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聚居布局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从气候状况来看,乌江流域是非常适宜聚居的。除乌江源头地区位于高寒山区外,流域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同期,利于植物生长;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地区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也丰富多样,为早期人类的聚居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流域的地形地貌等其他自然地理因素对于流域早期聚居的形成与发展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选取一些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如表2.1。
表2.1 乌江流域地貌因子对聚居的影响
从表2.1可以看出,聚居发展的适宜程度与上述地理因素的障碍大小通常成反比,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相对高度的影响中,若加入日照的因素,反而使河岸地势高亢之处成为利于聚居的地段。
在上述这些地理因子中,不同的因子在宏观、微观的不同层面上影响了早期聚居的建立与发展。
在宏观层面,以乌江流域上游的高原中山区内,河流形态特征对流域聚居的区域分布所起的影响作用为例来说明。
包括许多山地聚落在内的人类聚居喜好建筑在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尤其喜好建筑在两河交汇的河口阶地之上,这与两河交汇之处地势宽敞平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等诸多便利因素相关。但在乌江上游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地区河谷地貌独特的区域特征,聚居分布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11]。
(1)乌江上游各大河及其一、二级支流,都表现出上游坡降小、中下游坡降大的普遍规律,从高原面发源而注入峡谷的河流的纵剖面结构大都是这种反常型的,如三岔河支流响水河,六冲河支流纳雍河、织金河等。各河普遍在中、下游形成峡谷或嶂谷,切割深度常达500m以上。
(2)岩溶区大河的支流,在入干流前数公里往往伏流,然后以很大的坡降汇入干流,例如六冲河下游右岸支流,均在入干流前伏流,然后再汇入干流,呈现出梯级型结构特征(图2.11)。
图2.11 贵州岩溶地貌从分水岭到河套区不同结构类型地貌的更替变化示意
资料来源: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地理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乌江上游河流形态呈现出的这些反常型特征,决定了这一带较大规模的聚居主要分布在乌江各支流的上游地段,而不是分布在下游两河交汇的河口地段。上游有相对平坦的地势,而在中下游河口地段,河谷深切,河流甚至以伏流形态存在,因此不易形成有规模的滨河聚居分布。
在微观层面也有一些因子影响了早期聚居的布局形态,如在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对遵义地区的调查中,有反映民居建筑自发地选择地形修建,以获取较好日照的情况(表2.2)。可以肯定有类似的因子存在,但因缺乏早期的实例可资证明,此处暂略去。
表2.2 民国时期遵义县城周边谷地房屋分布情况表(1912—1949)
资料来源: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遵义新志[Z].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