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之得:X=3.45份 Y=31.55份 Z=12.16份 W=52.84份
式中的W系指泥炭土与粉煤灰的混合物,考虑到粉煤灰松散易脱落,利用泥炭土的黏性将粉煤灰黏结在一起,以粉煤灰不脱落且能最大量地使用粉煤灰为原则,经过实验得出泥炭土∶粉煤灰=1∶5的比例最佳。
设泥炭土为M份,粉煤灰为N份。则:
解之得:M=8.81份 N=44.03份
②用单一养分物料配制复混肥计算结果若出现配料达不到100份时,则需要加入填料补充至100份,同时将计算结果换算成原料用量份数;若配料份数超过100份,则说明无法配出最低养分标明量的复混肥。此配比配料总份数没有达到100份,需加入泥炭土和粉煤灰作为填料。配料份数换算为原料用量份数如公式6.4。
把配料份数换算为原料用量份数。结果见表6.6。
表6.6 配料、原料份数表
Table 6.6 The propor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and burden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用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有机肥和粉煤灰配制7-14-7-5.0(H2O)复混肥,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行的。
(2)中浓度复混肥的物料配比
选用中浓度的复混肥的比例为12-12-12-2.5(H2O)计算及制备方法如下:
①把尿素[46-0-0-1(H2O)]换算为中浓度养分配料规格[N.0.0.2.5(H2 O)]代入公式6.3中:
N%=[(100-2.5)/(100-1.0)]×46%=45.30%
填料粉煤灰配制中浓度12-12-12-2.5(H2 O)复混肥的配料计算,把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原料的养分规格换算为配料养分规格。如表6.7。
表6.7 原料、配料养分规格
Table 6.7 The nutrient standard of raw material and burden
设100份配料中尿素为X份,磷酸二铵为Y份,氯化钾为Z份,其他物料为W份,代入公式6.1、公式6.2得:
解之得:X=16.12份 Y=26.36份 Z=20.31份 W=37.21份
其他物料按照泥炭土与粉煤灰=1∶5的比例设计。设泥炭土为M份,粉煤灰为N份。则:
解之得:M=6.20份 N=31.01份
②用单一养分物料配制复混肥,计算结果若出现配料达不到100份时,则需要加入填料补充至100份,同时将计算结果换算成原料用量份数。此浓度配料总份数未达100份,需加入无机肥和粉煤灰作为填料。按照公式6. 4,把配料份数换算为原料用量份数。见表6.8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用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粉煤灰配制12—12—12—2.5(H2 O)复混肥,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行的。
表6.8 配料、原料份数表
Table 6.8 The propor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and burden
(3)高浓度复混肥的制备
以高浓度复混肥11—15—19—2(H2O)为示例。
①把尿素[46—0—0—1(H2O)]换算为高浓度养分配料规格[N—0—0—2(H2O)]代入公式6.3中:
N%=[(100-2.0)/(100-1.0)]×46%=45.54%
填料粉煤灰配制高浓度11—15—19—2.0(H2O)复混肥的配料计算,把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原料的养分规格换算为配料养分规格。如表6.9。
表6.9 原料、配料养分规格
Table 6.9 The nutrient standard of raw material and burden
设100份配料中尿素为X份,磷酸二铵为Y份,氯化钾为Z份,其他物料为W份,代入公式6. 1、6. 2得:
解之得:X=11.27份 Y=32.77份 Z=31.99份 W=23.97份
其他物料按照草炭土与粉煤灰=1:5的比例设计。设草炭土为M份,粉煤灰为N份。则:
解之得:M=4.00份 N=19.97份
②用单一养分物料配制复混肥,计算结果若出现配料达不到100份时,则需要加入填料补充至100份,同时将计算结果换算成原料用量份数。此浓度配料总份数未达100份,需加入无机肥和粉煤灰作为填料。按照公式6. 4,把配料份数换算为原料用量份数。见表6.10。
