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进行核算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主要包括社会收益类科目、社会责任成本类科目、社会成本类科目等。
社会收益类科目主要设置:美化工作环境效益、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效益、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收益、水源涵养收益、水土保持收益、污染减少收益、生物多样性保护收益、景观收益等科目。
社会责任成本类科目主要设置: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支出、美化工作环境支出、超过平均水平工薪奖金支出、缴纳的环境保护费、缴纳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或占用费、缴纳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罚款、支付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侵害赔偿、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支出、资源与能源节约支出等科目。
社会成本类科目主要设置:工伤与职业病社会成本、社会管理成本、生态环境社会成本等。
此外,社会资产类科目主要设置:社会生态资源变化、社会公共设施变化、社会资金变化、社会人力资源变化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有关业务处理
1.员工福利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1)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例1】某企业为改善劳动保护条件发生成本50000元/年,员工愿意因此而减少工资共计100000元/年。
该业务需要使用“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效益”科目。“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效益”科目专门用于反映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的效益,即与改善前相比,员工愿意接受的工资降低额。使用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因改善劳动条件而使员工愿意接受的工资降低额,借方登记因劳动保护条件恶化而使员工要求增加的工资额,贷方余额表示本企业因改善劳动保护条件而使员工愿意接受的累计工资降低额,借方余额表示本企业因劳动保护条件恶化而使员工要求的累计工资增加额。
该业务同时需要使用“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支出”科目。“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支出”科目专门用于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用于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的支出。使用该科目的借方登记支付的用于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的支出,贷方登记企业改善劳动保护条件后接受有关部门或单位的资助的金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本企业累计支付的用于改善劳动保护条件的支出。
该业务还需要使用“超过平均水平工薪奖金支出”科目。“超过平均水平工薪奖金支出”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支付的员工工资等(包括劳动分红)超过或低于行业一般水平部分。该科目的借方记录支付的员工工资等超过行业一般水平的部分。贷方记录支付的员工工资等(包括劳动分红)低于行业一般水平的部分。借方余额表示企业累计支付的员工工资等(包括劳动分红)超过行业一般水平的部分,贷方余额表示本企业累计支付的员工工资等(包括劳动分红)低于行业一般水平的部分。该科目不用于反映与经营状况挂钩的经理奖金、董事津贴等。与经营状况挂钩的经理奖金、董事津贴等可在“分出的利润”科目反映。
针对该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支出 50000
超过平均水平工薪奖金支出 50000
贷: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效益 100000
(2)美化工作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例2】某企业美化工作环境的成本为90000元,员工愿意因此而减少工资共计120000元/年。
该业务需要使用“美化工作环境效益”科目。“美化工作环境效益”科目专门用于反映美化工作环境的效益,即与美化前相比,员工愿意接受的工资降低额。本科目的贷方登记企业因美化工作环境而使员工愿意接受的工资降低额,借方登记因工作环境退化而使员工要求增加的工资额。贷方余额表示本企业因美化工作环境而使员工愿意接受的累计工资降低额,借方余额表示本企业因工作环境退化而使员工要求的累计工资增加额。
该业务还需要使用“美化工作环境支出”科目。“美化工作环境支出”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美化工作环境的支出。该科目的借方登记支付的用于美化工作环境的支出,贷方登记企业美化环境后接受的有关部门或单位的资助。余额在借方,表示本企业累计支付的用于美化工作环境的支出。
针对该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美化工作环境支出 90000
超过平均水平工薪奖金支出 30000
贷:美化工作环境效益 120000
2.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1)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例3】企业义务承担的人工造林已经成林,经过评估当时的综合生态效益为80000000元。发生造林及护林成本3000000元。
该项业务需要使用到“森林综合生态效益”等科目。“森林综合生态效益”科目用于反映森林的综合生态效益价值。本科目贷方记录森林综合生态效益价值的增加。借方记录森林综合生态效益价值的减少。余额在贷方,表示森林的综合生态效益的累计值。
针对该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社会生态资源变化 77000000
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支出 3000000
贷: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收益 80000000
(2)水源涵养收益方面的社会责任核算
【例4】某企业义务承建生态水库一座,经过评估,其当时的水源涵养收益为20000000元。水库的工程造价为10000000元。
该业务将要使用到“水源涵养收益”等科目。“水源涵养收益”科目用于反映专门的水源涵养工程的收益。本科目贷方记录水源涵养收益的增加,借方反映水源涵养收益的减少。余额在贷方,表示水源涵养收益的累计数值。
针对该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社会生态资源变化 10000000
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支出 10000000
贷:水源涵养收益 20000000
【例5】宇鑫公司大力履行社会责任,修建了市内生态公园一座。经过评估当年的景观收益为50000000元。该景观工作日免费开放,周末为减少人流量,实行收费制度。企业当年收取的门票收入为9000000元,生态公园的工程造价为60000000元,当年发生的维护费用为1000000元。
该业务将要使用到“景观收益”等科目。“景观收益”科目专门用来反映景观工程的收益。该科目的贷方记录景观收益的增加,借方记录景观收益的减少,余额在贷方,表示景观收益的累计数值。
针对该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社会生态资源变化 -11000000
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支出 52000000
贷:景观收益 41000000
【例6】宇鑫公司所建设的生态公园第二年经过评估的景观收益为60000000元,企业收取的门票收入为10000000元,当年发生的维护费用为2000000元。
针对该项业务应作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分录如下:
借:社会生态资源变化 48000000
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支出 2000000
贷: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收益 50000000
(三)不在会计科目内核算的报告指标
还可以设置一些不在会计科目内核算的报告指标。这些增设的不在会计科目内核算的报告指标主要包括:
1.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支出
这是指用于反映企业为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各种支出。
2.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损害
这是指用于反映企业给本社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害。
3.导致社区生活质量下降损失
这是指用于反映企业给本社区造成环境污染、交通不便、能源等生活物资紧张等而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给社区居民带来生活成本的增加。
4.造成竞争对手或其他企业的损失
这是指用于反映本企业经济生活给竞争对手或其他企业造成的损失未由本企业承担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