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是随着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而逐渐提出的,在农业文明时代对绿色科技的涉猎较少。随着经济快发展,面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面对资源能源日益短缺的窘境,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于是,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观”、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低碳经济、绿色科技、环境教育、绿色企业、绿色区域等应运而生。人们开始思考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后期,国际上开始普遍关注绿色技术这个问题。美国的IEEE spetrum杂志1993年第9期《全球兴起“绿色制造”浪潮》一文中就提到:“21世纪将是绿色文明的世纪,发展绿色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股强大的浪潮。”把绿色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到推动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议事日程是在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科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文件、协议及公约中得到充分的肯定。环境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内,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学科,带动了环保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吹起了一股强劲的“绿色”科技可持续发展之风。[2]
(一)绿色科技的内涵与演进
绿色科技最初强调的是科学技术的绿色性,重点关注的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应用。吴晓波(1996)认为,绿色技术是指对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还有学者从技术水平的生态化来研究,运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力求将科学技术从世界整体中分离出去,并将其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的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运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科学价值观的变革,科学世界观的变革,科学观的变革。还有学者强调绿色科技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友好的技术与产品。这种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支持,他们总体上认为绿色科技大体上是指无污染、清洁、无害、可行、安全的科学技术。
但更多的学者将绿色科技和可持续发展联系,用发展的维度定义绿色科技,将“绿色”概括为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周光召院士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绿色科技计划》中提出:“绿色科技是指能够促进人类在地球上长久生存与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科学技术”。陈昌曙教授(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走绿色道路,绿色科技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李建华(2000)认为绿色科技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并直接为其服务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包括对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的科学研究,也包括对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的技术解决。其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持。李扬裕(2003)将绿色科技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绿色科技是指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并能改善环境状况或至少是无害于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工程手段”。广义的绿色科技泛指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切工具、方法和手段。包庆德(2006)也认为绿色科技是伴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是现时代正在形成的生态文明形态对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引导和生态化规范。何家霖(2007)认为绿色科技就是人类旨在生产与消费两大领域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谢华(2008)认为绿色科技是指它在产生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绿色科技的研究与实施不仅保证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狭义的绿色科技就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性,对科学技术提出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以科学技术的绿色化,减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广义的绿色科技是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旨在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
(二)绿色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但是,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实施更加科学的科技创新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战略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技战略的研究范围广泛,其中,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战略、产业技术路径探索和绿色科技发展决策模拟三个方向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重视,各国在这些领域都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一系列成果和政策相继出台,不断丰富人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技战略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以后,各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战略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2009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发表了《美国创新战略(2009)》,将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计划在未来10年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美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竞争力。2009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未来开拓战略》,该战略将低碳革命作为重要支柱,推动日本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2010年,欧盟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该战略规划了欧盟在下一个十年中的发展重点,其中包括“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强调了绿色经济对于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上述各国的战略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释放了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刺激了经济增长。这显示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战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积极作用。
绿色科技对改善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有着巨大的作用。高璐(2007)认为绿色科技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大动力,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资源利用空间,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且绿色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李鸣(2010)认为绿色科技是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技术。有的学者还认为绿色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建设同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刘海龙(2000)认为绿色科技对环保产业有着推动作用。绿色科技可以为环保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思路,为环保产业自身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地指导规划、规范环保产业。谢华(2008)认为在绿色科技的社会功能方面,有以下三点缓解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不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铸造人类新文明。
(三)推动绿色科技应用的研究共识
学者们主要是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来提出绿色科技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在政府建设方面,包庆德(2006)认为绿色科技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调整技术改造政策在技术改造申报与审批中强化环境保护的内容;调整产业政策,诱导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严格限制高污染小企业的建设;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污染产业的改造和重点绿色技术的推广。高璐(2007)认为应该将绿色科技战略和规划融入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推进绿色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绿色科技;改革现有绿色科技的体制和布局,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谢华(2008)认为绿色科技建设需要健全法律保障:努力构建完善的绿色科技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通过立法准确界定政府在促进绿色科技发展中的职能和职责;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强制实施绿色科技的重点范围和对象;通过立法规定消费者在发展绿色科技中的权利和义务,强化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刘帅(2010)认为要提升决策者的意识,强化政府的组织领导能力;调整国民经济的绿色评价指标;强化产、学、研相结合,鼓励科研机构或者高校参与绿色科技的研发;培育绿色科技市场,拉动绿色科技产品的消费。冯承飞(2013)认为政府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绿色科技监控机制;提高民众的绿色科技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绿色科技方面的人才建设及科研资金投入。
在市场建设方面,吴晓波(1996)认为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绿色技术服务中心,利用已有的生产力中心、环保公司和环保机构网络大力推行合作创新。包庆德(2006)认为应建立绿色技术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外部经济性、社会化、多学科、多部门交叉的特点,建立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而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的技术服务中心;同时,利用已有的生产力中心、环保公司和环保机构网络大力推行合作创新,利用专业科研院所的R&D力量和大企业的技术能力,努力促成中小企业的外协式合作型创新。陈宝国(2006)认为应加速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在更深层次的和谐。刘帅(2010)认为应加强绿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重视生态示范园的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载体。
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绿色发展路径,因此产业技术路径探索也是城市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这一方面,欧洲做出很多研究与尝试,欧盟于2010年发布了《欧洲战略能源技术计划》(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SET-Plan)。该计划的核心是促使低碳技术降低成本并具有市场竞争力。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欧盟依然坚持通过产业技术路径的绿色战略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这表明产业技术路径的绿色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于2007年形成了首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载体,它在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