上述计算结果说明,用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粉煤灰配制11—15—19—2.0(H2O)复混肥,在实际生产中是可行的。
表6.10 配料、原料份数表
Table 6.10 The propor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and burden
6.6.2 微生态复混肥的制备
(1)低浓度复混肥的制备
按照表6.6的配料、原料份数比例,以5000 g低浓度微生态复混肥为基准,称量接种过固氮菌的粉煤灰2201.5 g,泥炭土440.5 g,尿素165.5 g,磷酸二铵1521.5 g,氯化钾583.5 g;剩余的87.5 g为填料的重量,实验中以泥炭土代替之。上述物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即得到7—14—7—5.0 (H2O)低浓度复混肥。
(2)中浓度复混肥的制备
按照表6.8的配料、原料份数比例,以5000 g中浓度微生态复混肥为基准,各称量并接种过固氮菌的粉煤灰1550.5 g,泥炭土310.0 g,尿素794.0 g,磷酸二铵1304.5 g,氯化钾1000.0 g。剩余的41 g为填料,以泥炭土代替之。上述物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即制备得到12—12—12—2.5 (H2 O)中浓度复混肥。
(3)高浓度复混肥的制备
按照表6.10的配料、原料份数比例,同样以5000 g为基准,各称量接种过固氮菌的粉煤灰998.5 g,泥炭土200.0 g,尿素558.0 g,磷酸二铵1630.0 g,氯化钾1583.5 g。剩余30 g为填料,以泥炭土代替之。上述物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即制备得到11—15—19—2.0(H2 O)高浓度复混肥。
6.6.3 微生态复混肥质量
根据制浆、造纸工艺消耗原材料情况(见表3.1)可知,造纸废水中不含有危害作物生长及造成食物链污染的元素,因而用来制取复混肥是安全的。而采用的无机化肥和泥炭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也不含有危害作物生长及造成食物链污染的元素。粉煤灰的成分见表3.2,也是安全的。因此,实验制取的微生态复混肥是安全可靠的。
微生态复混肥的质量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检测,结果见表6.11。
表6.11 微生态复混肥的理化指标
Table 6.11 The physical and chem ical index ofm icro-ecolog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微生态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还没有自己的统一标准。本文参照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微生物肥料的标准,养分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GB15063—94)标准中的规定值,见表6.12。
表6.12 有机无机复混肥标准(GB15063- 94)
Table 6.12 National standard of Organic- in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注:组成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微生物肥料》(NY227—94)规定固氮菌肥料活菌数为1×108个/ml,微生态复混肥中的活菌数见表7.11,与此数据有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微生态肥料中的氮元素含量偏高,致使固氮菌难以存活。固氮菌的生活习性要求碳氮比[128]为27.6∶1,而当肥料中的氮元素含量过高时,减小了碳氮比,致使固氮菌的正常生长受到威胁,大量菌体死亡,数量骤减。因此,要使肥料中的固氮菌数量增加,应该调整肥料中的碳氮比。解决的方法,可以适当地增加有机质的含量、减少氮元素的含量,即增加泥炭土的含量,减少或不使用尿素配肥。
6.7 种植实验
6.7.1 马蹄莲种植实验
马蹄莲(Zantedescbia aethiopica),别名慈菇花、野芋、水芋。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喜温暖和阳光,不耐寒和干旱,适湿润沼泽肥沃土。花期2~4月,盆栽观赏植物,花朵可作切花及配制花篮材料。花色洁白如玉,在绿叶的衬托下,有如一位白衣少女满怀纯情地悄然静立,如图6.3。
