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时间:2023-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乌江流域属于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划,各省培育不同的增长极成为现实状况下的必然选择,而且乌江流域城镇之间的联系度较弱,城镇发展的腹地较小,可以预见区内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的能力相对较差。鼓励“自下而上”地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在资金稀缺的情况下,促进乌江流域城镇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对于改善区域城乡二元结构有重要的意义。交通、通讯设施为“自下而上”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2.5 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通过对乌江流域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第一宏观判据——动力倒U形曲线的量化分析,以及对乌江流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改善建议,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地进行,乌江流域的城镇化要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以下三大策略:首要是重点培育几个城镇化动力状况和发展前景比较良好的市县,作为乌江流域城镇化发展极点和范例;其次是工业化指数过高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的进程降低第二产业的比例,以跨越式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三是低工业化地区应结合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为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打好基础。

根据乌江流域的情况,其城镇化发展应以“自上而下”为主,将培育区域重点城市和鼓励“自下而上”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城镇化形式的多元化。

“自上而下”的引导,在大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城镇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的基础上,还应将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有意识地用于培育区域发展的极核。但这种极核的培育模式不同于首位城市地区多中心发展的集中型培育模式,它属于分散型的发展战略,属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点轴理论”构思。由于乌江流域属于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划,各省培育不同的增长极成为现实状况下的必然选择,而且乌江流域城镇之间的联系度较弱,城镇发展的腹地较小,可以预见区内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将国民经济与城镇发展通过发展轴战略,以规划的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现状基础设施空间线路为轴带,可以弥补单个增长极活力有限、对城镇化推动能力有限的弊端,以发展轴带上的各级重点城镇,共同带动区域城镇化的推进。

鼓励“自下而上”地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在资金稀缺的情况下,促进乌江流域城镇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对于改善区域城乡二元结构有重要的意义。但这也要根据各个小城镇接受农村劳动力转化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分重点地进行,否则小城镇将不足以持续承担乡村人口转化的重任。乌江流域的小城镇,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市场规模小,经济积累严重不足,不利于城镇化的自发发展。如果以降低质量的做法来盲目加速城镇建设和发展,更无异于杀鸡取卵。因此,政府应统筹安排,引导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尤其应加强农村与小城镇直接面对外部市场的能力,在区域与城镇建设方面,建立与外界沟通良好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设施为“自下而上”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另外,在国家不可能投入大的资金用于加强这些城镇自身建设的情况下,要认识到民间投资建设可能受到市场利益和个体利益的驱动,自发性和无序性较大,极易造成城镇布局分散和结构不合理,并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因此要求“自下而上”的城镇化进程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下走科学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