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生态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代城市设计走向中,生态城市设计被认为代表着未来城市设计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建立在城市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设计学科。狭义的生态城市设计,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以期建立有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同属于对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研究。

1.2 生态城市设计发展历程

1.2.1 生态城市规划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三者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因子,遵循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是一门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生态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学科。它包括单方面的自然生态规划和全方位的泛生态规划,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研究城市中任何环境的互动关系。生态城市规划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调整经济生态结构、控制社会生态规模和提高系统自组性等一系列规划手段,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已不再仅仅是物质形体规划,而是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内容于一体的整体规划,其规划工作与范围,从独立的城市扩大到更大范围的城乡区域,从单学科延伸到多学科。

生态城市是城乡复合体,亦是城市化区域,生态城市规划把区域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以区域内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当时的经济构成为依据,并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研究确定城乡发展方向、规模容量和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体系,使城乡建设符合生态规律,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保持生态良性循环。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调规划是印证上述理念的案例。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高度城市化和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效应越来越强,城市间能否协调发展将影响到每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从整体区域的角度,规划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与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农业发展、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海洋产业发展、工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发展、城市群规划以及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等九个方面进行调控、衔接与协调,规划强化区域内的网络建设,形成一体的、高效率的运输、信息网络,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最佳组合,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优化区域空间环境。在整个珠三角、长株潭地区的城市群布局及其用地发展类型上,都采用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开发区和生态敏感区四种类型进行大致分区,进而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协调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配合和职能分工,发挥整体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和联合发展,使之形成经济繁荣、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市群。

1.2.2 生态城市设计概念

在当代城市设计走向中,生态城市设计被认为代表着未来城市设计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建立在城市设计与生态城市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设计学科。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设计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即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46]在城市设计领域,生态城市思想主要从三个层次上展开:

首先,从区域城市范围看,生态城市强调区域、流域、全国生态系统甚至全球生态系统的极限值。生态城市、城市规模和城市发展必须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合理承载能力以内,城市的聚集和布局应当充分利用自然地域空间,城市开发应当与生物区域相协调,同时应增加城市空间结构的开放度,使城市与区域之间建立合理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在城市内部层次上,应按照生态原则建立合理的城市结构,扩大自然生态容量,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生态城市强调调整城市经济生态结构,提高城市交通、绿地、环保、环卫等基础系统的组织能力,并制定合理的城市生活标准,采取合理的城市运作模式,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维持社会公正。同时,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要素,强化地域环境特征,保持和修复被人工环境侵蚀的景观格局,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最后,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城市社区,这是生态城市设计的最基本层次。对此,应树立小规模、集中化的发展策略,鼓励城市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和混合利用,建设紧凑、多样、低价、方便、令人愉快和具有活力的城市综合社区。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和就近出行,加强社区绿化,提高公众的局部环境和生物区域意识。加强对城市旧城区的综合改造,促进社区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多种问题,使社区真正成为生态城市建设中具有足够活力的独立层次。

以上研究主要是从广义方面以生态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阐述。狭义的生态城市设计,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以期建立有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2.3 生态城市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同属于对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研究。生态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高级阶段,以生态学为原则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即生态文明。而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是对人工环境的种种建设加以有效地调节。狭义的城市设计的主旨在于注重人的尺度,以不同的速度行进时对城市空间的感受;而生态城市设计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更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时序。以建立有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为目标,生态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更为有利,重视人类长远利益,重视自然与人工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根据环境条件指导保护标准,促进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行为的一体化。

城市设计实质上就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在城市空间形态建设方面减少直至消除空间环境不协调的调节途径,它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同时,不再将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缩小对象范围,采取更为务实的立场。但是现代生态城市设计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所涉及的旁系学科范围却远远超出了传统城市设计。可以说生态城市设计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在主导思想上,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是并不能起决定作用。