实验种植的马蹄莲在9月间当块茎发生新叶时,结合换盆进行分株。采用同一棵长势良好的马蹄莲之肥大健壮的块茎,选用相同的花盆种植。1#盆为施用微生态复混肥作为基肥的盆栽土,2#盆为天然土盆栽土。结果见表6.13。
由表6.13可以看出,施用微生态复混肥作为基肥的马蹄莲可以不用施肥,能提前花期、延长花期,增加一年中的开花次数,抗枯萎能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但是对页面的抗玷污能力未见增强。
图6.3 生长良好的马蹄莲及施用的微生态复混肥(低浓度)
Fig. 6.3 Upstanding grow ing Zantedescbia aethiopica w ith low concentration m icro- ecological com pound fertilizer
表6.13 马蹄莲的养护情况
Table 6.13 The conservation of Zantedescbia aethiopica
6.7.2 芦荟种植试验
芦荟(Aloe)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多肉多汁,属百合科,主产于热带非洲。家庭盆栽芦荟,不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可以随时采摘,获得最新鲜的芦荟叶片,供家庭保健使用。
实验中,分别用纯灰、Ⅰ号盆栽土、Ⅱ号盆栽土及天然土进行了对比盆栽,共种了三个小盆和三个大盆。整个养护都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其中Ⅰ号盆栽土配比为:1/3的天然土+1/3的粉煤灰+1/3的硼泥,Ⅱ号盆栽土为以微生态复混肥作为基肥的盆栽土。结果见图6.4和图6.5。
由图6.4和图6.5可以看出,无论是大盆种还是小盆种,几种盆栽土的芦荟长势上并无明显的区别。天然土的长势稍好一点。在小盆种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纯灰和Ⅱ号盆栽土中的芦荟都有枯黄的叶片出现,而在大盆Ⅰ号盆栽土中却没有发现。造成芦荟叶片枯黄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有粉煤灰的存在而造成的毒害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但是微生态复混肥对芦荟的作用不明显这是可以肯定的。
图6.4 不同盆栽土小盆种植的芦荟
(左为天然土、中为Ⅱ号盆栽土、右为纯灰)
Table 6.4 The aloe planted in small potwith different potted plant soil
(Left crudesoil,middle potted planted soilⅡ,purity fly ash)
图6.5 不同盆栽土大盆种植的芦荟
Fig. 6.5 The aloe planted in big potwith different potted plant soil
6.7.3 文竹种植试验
文竹(APargus plumosus Baker),别名云片竹、云竹、芦笋草、松山草,百合科天门冬属,以其潇洒文静如竹而博得人们的喜爱。文竹为多年生草本,茎蔓生,具攀援功能,高200~300厘米,根稍肉质化。文竹性喜温暖,湿润,土壤要求通气,排水良好、忌涝、耐寒,宜半阴,忌直射阳光。文竹不喜欢多浇水,不喜欢多晒太阳,如果浇水过多的话,文竹会烂根;多晒太阳的话,叶子会枯萎。
表6.14 文竹在不同盆土下的生长情况
Table 6.14 The grow th of APargus plumosus Baker in different potted p lant soil
续表
实验中以微生态复混肥作为基肥施入盆栽土(1#)种植文竹,以天然土为对照土(2#)种植。2#盆底垫一层约占盆高1/5左右的硬塑料泡沫碎块。生长情况见表6.14。
在2#中枯萎烂根的文竹,挖出后换用1#土重新种植,迅速长出新枝,见图6.6。同在北屋空调下的两盆文竹,用1#土的文竹叶不黄,而2#土的文竹叶黄,如图6.7。
由实验结果可知,施用微生态复混肥作为基肥的1#文竹能耐日照、少浇水、后期不再施肥而且能耐空调吹风。因此,利用微生态复混肥作为文竹盆栽土的基肥可以改善文竹对盆的透气性的条件要求;文竹对土壤要求较严,在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忌用重黏土,而利用微生态复混肥作基肥则可改变文竹对盆栽土的要求,而且可以长期不翻盆换土;对于水肥管理方面能减少浇水次数,扩大浇水时间间隔,后期几乎不用施肥。
图6.6 换用1#盆栽土后的文竹迅速长出新枝
Fig. 6.6 A Pargus plumosus Baker shoots up soon after using 1# potted plant soil
图6.7 在空调下吹风下的文竹(左边为1#盆栽土;右边为2#盆栽土)
