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位的环境保护活动和环境管理工作情况在环境会计报告运行机制下,可以完成企业单位向宏观环境管理反馈信息的使命。其条件是企业单位提供的环境会计报告已经全面地、有效地、真实地反映了宏观环境管理需要的环境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环境管理信息。
这就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企业单位众多,处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迎接挑战的能力也不同,完成提供环境会计报告任务具有相对性。二是中小企业完成任务往往可能是降低了标准的,即通过努力也仅仅能够提供简化的环境会计报告。
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即便所有企业单位都做好了环境会计报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反映了环境会计信息。企业还按月编制了“环境保护支出明细表”配套反映,并按年编制“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表和环境业绩指标体系表”,宏观环境管理需要的信息仍然不全面。因为还缺少事业单位等的环境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环境管理信息。
事业单位是指那些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广义的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包括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那些国家机构分支的事业单位是指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其经费管理比较特殊。在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四个基本类型中属于后两个类型。后两个类型的事业单位具有一些营利组织的行为,对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相联系的使用环境资产,发生环境费用,发生环境成本等都有值得注意的影响。
财政补贴事业单位也称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即人员基本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如医院等单位就属于这一类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40%。即便是这样,乡镇医院的差额拨款还更为紧张。这类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带有部分营利组织的特点,其环境成本控制带有企业成本性质。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称为自主事业单位,指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审批控制,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这类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中具有营利组织的特点,其环境成本控制具有企业成本性质。
事业单位不但有各种废弃物排出,且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小。而且有的事业单位具有营利组织的属性,其对环境资产的使用,对环境成本、环境费用的控制容易从小团体角度考虑控制效果,政府有关部门对它们的环境活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控制不能松弛。我们认为,这些单位同企业一样都要定期编制、提交会计报告,有条件要求其将环境信息、环境保护信息、环境管理信息视同企业单位进行报告,满足宏观环境管理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全面提交环境会计报告将构成宏观环境管理运行的有效组成部分。只要所有单位按规范指引正式地提供广义的环境会计报告,宏观环境管理就有了基本的专门信息通道。宏观环境保护和宏观环境管理就能够以有效的基层单位全面的环境信息为基础,开展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政府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如果再区别企业编制的不同规格的环境会计报告,如:主要财务会计报表中调整加入环境费用、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信息;或主要财务会计报表中调整加入环境费用、环境资产等信息;或在主要财务会计报表之外的企业报告中报告环境费用、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信息;以及仅仅在企业报告中汇报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等进行政策引导、针对性检查、实施特殊控制手段,则环境会计报告不仅能满足宏观环境管理信息的需求,也能成为宏观环境管理信息的有效载体,为加强宏观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