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态扩展的导向

形态扩展的导向

时间:2024-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述内、外力的推动下,乌江流域众多城市的形态扩展必然将产生巨大的膨胀力。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载体,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与否对于地处内陆山区的乌江流域城市的用地扩展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贵阳市之所以能够率先突破小盆地制约,逐步扩展成为流域唯一的特大城市,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持续的在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方面的大力投入。

5.3.3 形态扩展的导向

在上述内、外力的推动下,乌江流域众多城市的形态扩展必然将产生巨大的膨胀力。但是,这种膨胀变化本身存在一系列矛盾需要解决:何时膨胀,如何膨胀,膨胀后如何继续发展,怎样面对下一个或下几个门槛,这些都是在引导城市形态扩展的策略中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布局策略将为上述问题提供答案。一般认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直接的,它将使竞租曲线变得平坦。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区位上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将会得到提高,运输成本将会降低。其结果将从两个方面对用地结构产生影响:一方面远离市中心的地区会因交通条件改善而增加吸引力,从而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使地租上升;另一方面靠近市中心地区的土地则因便利性、优越性的相对下降而需求降低,同时,具有同样优越地位的土地供给会因交通改善而增加,从而使平均地租下降。企业和居民的竞租曲线因此将变得平坦,即靠近市中心的部分下降,而远离市中心的部分上升,其结果是导致各种用地边界和城市边界的向外扩张(图5.9)[14]。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主要载体,交通和通讯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与否对于地处内陆山区的乌江流域城市的用地扩展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乌江流域的建设投资集中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而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控制程度是比较高的,因此,通过对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布局来指引城市形态扩展推动力较大,且能够被有效掌控。

img131

图5.9 交通条件改善对城市结构的影响

贵阳市之所以能够率先突破小盆地制约,逐步扩展成为流域唯一的特大城市,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持续的在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方面的大力投入。过去,贵阳市的交通通讯极端落后,人口和工业企业外迁的阻力很大,都聚集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用地紧张,工业污染严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矛盾突出。与之对比,外围小城镇工业用地浪费情况严重,建设缓慢,公共设施不配套,广大职工家属生活不便,子女就学就医困难,“内宿外工”的通勤职工越来越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使贵阳市的诸多功能都拥挤在小盆地当中,阻碍了城市形态疏散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根据岩溶地貌结构特征,贵阳建城区用地布局开始沿着贯穿盆地的河流阶地和岩溶山地垭口方向拓展,并在贵阳盆地外围一些适合城建的小型山间盆地坝子(面积多在5~20km2)上建立起7个卫星城市,彻底改变了贵阳城市早期的用地形态布局模式。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逐步改善,许多对交通便利度和通讯便利度要求较高的城市产业首先沿着城市对外主要交通干道(如花溪大道、贵黄公路、新添大道等)向外扩张,实践证明,以交通、通讯设施大建设来引导城市形态良性扩展的举措为城市形态的有机疏散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