在对象上,多指局部的、城市公共部分的空间环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空间艺术范畴,而以人的物质、精神、心理、生理、行为规范诸方面的需求满足为设计的目的,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它所关心的是具体的人、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并常由一组织机构驾驭。

客观认识自身在城市建设中的层次和有效范围,承认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关,但不主张互相取代。设计成果不再只是一些漂亮的方案图形式,而是图文并茂,汲取综合规划中的一些文本形式(如文字说明、统计表格等),文字陈述、开发政策和管理准则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2)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生态城市和城市规划设计都是控制引导并营造城市物质形态的专业学科,两者都是处理在城市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上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组合关系。城市规划相对偏重于二维用地形态,而城市设计偏重于三维的空间形态。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高级阶段,不同的是它将生态学原理贯穿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

城市规划理论从一开始就分化出综合规划和形体规划两种不尽相同的发展途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它们分别演化成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生态城市设计本身的综合性、社会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并通过城市三维形体设计途径来完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而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表现为:两者的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性;两者都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两者在工作方法上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与合作。

二者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生态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整体环境设计;二是传统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为“自上而下”的逻辑性思维,而生态城市设计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

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还在其他几个方面有所差异:生态城市设计不需要在互相冲突的城市机能之间决定城市内各分区的土地使用问题,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而生态城市设计专业者比城市规划专业者较少涉入城市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城市规划专业者与生态城市设计专业者,都需要面对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质空间规划设计议题,其差别主要是在于对象、尺度、程度等的差异。

3)生态城市设计与城市园林设计的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美丽的环境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最早的造园造诣可追溯到两千多年祭奠神灵的场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的场地和居民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绿化栽植等。初期的园林主要是植物与建筑物的相结合,园林造型比较简单,建筑物是主体,园林仅充当建筑物的附属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逐渐摆脱了建筑的束缚,园林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庭园、庄园、别墅等单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是扩大到城市环境、风景区、保护区、大地景观等区域,涉及人类的各种生存空间。然而总体来说,建造园林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美丽环境。某些非凡的艺术,如插花、盆景等,因其创作素材和经营手法的相同,都可归于园林艺术的范围。当今的园林形式丰富多彩,园林技术日趋提高。几千年的实践证实,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园林应该是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特征、历史、地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技术发展和审美价值的取向。

生态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园林设计,二者之间虽然具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又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城市园林设计注重于景观的创造,注重城市的美化和环境的优化;生态城市设计更注重生态环境的过程以及空间格局的规划和设计,其设计目标是为了建设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合理性和居住舒适性要求。通过生态城市设计,创造城市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过程,使城市环境能够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设计囊括了城市园林设计,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即以园林设计创造城市美好的景观以及以生态城市设计为准则创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4)生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生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显见的重合,因为两者都关注城市三维的空间形态;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都呈整体连续性的关系;从主体方面看,使用生态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在人的知觉体验上也都是一种整体连续性关系。但是两者却处在城市建设的不同层次上,它们通过互相的影响和干预来达到一种整合效果。

文丘里曾经指出:“建筑就产生于功能与空间要求的室内与室外交接之处。”事实上,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隔而不断,内、外只是相对的。因此,城市空间环境是一个连续系统,虽然两者在处理空间客体的思想方面根本不同。

一般来讲,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而不是建筑设计。因为城市设计以多重的委托人和当地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地反映公众的利益和意志,不仅仅是功能、造价、美观等内容。其主要领域是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空间,它研究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而建筑设计基本上以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为转移。通常,建筑师不如城市设计师那样具有对城市整体的高度自觉性。尤其在今天,房地产开发的投入产出效益,业主的最高盈利原则往往会使建筑单体建设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外部环境的约束而自行其是,如不恰当地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缩小建筑日照间距及减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一般而言重要的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建筑会对城市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当其与城市形体环境达到良好的匹配契合时,该建筑物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积极的社会效益,有效地传播文化和美学价值。因此,生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一种整体设计(Holistic Design)关系,它们共同对城市良好的空间形态创造作出贡献。城市设计和建筑创作的基本目标是为人们生活等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物质外壳,并帮助定义这些活动的性质和内涵。因此,设计城市或建筑也就是在设计生活,也就必然要反映作为整体的社区特点及社区性。生态城市设计是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整合,它具体地表现在实施过程中则是一种“松弛的限定、限定的松弛”的关系。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城市设计是一种空间形体的三维轮廓和大致的政策框架设计,它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由外向内的约束条件,这种外部限定约束只是设计导引及大致的形体驾驭,并非僵死的教条,因而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也就是一种“松弛的限定”和有限理性。

