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洋生物资源将面临危机和挑战

海洋生物资源将面临危机和挑战

时间:2024-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面临污染严重并不断扩大,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明显,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断加剧的问题。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已使中国沿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海域的有机污染加剧。而与此同时,我国四大海区均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如广东及港澳地区拥有的捕捞渔船超过6万艘,功率350万kW,捕捞强度成倍超过南中国海的资源承受能力。

6.5.3 海洋生物资源将面临危机和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甚至导致了部分海洋鱼类濒临灭绝,因此如何解决好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人类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开发利用的规模将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面临污染严重并不断扩大,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明显,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断加剧的问题。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已使中国沿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海域的有机污染加剧。近岸海域水质据《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表明:一类海水占13.7%,二类海水占21.4%,三类海水占6.5%,超三类海水占53.4%,其中劣于四类水质的严重污染面积约为3万km2,几乎相当于海南省的陆地面积。而与此同时,我国四大海区均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如广东及港澳地区拥有的捕捞渔船超过6万艘,功率350万kW,捕捞强度成倍超过南中国海的资源承受能力。南海渔业资源潜在渔数量为(24.6~28.1)亿kg,而1997年捕捞量已达37亿kg,超过可捕量的25%~30%。带鱼小黄鱼、鲅鱼等传统经济鱼类曾是渤海优势渔业资源和专捕对象,而现在不仅不能形成鱼汛,而且个体偏小,有些仅有筷子长;小清河口附近的银鱼、河蟹等濒临灭绝;而1994~1996年的鳗鱼苗大战、1997年的海蜇大战、1998年的中华绒毛蟹苗大战以及过度、无序的捕捞,已对其种群生存造成灭绝性的影响。此外,赤潮次数和规模也有增大趋势,据统计,我国1997~1999年三年间,由于赤潮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其他,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时有发生。

为此,在未来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②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治理旧的污染源,防治新的污染源。③加强勘探工作,争取不断发现新的海洋物种,为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生物打下基础。④发展替代资源,开辟新的资源场所,从而可以缓解对稀缺资源的需求,延长可供持续利用的时间及满足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资源(如鱼、虾、蟹、贝、藻)正面临过度采捕的威胁,传统渔场的渔业资源正减少,传统渔业效益下降,为此发展新渔场,发展远洋渔业和发掘新种群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关键。⑤加强研究,制定合理的捕捞量,允许捕捞许可证转让等[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