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保护区区划报告

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保护区区划报告

时间:2024-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根据“一局四部”所发[89]环管字第201号文件精神,为保护城区的饮用水源,建立水源保护区,我院受庆城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承担了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保护区区划工作。本次工作的目的是: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划定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的各级保护区,提出水源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工作中庆城县环境保护局、庆城县自来水公司及南庄乡政府等单位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附件2: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保护区区划报告

一、绪言

1.项目概述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石油勘探和开发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对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为此,根据“一局四部”所发[89]环管字第201号文件精神,为保护城区的饮用水源,建立水源保护区,我院受庆城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承担了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保护区区划工作。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划定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的各级保护区,提出水源保护的意见和建议,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任务:调查水源地及其外围的环境地质条件;调查和收集水源地开发利用现状与规划资料;调查和评价水源地的水质污染状况;提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依据、范围及其相应的保护对策。

2.评价依据和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

3.工作区范围及社会经济概况

根据冉河川水源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确定工作区域范围,东起合水县锦坪,沿塬面经曹家塬、阳洼、唐家沟圈、庙庄、杨家塬、赵家塬至庆城县南庄乡的分水’区的六村塬,向南沿公路经马鞍桥、南庄、高家庄、刘家新庄至马莲河河谷区,总面积132.0km2。其中跨越合水县范围的面积为53.0km2

冉河川水源地区域涉及庆城镇东部地区,南庄乡和合水县的板桥、柳沟、老城镇和杨坪等乡(镇)。

冉河川流域占据庆城镇东部11个自然村,面积10.3km2,南庄乡东部地区约28个自然村,面积68.7km2

合水县四个乡西部地区面积53.0km2

本区域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高粱、豆子、荞麦等,其次是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胡麻、蔬菜、药材、烟叶等;工业以石油开采、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其中金针菜独具特色,远销国内外;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国道309线、211线贯穿县内,另有乡村道路多条,交通通讯较为便利。

庆城县供水水源有两处,为教子川水源和冉河川水源,以教子川水源为主,冉河川水源为辅。水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源地附近的农户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污染水源,有的农户到河道洗衣物和其他污物,牲畜饮水,河道内采沙石产生水土流失及农药的使用等都造成水源的污染。另外石油开采和油井作业,地面油污在降水作用下进入水源,造成水源污染。

4.以往工作程序

70年代以来,石油、水利、地质等部门曾在该区域作过大量的水文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本次工作奠定了基础,参考资料主要有:

(1)1979年,甘肃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的《甘肃省庆阳县北部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2)1991年甘肃省地矿局环境地质研究所完成的《甘肃省庆城县城区供水水资源及其保护》,重点论述了县城及外围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提出了教子川、蔡家庙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初步意见。

(3)1996年甘肃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庆阳地区环境保护处等完成的《庆阳地区北部三县水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4)2001年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完成的《甘肃省庆阳县西川地区农业灌溉及人畜饮用水水源可行性报告》。

5.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从2005年5月18日至6月15日完成野外调查、取分析水样及收集资料,室内资料整编,报告编写。

在工作中庆城县环境保护局、庆城县自来水公司及南庄乡政府等单位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二、区域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冉河川位于庆城县东部,水源取水口距庆城县约10km,冉河川流域范围为庆城镇、南庄乡及合水县的西部板桥、柳沟、老城镇和杨坪等乡(镇)地区。南北长约23km,东西宽4km~10km,面积132.0km2

地理坐标:北纬35°55′30″~36°06′58″;

东经107°56′52″~108°05′00″。

2.气象、水文

(1)气象

庆城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0.6℃,最高气温为34.7℃,极端最低气温为-18.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8.0mm,最大年降水量达703.0mm(198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291.0mm(1995年),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可见降雨量在时间分配上是极不均匀的(图1);年平均蒸发量为1392.1mm,是降水量的3.2倍;相对湿度为64%。

(2)水文

庆城县境内水系比较发育,均属黄河流域泾河水系,主要有泾河一级支流马莲河、黑河及二级支流柔远河、环江、大黑河、小黑河。

全县大小沟谷共338条,其中常年性流水的沟谷213条。

冉河川是马莲河的一级支流,位于县城东部,由北向南流程约23km,于前庄南汇入马莲河。

冉河川平均流量为0.04m3/s,枯水期断流,流域面积132.0km2

img148

图1 庆城县月平均降水量曲线图

3.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庆城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由西北逐步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018m~1623m之间,最高点为庙山高程1623m,最低点为马莲河谷高程1018m。

根据地貌特征可将区内分为三个地貌区:

黄土残塬区,遍布马莲河两侧及其一级支沟,塬面平坦,多呈不规则的长条形。

黄土梁峁区,多分布于大、小黑河流域范围内。

河流阶地区,多分布于马莲河及其上游的东川、西川,其他沟谷也有零星分布,河床及河漫滩出露有白垩系基岩

冉河川流域北部海拔高程1519m,南部海拔高程1033m,东西两侧为黄土塬,塬面地形较平坦,沟谷切割较深,达240m~320m,地形坡度大。

(2)地层

区内第四系以黄土分布最为广泛,白垩系仅在漫滩及河床出露,分述如下:

白垩系下统(K1)

白垩系下统华池组(K13):伏于环河组(K14)地层之下,地表无露头,岩性为一套棕红色、暗紫色、灰白色细砂岩夹薄层泥岩、砂质泥岩,上部颜色较浅向下逐渐变深,粒度也由细变粗,疏松,透水性好,顶板埋深120m~370m,厚度200m左右。

