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相关研究
唐国平、李秀彬等(2000)认为,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等作用下的结构发生改变、水资源的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以及由此引发的水资源供给、需求、管理的变化和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程度。王国庆等(2005)通过对比分析区域人均径流量、区域缺水率和人均缺水率等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项主要指标,总结了我国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划分了我国水资源系统的脆弱区域。冯新灵、罗隆诚(2006)运用灰预测方法处理了全国194个地面气候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汛期(5—8月)的降水序列资料,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夏季洪涝有重要影响,并进而对我国2010—2020年汛期降水的旱涝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我国由“南涝北旱”转换成“北涝南旱”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每年汛期都会有旱涝灾害发生,北京、银川、石家庄等地区的旱灾严重,重庆、南昌、广州等地则汛期水患频繁。丁一汇(2008)通过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受气候变暖影响,高纬度以及部分热带湿润地区可供使用的水资源在本世纪有可能增加。但对于水资源原本已出现严重短缺的中纬度和热带干旱地区来说,水资源短缺的局势将更加严峻,使遭受干旱困扰的地区有可能会增加。
2.气候变化对植被分布和物种组成影响的相关研究
植被系统作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会受到深远影响。吴正方、靳英华等(2003)在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湿度分布及其对植被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暖温带和温带范围明显扩大,而寒温带范围缩小甚至消失,这将导致植被分布界限显著北移。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有扩大趋势,相对应的湿润区面积减少,这将导致森林面积缩小而草原面积扩大。刘国华等(2001)、王叶等(2006)研究认为,有些物种虽然生长在同一气候条件下,但由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一些物种因此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因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得以不断进化,成为新物种。彭少麟等(2002)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观点,认为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将整体向上北移,物候期提前;但对于动物的繁殖及其种群大小而言,不同的物种会做出不同的响应:有的受益于全球变暖,繁殖增加,成活率高,种群壮大;有的则受制于气候变暖,种群逐渐缩小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
3.气候变化对冻土、冰川影响的相关研究
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冻土、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明显。我国冻土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西部高山以及东北大小兴安岭等多年冻土区,其中青藏高原、西部高山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受海拔高度控制,称为高海拔多年冻土。研究表明,该地区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气温的持续转暖是造成高原多年冻土呈现区域性退化的直接原因,气候的异常变暖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40米以上深度的地温(李倩,2013)。金会军等(2010)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边缘地带黄河源区的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区气温以0.02℃/A的增温率持续上升,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强导致源区冻土呈现区域性退化。冻土退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大片状分布逐渐变为岛状、斑状分布,多年冻土层变薄,冻土面积缩小,融化区范围扩大,部分多年冻土岛完全消失变为季节性冻土。
4.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海水膨胀、部分冰川和海冰融化,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上升后的海平面将为狂风巨浪提供较高的水面基础,导致台风风暴潮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进而增加台风风暴潮的危险性,对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赵庆良、许世远,2007)。蔡锋等(2008)着重从海平面变化、风暴潮与海岸侵蚀之间的关系角度,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沿海海岸侵蚀的影响,认为气候变暖带来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海岸线后退、海岸抗蚀能力下降、海岸带特质平衡调整和风暴浪潮强度加大等后果。GORNITZ和COUCH等(2002)以纽约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海平面的加速上升会加剧纽约地区的海岸侵蚀、咸潮上溯和洪涝灾害。通过进一步对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模拟显示,到2050年和2080年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分别比20世纪末期高出18—60厘米和24—108厘米,而原本100年一遇的海岸工程防潮标准到2050年将降低为19—68年一遇,到2080年将降低为4—60年一遇。王军、高伟等(WANG,ET AL.,2012)认为,在全球变化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以及快速城市化导致严重地面沉降的背景下,上海频繁遭受台风风暴潮影响的潜在灾害风险正在不断增加,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台风风暴潮三者的交互作用将导致该地区出现更为复杂、严重的灾害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他们还通过构建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台风风暴潮综合风险情景模拟的方法体系,利用MIKE 2.1水动力模型模拟了未来上述三种灾害的综合风险情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对富饶和多样的沿海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红树林、盐滩地等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珊瑚礁在过去20多年中的白化问题(即由于珊瑚失去体内共生的虫黄藻和/或共生的虫黄藻失去体内色素而导致五彩缤纷的珊瑚礁变白的生态现象)存在多种原因,其中就包括海温升高这一因素。未来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将增加珊瑚礁的生存压力,致使海洋生物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2004)。
2.2.2 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相关研究
农业是产业经济中关乎国计民生的第一大产业类型,而气象气候条件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条件。由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程度较大,因此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蔡运龙(1996)通过定量分析大气成分、降水、农业水资源、土壤成分、旱涝灾害等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产量的影响,认为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黄秉维(1992)认为,全球变暖将使中国的温度带北移,其直接作用对作物生长而言是有利的。例如,原来处于热带边缘地区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在偶有出现的冷害;在中北部亚热带地区,目前的一年两熟制有望变为一年三熟制;在暖温带,升温不仅会增加作物产量,也将有利于水果生产。但全球变暖的间接作用(诸如病虫害增加等)却对作物生长有害。更重要的是,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黄建民、徐之华(2005)同样认为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产业部门之一,将造成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出现变动,以及生产投资和成本的大幅提高。赵海燕(2006)通过模拟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认为在考虑CO2的直接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有减少趋势。
