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最佳的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是指众多主体对某一特定地方党政领导进行环保绩效考核时,该主体能够得出最全面和最客观的结论,最有利于地方党政领导改进其环保绩效,并且这种考核过程能够节约考核成本。如果能做到这些而即使它的考核本身不是非常令人满意,那么它也是最佳的,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没有其他主体能够更能令人满意。
确定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的客观性、效用性、成本高低三项原则是三位一体的,彼此间存在缜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下面我们用利益相关者考核主体分析模型来分析谁是最佳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考核主体。
利益相关者考核主体分析模型具有三个大维度,每个大维度内又嵌套三个小维度,并且小维度之间存在优先级次序(越靠前的优先级越高)。分别是:客观性——包括独立性、准确性、全面性;效用性——可用性、时效性、紧急性;考核成本——信息收集成本、信息处理成本、决策成本。三个大维度之间是存在逻辑相关性的,故而在下图5-3中将小维度之间用三层虚圈(Ⅰ、Ⅱ、Ⅲ)连接。
图5-3 利益相关者考核主体分析模型图
三个大维度中可以人为地确定主维度和辅助维度,如选择客观性为主维度,那么效用性和考核成本就是辅助维度。在使主维度上各小维度取值最优的情况下,应力求辅助维度均取得最优值。然而在现实中,无论哪一种考核主体都很难遇到各个维度同时取得最优值的情况,因此应该优先考虑那些优先级高的维度;相应的,在满足最优先维度之后,应尽量选择其他维度取值高的主体作为考核主体。这种选择在图中以虚圈的形式体现,即最佳考核者首先要达到优先级最高的虚圈Ⅰ范围,如果同时有两个考核主体达到虚圈Ⅰ的范围而没有达到虚圈Ⅱ,那么再考察二者辅助维度值使谁更接近虚圈Ⅱ,越接近者即最佳考核者。依此类推,即可筛选出最佳的考核主体。
也可以将三项原则糅合再分解为五项指标,如下表5-3所示。其中“首要关注焦点”是指对于地方政府的环保绩效该考核主体首先关注的方面;“角色定位”是指该考核主体对自己的角色认可。
表5-3 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管理的考核主体分析
根据独立性要求,最佳考核者和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的利益相关性应尽量弱。考核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其利益相关性及理性程度具有相关性,例如作为公众是从接受服务的角度来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他们更关心地方党政领导是否“多办事”,而较少关心“少花钱”,即关心自己的实际利益;和该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的利益相关性越强,理性程度越容易受到质疑。而考核主体关注的首要焦点是很有趣的现象,例如脱离任何团体的公众一般首先考虑该级地方党政领导的环保绩效“好不好”,如果能让公众觉得好,达到公众期望,那绩效考核的结果当然高;如果换成上级政府组织来考察,那么“无过便是功”或者“不低于既定指标即可”,它首先要知道该地方党政领导的作为“差不差”,如果“不差”则绩效考核的结果就很好。也就是说在现实中不仅仅存在根据自身感受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做出绩效考核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根据思维定势做出考核的现象[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