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学技术工作者
科学技术工作者即直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从事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发明创造的专业人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的力量”,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兴衰成败历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说,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能力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而科学技术能力取决于其中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状况,即科学技术工作者队伍的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能力不单体现为数量的叠加,而且体现为一定数量科学技术人员聚集形成的科学集团的研究创新能力。马克思说过:“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出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27]集体的能力和个人能力有质的区别,即所谓的“1+ 1>2”,在此就不展开了。
科学技术工作者首先要有追求真理,为科学技术贡献毕生心血的献身精神和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这样才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其次,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超前的科学洞察力,这样才能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寻找到最能够做出成果的领域开展研究与探索。最后,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遵从科学技术的伦理准则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把科学技术应用于何种目的,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还是危害人类、损害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科学技术工作者伦理道德的一项准则。作为掌握专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不仅是必需的,还应是多方面的。爱因斯坦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他认为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防止科学的滥用,是科学家的责任,“如果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不了,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责任”。[28]
应当承认,工作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是有区别的。学术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更热衷于探索自然界背后的秘密,很重视能否获得同行的认可,对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缺乏关注;产业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则对他们研究的实际效果更感兴趣,偏好解决实际问题。相比而言,产业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对研究成果的应用负有更直接的道德伦理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