2.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导致人类的直接和间接的死亡,诱发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的突发疾病和长期的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更深远影响则发生在心理健康领域,其产生的负面后果可能长达数十年才能体现。MCMICHAEL(2003)认为,气候变化通过热浪、极端气候、气温变化和降水,利用微生物、传播动态、农业水利系统和社会人口系统等途径影响人类健康,产生各个方面的负面效应(见图2.4)。
资料来源:MC MICHAEL(2003)。
图2.4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途径
KALKSTEIN和GREENE(1997)和KEATINGE等(2000)认为,热浪易造成人群中暑,并引发热相关疾病(冠心病、脑血管及心脏病等),导致居民死亡数增加。WHITMAN等(1997)的实证研究指出,1995年7月热浪袭击美国芝加哥市,导致514人死亡和3 300人的超额急诊量;FOUIL ET等(2006)列举了2003年夏季欧洲的高温热浪导致了数万人的超额死亡。史培军等(2009)通过一些初步观测分析认为,近年来全球大范围传染病的发生(如SARS、禽流感等),均与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不佳,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受损有密切关系。张燕(2009)研究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热效应,认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它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从而增加热敏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世界卫生组织曾预计,到2020年全球死于酷热的人数将增加1倍。
国外关于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还有较多的实证研究。BERNARd等(2001)认为气温升高加快光化学反应的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造成臭氧等污染物的形成难以控制,加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心肺功能急性减弱。KING等(2006)认为,气候环境变化使得新兴传染病更易流行。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在2005年通过对肯尼亚、缅甸沿海地区等地的实证研究表明,脑膜炎、霍乱和利什曼病的流行都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变暖、雨水增多将有利于血吸虫病疫情在局部疫区的回升和新疫区的出现(仉安娜等,2009)。
3.气候变化对金融保险和其他服务业影响的相关研究
STERN和NICHOLAS(2007)认为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增加了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金融行业的运行压力,影响了金融服务的水平,但同时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碳限制政策,给新能源贸易以及新商品交易和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带来了机会(吴玉宇,2009)。
保险业风险因气候变化风险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近几十年来,全球各种灾害性事件导致的损失迅速增加,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39亿美元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400亿美元,增加了9.3倍;同期这些损失中入保的部分也从每年几乎为零增加到每年92亿美元。在1985—1999年间,作为保险业脆弱性的标志,全球财产/意外事件保险费与和天气有关的损失比例降低了三倍(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2004)。罗晓娜、林震(2010)认为气候变化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国际碳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碳金融市场的衍生品也不断增多,包括基于欧盟排放许可权(EUAS)的传统衍生产品、基于投资碳资产未来应收账款的证券化产品、碳保险以及各种挂钩“碳资产”的结构性产品或结构性证券等新型衍生品,给证券和基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天气气候既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又是主要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气候敏感性的产业(翁毅、朱竑,2011),它给旅游业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杨续超、顾骏强,2010)。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多重的。首先,气候变化会带来气候资源的变化,对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雪山景区的雪线上升,景观美学价值受到影响。其次,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会造成直接旅游运营成本的增加。旅游业在适应碳减排政策的过程中,出行成本的提高也会间接影响到旅游的效益。此外,旅游业对自然、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的特征,也决定了在气候变化特别是突变的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区域,旅游业无法得到健康的发展。例如,GABLE(1997)就气候变化对加勒比海地区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开创性地揭示了气候变化通过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滨海旅游业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4.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影响的相关研究
由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全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都是跨国界的,它不以人为划分的主权国家作为分界线。故而,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开始波及国际关系。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律文件的形式对缔约方中的每一个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和减排时间表。到2005年,由于俄罗斯的签署,《京都议定书》签约国超过了50%,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即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三个月后正式生效。吕学都、王文远(2003)认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看似涉及的是能源生产利用和工农业活动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如何分担、如何确定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等问题,但其实质是争夺未来各国在能源发展和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问题。虽然该议定书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如美国、澳大利亚单方面宣布退出等一系列问题,但其对全球范围内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07年美国海军分析中心报告指出,美国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农业产量减产引起的食物短缺、干旱带来的水资源短缺以及可能的能源供应紧张,将给国家安全带来挑战,迫使我们捍卫国家安全的方式发生改变。[2]2008年美国著名智库布鲁斯金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出版的《气候灾难:气候变化的国家安全含义与对外政策》一书认为,气候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影响涉及南北国家之间的紧张和世界政治的失衡加剧、造成“气候难民”的人口产生和迁徙、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加剧水资源的匮乏等诸多方面(CAMPBEL,2008)。
