1T m1 (6-1)
内转子和外转子通过磁场相互作用,使Pm1的一部分功率转化为转差功率Pe,另一部分转化为电磁功率 Pd:
图6-4 Dmp-EVT功率和转矩特性
功率和转矩特性如图6-4所示。
Pe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送到EVT的定子中,然后通过外电机气隙传送给外转子,因此外电机气隙的电磁转矩Tf2为:
外转子的机械转矩Tm2应该为内电机的电磁转矩Tf1和外电机的电磁转矩Tf2共同提供,且内电机的电磁转矩Tf1等于内燃机Tm1的输出转矩并可求出Tm1与Tm2的关系为:
上述分析表明,在ωm2=ωm1点附近,Pe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在这一点附近的损耗相对也较小,所以在这个区域就是最佳工作区。当ωm2比较小时,Pe相对较高,转矩较大,因此这个区域是较短时间的加速区。所以,在Dmp-EVT驱动系统中,直接控制速度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