Fig.6.7 A Pargus plumosus Baker under air- condition wind (Left1# potted plant soil;Right2# potted plant soil)
6.7.4 小白菜种植试验
小白菜(cabbage)又叫作普通白菜、青菜、油菜等。如图6.8。
图6.8 施用低浓度微生态复混肥收获的小白菜
Fig. 6.8 The harvest cabbage by fertilizing low concentration micro. ecolog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本次实验选用的小白菜种子为市购杂交小白菜种子,4月6日播种。出苗及生长情况见表6.15。
表6.15 小白菜的出苗及生长情况
Table 6.15 The burgeon and grow th of cabbage
续表
注:1#为天然土,常规施肥;2#为肥料做完后的下脚料;3#为纯粉煤灰;4#天然土,中途浇了低浓度微生态复混肥;5#低浓度微生态复混肥作基肥;6#高浓度微生态复混肥作基肥
图6.9 不同时期的小白菜生长情况
Fig. 6.9 The grow th of cabbage under different period
实验结果表明,小白菜因为室内缺少阳光,出苗时间普遍较在大地里晚:大地种植一般3天出苗,而室内种植最早的也是6天出苗,晚的8天才出苗。从对照种植来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小白菜能在纯粉煤灰上种植,虽然有死苗现象,但存活的都生长良好;第二,以微生态复混肥为基肥的小白菜长势最好(5#、6#),抗倒伏能力强,苗的前期生长较天然土慢,但后期生长快,持续生长时间长,而低浓度的微生态复混肥(5#)效果比高浓度的微生态复混肥(6#)好;第三,中途以低浓度微生态复混肥浇肥的天然土(4#),苗的长势较好,不倒伏,不死苗,但植株较5#、6#的矮,叶片较5#、6#的小;第四,2#土的出苗率较其他土明显偏低,可能是种子埋深太深的缘故;第五,1#、3#、6#都出现倒伏现象,可能与苗的扎根浅且纵向生长优势有关,与肥料是否有关,有待确定;第六,收获的小白菜新鲜洁净,无异常气味或滋味。
6.8 粉煤灰微生态复混肥的应用
微生态复混肥由于有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使用上不宜久置。放置太久容易造成活菌数量的减少,影响肥效。另外,微生态复混肥不宜在日照强度大的地方存放[132]。日照过强,同样可能造成死菌,影响肥效。
由种植实验可知,微生态复混肥宜作基肥。对于某些草本植物如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前花期,延长花期,增加一年中的开花次数,作为观赏性花草,这是最重要的;而且抗枯萎能力增强。对于百合科草本植物如芦荟则效果不明显。
对于像文竹这种对土壤透气性要求严格的观赏草,施用微生态复混肥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施肥次数,抗日照强度、抗空调吹风,养护容易。
对于像白菜等蔬菜作物,效果也不错。
6.9 利用造纸废液和粉煤灰制取微生态复混肥小结
通过固氮菌的培养接种试验、微生态复混肥的质量测试及植物种植试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以酵素菌为种菌,运用阿须贝氏培养基在振荡箱运行参数为温度30±1℃、110 r/m中振荡培养,可以培养、筛选出选取固氮菌,以∶10比例放大培养,试验也获得成功,培养5天测的固氮菌数为7.8×106(个/ ml)。
(2)固氮菌可以被培养在粉煤灰中、吸附了造纸废水有机质的粉煤灰中,即粉煤灰与处理造纸废水的粉煤灰废渣均可以作为固氮菌的载体。以粉煤灰及处理造纸废水的粉煤灰废渣作为载体的固氮菌接种培养100天后,固氮菌数分别为:7.8×107(个/克)和6.9×107(个/克)。
(3)以接种过固氮菌的粉煤灰废渣、泥炭土、尿素、磷酸二铵及氯化钾等无机肥按比例混合制备的低浓度、高浓度微生态复混肥经检验符合我国有机无机复混肥及生物肥的养分标准。该方法为粉煤灰和造纸废水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4)种植试验证明,微生态复混肥宜作基肥。对于某些草本植物如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前花期,延长花期,增加一年中的开花次数,而且抗枯萎能力增强。对于百合科草本植物如芦荟则效果不明显。对于像文竹这种对土壤透气性要求严格的观赏草,施用微生态复混肥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施肥次数,抗日照强度、抗空调吹风,养护容易。对于像白菜等蔬菜作物,效果也不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