5.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其他领域影响的相关研究
气候变化导致了中国酷热、干旱、暴雨、冰雹、台风等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明显增加。据统计,2001—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中国GdP的2.8%。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气象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 100多亿元,超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其中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受的冰冻雨雪灾害,就造成了21个省市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 500多亿元(王伟光、郑国光,2009)。孔兰、陈晓宏(2012)从城市供排水的角度出发,认为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盐度、水质、水位和水生物的变化会降低防洪设施的防御能力。这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河口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沿海和沿河的城市若排水、供水、排污设施能力不强,城市洪涝也会成为一个问题。董锁成等(2010)认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加剧,港口和河道的航运正常功能受到妨碍。中国沿海的五大城市群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由于地处海陆交互作用地带且承灾体庞大,故受海陆复合型灾害影响严重,城市群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农业、供水、交通等亦受到间接威胁。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淡水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将日趋显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上述这些问题可能被强化甚至恶化,沿海城市群未来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可能更趋于复杂。
英国前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STERN,2006)在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中从GdP的角度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认为如果对目前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加以限制,那么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将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5%的GdP;如果考虑更广泛的因素,到下世纪初全球GdP将减少20%。史培军等(2009)认为,1988—2006年全球范围内的洪水和风暴每年增加了大约7%,2000年和2007年则平均增长了8%,这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灾害损失激增,并可能因此引发经济长期萧条。HAL EGATTE等(2013)通过创建一个沿海洪水防御数据库以及不同程度的海平面上升、防洪水平提升、地面沉降等情景,结合城市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情景和适应方案,对全球最大的136个沿海城市目前和未来的洪水风险做了量化分析,从而推测出这些沿海城市可能因洪灾而蒙受的损失。他认为,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到2050年全球平均洪灾损失约为60亿美元,其中43%源自美国的迈阿密、纽约、新奥尔良和中国的广州。
当然,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上述一系列不良后果的源头都来自于气候变化。张德二(2010)认为,近些年全球气象灾害损失迅速增长确是事实,但并不能全部归咎于气候条件之“恶化”。他认为这是由于生产水平和人类活动规模的巨大提升,而造成社会各方对气候条件的敏感程度的提高引起的。敏感度的提高致使社会经济的脆弱性被凸显,因而成灾因素已不仅仅是气象条件。他还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新奥尔良酿成的巨灾为例,说明造成这次空前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灾害事件主要是海堤失修和城市规划失当引起的。
2.2.3 相关文献总结和评述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都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领域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内容和分析结论上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具有广泛性。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自1979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召开至今,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健康和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在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均会发生重大改变,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能够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领域目前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还方兴未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气候变化由于会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灾害加剧等一系列直接的自然后果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开展得最早也最为全面。作为其间接影响体,全球社会经济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则开展得较晚,现有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而进一步将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开展的综合性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
第三,脆弱性问题业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大热点问题。所谓气候变化脆弱性是指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程度,或者说是指气候变化可能威胁或者危害地表生态系统的程度。它不仅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而且依赖于它适应新的气候条件的能力(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2004)。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在SCIEXPANdEd、SSCI和A&HCI三大主流外文数据库中检索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相关文献,共涉及139个国家的学者总计达到3 454篇研究成果,且同时中国知网(CNKI)中与气候变化和脆弱性有关的文章也已达到554篇,说明脆弱性问题已日渐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2013年11月,我国发布的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即主要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明显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