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乌江古称延江、黔江,是长江上游北岸最大的支流。乌江全长1037km,贵州境内874.2km,重庆境内162.8km,水系的平面图呈现为树枝状。
习惯称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乌蒙山东麓的香炉山,河源海拔高程2241m;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贵州省赫章县境内西北的大坡山,河源海拔高程2153m。两源在黔西县化屋基乡化屋基村汇合,汇合处海拔高程862.1m。按“河源唯远”的原则,现已认定三岔河为主源。化屋基村以上为上游,以下至思南(海拔342.6m)为中游,思南至涪陵入长江为下游,汇入长江处海拔高程136.5m。
乌江流域贵州境内流域面积67500km2,重庆境内流域面积15534km2,湖北境内流域面积4221km2,云南境内流域面积566km2。北部的大娄山脉是乌江与赤水河的分水岭,最高海拔1795m;东北部的武陵山脉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主峰梵净山海拔2572m;西部的乌蒙山是乌江与赤水河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汉江与北盘江的分水岭,主峰西凉山海拔2853m;南部的苗岭山脉,是乌江与清水江红水河的分水岭,主峰雷公山海拔为2173m。乌江上游的老王山脉,主峰韭菜坪海拔为2903m,是流域的最高海拔。
乌江流域地处世界三大连片喀斯特发育区之一的东亚片区中心,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山地流域地貌(图1.9)。从流水地貌看,乌江流域受地壳抬升和河流的强烈切割,全流域的地势起伏与相对高差均较大。乌江断面在上游高原地带呈平缓的U形,而到了中下游,逐渐变窄,直至形成V形深谷,这和一般河流景观从上游至下游由窄渐宽、由V形到U形直至形成宽阔的低地截然不同。从岩石地貌的角度,由于乌江流域碳酸盐类岩层分布广泛,岩溶地貌发育,各种岩溶地貌形态和类型十分丰富且常常以复合形态存在,增加了乌江流域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总的来看,上游分水岭地区保留有云贵高原的高原面,地面起伏较小,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谷相间、地块破碎(图1.10)。
从河流形态看,乌江及其众多支流具有山地河流的典型特征,流域内复杂多样的河谷地貌与水流侵蚀相互作用,形成了急流、瀑布、跌水、缓流等不同的流态。另外,在乌江上、中游的高原区和丘原盆地区,反常型河流纵剖面比较多见,如三岔河支流响水河,六冲河支流白普河、纳雍河、织金河等等,河谷地貌在由高原转入中山、峡谷时易形成跌水或瀑布。乌江上游高原面海拔常达2100~2400m,其上残留着大小不等的岩溶湖(俗称海子),是乌江流域淡水湖泊的主要分布地。
图1.9 乌江流域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中的位置
资料来源:据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山区资源开发研究资料绘制
乌江流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季风气候和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的一般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同期。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各不相同,同一区域内因海拔高度的不同,气候的垂直差异亦很明显。
图1.10 乌江流域地形概貌
历史上乌江流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流域的原始森林覆盖率还普遍保持在30%以上。
乌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也十分丰富,且仍有挖掘潜力。乌江流域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区,巴、鳖、夜郎、牂牁等古国曾在流域内建都,是长江流域古代悬棺葬俗流传后期的重要地段和分布密集的地区,是唐朝太傅长孙无忌、宋代黄庭坚、明代王阳明等古代名人曾经滞留的地方,也是当代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文化遗存的重要地区;乌江流域还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的重要根据地,是重庆解放前夕刘邓大军入川的军事要道。根据国家旅游局拟建十大红色旅游基地的设想,即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个“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乌江流域的一些城市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5]。
然而,历史上乌江流域的社会环境总是持续着封闭、贫穷、落后的局面,遗憾的是,至今,这里仍然处在我国最贫穷的省份——贵州与重庆直辖市最贫穷的地区——渝东南地区的行政辖区内。流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又陷入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极为突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