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声波与声强级
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统称为声波。其中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能够引起人类听觉的称可闻声波,简称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
固体中的声速可按(2.2-4)式计算,液体和气体中的声速可按(2.2-5)式计算。在标准状态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31m/s。
1.声压与声强
媒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无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强之间有一差额,这一差额称为声压。声波是疏密波,在媒质的稀疏区域,实际压强小于媒质原来的静压强,声压为负值;在媒质的稠密区域,实际压强大于媒质原来的静压强,声压为正值。
对于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声波,仍可采用(2.2-9)式表示(只需注意,由于声波是纵波,式中媒质质元的位移y的方向与x轴平行)。相应的声压可以写成
式中,pm=ρuωA为声压振幅。
声强就是声波的平均能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根据波强公式(2.2-23)式,声强为
2.声强级
能够引起人的听觉的声波,不仅有一定的频率范围,而且还有一定的声强范围。正常人对ν=1000Hz的声波能够引起听觉的声强范围为10-12~1W/m2。声强太小,不能引起听觉;声强太大,则会引起痛觉,甚至造成听觉损伤。
由于可闻声强的数量级相差悬殊,通常采用声强级来描述声波的强弱。人们规定声强I0=10-12W/m2作为测定声强级的标准,称为可闻阈。某一声强I的声强级用L表示,其值为
声强级的单位是B(贝[尔])。由于这个单位太大,通常采用dB(分贝)为单位,1dB=0.1B。这样声强级可以表示为
在这样的规定之下,人耳能够感受到的最弱声强I0=10-12W/m2所对应的声强级为L= 10lg;人耳能够承受的最大声强Im=1W/m2所对应的声强级L=
=120dB。
3.超声波与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其传播时有良好的方向性,而且穿透本领大,这些特性使得超声波成为探伤、定位等技术的一种重要工具。次声波频率低、波长长,大气对它的吸收小,可以远距离传播。高强度的次声波对人及物体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次声波在探测气象、地震及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例2.2-5】大街上,噪声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噪声声强级为70dB,声强标准I0=10-12W/ m2,则实际的噪声强度是( )。
(A)1058W/m2 (B)10-5W/m2 (C)10-9W/m2 (D)10-19W/m2
解:根据声强级定义,L=10lg
=70dB,得I=107I0=10-5W/m2。正确答案应为(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