1.2.4 生态城市设计本质特征及其原则

什么是好的城市?怎样建设生态城市?这个问题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述,在伟大的城市中,直观地体验、感受城市魅力则相对简单,去过威尼斯的人肯定会提起圣马可广场的怡人,生活在曼哈顿的市民无疑喜欢感受联合广场的活力,游历过香港的游客定会感叹海天一色的心旷神怡(图1.8)。但是,在城市喧嚣的背后要找出其魅力所在的真正原因仅凭浮光掠影式的感受远远不够,需要认真进行刨根究底的深层研究。这就涉及价值评判的问题,即“什么是好的城市”以及“怎样建设生态的城市”。好的城市、生态的城市需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采用多学科交叉和专家论证的集成创新思想进行研究。

1)着眼于生态整体的设计方法

img14

图1.8 香港丘陵城市

(1)生态整体设计的基本思想

生态整体设计是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为设计对象,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思想为基础,应用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如生态工程、生态工艺),去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生态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功能结构,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提出社会、经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的时空结构及调控对策。[47]生态整体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设计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波兰科学院院士彼得•萨伦巴教授(Prof.Piotr Zaremba)曾提出整体设计方法论,整体设计就是将规划中最基本的四大要素,即空间、功能、时间、地域和部门以及有关的一切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考虑,以得到圆满的整体效果。整体与设计需要四个方面的结合:功能上的结合、空间上的结合、时间上的结合、地域和部门的结合。[48]

功能上的结合,即物质规划、经济规划与社会规划之间结合,必须将这三者看作一个有机整体。

空间上的结合,即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之间不同地域空间层次的结合。这要求城市规划工作在空间上的外延扩大,要求城市在实现人与自然公平、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争取实现人类自身内部的公平,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同进化,这是生态整体设计的最高目标(表1.2)。

时间上的结合,其内容包括规划阶段划分、规划时限确定、规划工作时间和同步性等规划的基本问题,实质是规划工作的时效问题。整体规划将各种大小不同的区域与城市规划划分为远景、长期和短期三个阶段。时间结合的目的是要在长期的总体规划和带有短期的实施规划方案作出之前,要对每一个远景方案所提出的全部优缺点进行研究,然后对几个截然不同的远景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使总体规划以此分析为基础。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相结合,两者又以远景分析为基础,而远景分析不受时间限制。

表1.2 传统城市设计与生态城市设计比较

img15

部门和地域的结合,即让部门规划(垂直的)和地域规划(水平的)结合起来。掌管某一领域的计划与建设的部门各自有一套自下而上的垂直联系的机构,如果一个地区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它将得到来自各部门的指令、建议与要求,承受各方面的压力。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和计划,这些部门必须联系起来,与地域的空间需求和空间发展可能相联系。

(2)生态整体设计方法的特点

生态整体设计方法与传统城市规划方法是不同价值观体系下的城市设计手法,二者倡导的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两者在规划思想、内容、技术、程序等方面都将不同,具体特征如下:

① 系统观

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难以行通,往往顾此失彼。规划设计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而系统思想正是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② 综合观

综合观体现在多学科参与和规划内容拓展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设计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生态城市设计不再局限于物质方面,并改变其从前的统治地位,而融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设计。设计内容的拓展使得规划工作不再只是纯工程技术问题,不再由单学科背景的规划师来完成,而是多学科的参与,并借助建筑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系统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科技人文学者平等合作,不以一种学科或权力压倒另一种学科或权力,通过对话交流,分工协作,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使综合的规划得到统一协调,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系统整体效益。

