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视域下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

视域下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4-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历经30余年的发展,STS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2]作者认为,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应成为STS分析的立足点,也可看做STS分析的具体应用。因此,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维度扩展必须选用STS视域。STS视域既满足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进行多维度分析的需要,又满足以科学技术维度为出发点的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交叉性。

三、STS视域下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

尽管历经30余年的发展,STS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殷登祥教授所说,现有的STS研究至少存在2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第一,没有STS学科历史的研究;第二,没有涉及“构成STS诞生的社会背景的全球问题”。[32]作者认为,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应成为STS分析的立足点,也可看做STS分析的具体应用。可持续发展议题即属于后者,其中的资源、环境、技术、能源等领域都已不再是单纯的某个自然科学门类,而是已成为科技发展之后产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书之所以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放到STS视域下来考察,除了可以为STS研究增添具有全球背景的议题之外,还因为诸如科学学、技术学或科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展开的,或从哲学的角度,或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或从历史学的角度。但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它们也研究,但这是一种延伸,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的”。[33]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必须置身于社会情景中。只有STS的学科视域把“关系”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能够综合、包容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整合与最大化效益。因此,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维度扩展必须选用STS视域。此外,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其对现代社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也体现为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其要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从多维角度考察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维度始终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维度。STS视域既满足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进行多维度分析的需要,又满足以科学技术维度为出发点的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交叉性。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政治文化、伦理、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构成对人类生存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完整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涵盖内容更广泛的概念。三维结构过于宽泛,远不能涵盖可持续发展的最新需要,更为细致的维度扩展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揭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此外,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各个维度(因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单向维度展开固然能够简化分析、理清其中某个维度与整体的关系,但容易忽略维度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导致实践操作上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鉴于上述讨论,我们把可持续发展与STS两者恰当结合,基于整体性思想和系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在STS视域下采用独特的STS分析,从现有的三维结构出发,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方向分为自然资源与生态两个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维度;又从广义的社会概念中剥离出“人”这一主体及其伦理,并进一步分离为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等三个维度。从这七个维度解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将它们统筹兼顾于多维度概念框架中,并突出科学技术的核心地位。这种维度扩展不仅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性,而且符合复杂系统多因子过滤的逻辑关系,体现出更为细致的研究特点,更利于提高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