③ 区域观

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设计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态城市不单只追求自身繁荣,而掠夺其区域资源,必将反过来制约自身的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设计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设计,如设计应考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公约,做到“着眼于全球思考,立足于地方行动”(Thinking Global,Acting Locally)。[49]

④ 开放观

生态城市设计不是简单采取行政干预方式,而是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参与,体现了开放、民主和追求社会公正的准则,设计成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复过程。这种开放观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是规划制定过程中,在规划实施、管理、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的参与机会。为了社会公正,生态城市设计应为公众争取利益,推行他们的观念,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设计对社会开放不仅增加了设计的透明度,同时也促进了新的设计价值观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使设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提高城市设计的社会满意度,为规划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⑤ 动态观

生态城市整体设计方法在规划程序上提出了“调查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反馈及修正调整设计”,形成不停止的循环、滚动式发展,从而得出规划工作是不断进行的动态反馈的持续的决策过程。多年来一直以“调查—分析—设计”模式为指导,只重视设计设计阶段,致使设计与建设实施缺乏可持续性,而企图用以静态的蓝图为手段的所谓“弹性规划”、“滚动规划”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是困难的,不能单纯从设计层面上找出路,必须将规划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解决,规划是承上(现状调查分析)启下(实施管理)发展环上的重要节点,只有规划、建设、管理形成有机动态的持续过程,才能提高设计的适应性。

生态城市同时是不断发展、“进化”的,不可能做一个一劳永逸、十全十美的静态设计,设计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这就决定了设计是一个过程,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Planning),而不是静态目标或结果(Plan)。

2)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从本质上讲,生态城市设计是为地方而进行的设计,必须充分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土地类型、资源状况和风俗习惯等。因此,本土文化对城市的生态设计是无价之宝,它给我们提供了有关气候、植物、动物、土壤、水流等方面的信息及传统文化中可持续性的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性原则。自然原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亲和山水;在此基础上巧用地形地貌,以形成绿色空间,对其容量进行控制,从而协调有序发展。设计要结合自然,避免对城市环境做过多的扰动,树种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植被分布规律,避免引种不适宜的树种。

整体性原则。生态城市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鼓励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的设计不仅为人类需要,而且还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从城市整体出发,必须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设计最终的目的是整体优化生态城市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再造,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符合城市规划和城市物种规划准则,并满足城市长远规划的要求。

地方性原则。生态城市设计要从地域建筑文化传统中吸取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与物质基础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在形式上简单而又机械模仿。

舒适性原则。生态城市设计要保证城市中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且活动空间中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与活动空间主题相关的文化娱乐、休闲和欣赏等元素的空间和视野,能够注重活动空间中具备足够的阳光、空气和温度等舒适的自然条件。舒适性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延伸,主张人类不仅有生存的生理需要,更要有生存的心理追求,还有陶冶情操,扩展知识、返璞归真、争取阳光、氧气等的需要。因此,环境景观形态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理性对舒适度的追求,也包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文美的审美需求。环境景观是否便利和安逸,将是生态城市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

经济性原则。即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和管理,坚持3R即减少使用( Reduce)、重复使用( Reuse)和循环使用(Recycle),使城市环境工程的建设和使用,以及将来的管理等方面能够浪费最少资源,再利用原有的资源,尽量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原料。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都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更好地服务。

安全性原则。生态安全要求选择具有入侵性的植物品种,以免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树种的选择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害的植物,应充分考虑到区域内部分植物潜在的危险性。环境小品、构筑物设置要保证本身和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还要考虑在突发事件下的防灾和避难作用。安全是生物体有序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主体处在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存在状态。人类从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逐步转变成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方式,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是由于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限性,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致使人类也不得不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生态城市设计的安全性就是要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适应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