白垩系下统环河组(K14):分布在河谷地区,上部岩性为灰黑色、灰绿色砂质泥岩及砂岩,以泥岩为主;下部为灰紫色、灰色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总厚度85m~445m,裂隙发育,具有很大的不均一性,地层埋深严格受地形地貌控制,河谷区埋深10m~20m,河床地带有出露。

第四系(Q)

下更新统(Q1):分布于支沟和小冲沟沟侧,岩性为橘红色黄土,坚硬致密,具有水平层理,夹多层钙质结核,相当于午城黄土。

中更新统(Q2):分布于塬侧及梁峁坡地,岩性为上部以灰黄色黄土为主,结构较疏松,裂隙及孔隙发育;下部以橘黄色黄土为主,结构较致密,孔隙裂隙少于上部,且夹多层古土壤。

上更新统(Q3)

Ⅳ级阶地堆积(Q33):分布于河谷两侧,上部以含砾亚砂土为主,夹薄层粉砂;下部为砂砾石层,分选性好,磨圆度好,厚度5m~8m。

马兰黄土(Q32):覆盖于所有老地层之上,结构疏松,节理发育,厚度10m~20m。

Ⅲ级阶地堆积(Q31):上部为马兰黄土,底部为3m~5m厚的砂砾石层。

全新统(Q4)

Ⅱ级阶地岩性为含砾亚砂土,局部夹砾石透镜体,厚4m~7m。

Ⅰ级阶地及漫滩岩性为砂砾石夹砂透镜体,厚0.5m~3m。

(3)构造

区内属于华北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即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其中的一部分,该向斜为一中生代构造盆地,盆地内地层齐全,仅白垩系下统合计厚达千余米,形成白垩系自流水盆地,盆地西侧有一走向SN的向斜构造,称“天环向斜”。据物探资料证实,在阜城有一走向NE—SW向的逆断层,延伸10多km;在莲池往西的教子川中有一横沟的正断层,走向NW—SE,延伸7.5km左右。

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为多次振荡性的上升运动,形成了多级河谷阶地。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主要地下水类型有:黄土潜水、河谷砂砾石层潜水、白垩系基岩裂隙潜水和下白垩系承压水。

1.黄土潜水

广泛分布于黄土残塬、梁峁区,含水层多处于中更新统黄土层的下部,为孔隙裂隙水,厚度变化较大,埋深一般在13m~150m。黄土潜水由于受地貌条件的限制,含水层呈不连续分布,且补给来源只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致使一个残塬或梁峁沟谷往往形成一个独立的补、径、排系统,径流方向与黄土地形的坡向一致,径流途径短,水交替强烈,多以泉的形式溢出,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g/L。

2.河谷砂砾石层潜水

河谷砂砾石层潜水呈条带状分布于河谷阶地地区,含水层岩性为冲积砂砾石层,下伏白垩系构成隔水底板,上覆上更新统黄土或全新统亚砂土。据民井资料表明,在河漫滩和Ⅰ级阶地含水层厚度仅0.5m~2m,水位埋深多在5m左右,Ⅱ级阶地含水层厚度2cm左右,水位埋深一般在10m~20m,Ⅲ级阶地含水层厚度一般为0.5m,水位埋深多大于20m。

河谷砂砾石层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沟谷侧向潜流的补给,水位高于河水水位,多以潜流和泉水的形式排泄。砂砾石含水层富水性弱,一般单井涌水量200m3/d。

3.白垩系基岩裂隙潜水

白垩系环河组基岩裂隙潜水与第四系河谷潜水构成统一的含水层,以基岩裂隙为主,调查表明环河组地层裂隙发育,一般裂隙张开宽1mm~3mm,最宽5mm,裂隙连通性好,为裂隙水的赋存提供了条件。基岩裂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黄土潜水及河谷地表径流补给,沿层间裂隙和垂直裂隙径流,径流途径长,在区域水动力系统的作用下,于下游河谷以泉的形式排泄,或以井的方式被开采;富水性不均匀,一般单井涌水量100m3/d~500m3/d。

4.下白垩系承压水

(1)环河组承压水

含水层岩性为一套灰黑色、蓝灰、灰绿色泥岩、砂岩,以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中下部为灰色、灰紫色泥岩夹砂岩和砂岩互层,顶板埋深10m~50m,厚200m左右,含水层透水性差,渗透系数为0.01m/d~0.08m/d。

(2)华池组承压水

含水层岩性为疏松砂岩夹泥岩,胶结差,透水性好,顶板埋深120m~370m,岩层厚160m~210m,渗透系数为0.1m/d~0.3m/d。大气降水及其地下水侧向径流为主要补给。

四、冉河川水源地水文特征及供水概况

1.水源地水文特征及水域功能

冉河川水源地位于庆城县东南部,距离市区10.0km。采用滚水坝拦截河水和地下水。

冉河川流域面积132.0km2,主河道长23km,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泉水补给,两侧支沟有大小泉眼多处,这些泉眼是黄土塬、梁地%地下潜水的排泄通道,泉水汇集沟底常年径流不息,到了6月—10月雨季来临,河川径流主要接受降水的补给,此时流量达到最大。

冉河川属马莲河一级支沟,根据甘肃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原则,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庆阳—宁县,由东西汇合处——泾河汇入口,执行Ⅲ类水标准,冉河川地表水水域功能为饮用水源。

2.地表水环境现状

(1)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通过对冉河川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取样分析(附件1)其溶解性总固体为753.7mg/L,总硬度为266.5mg/L,PH值为8.3,水化学类型为HCO3-img149

img150

-Na-Mg2+型水,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可见,该水源地水质较好,是理想的生活饮用水源。

(2)地表水质量评价

本次对冉河川水源地的水质评价,是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为标准;以本次采样分析结果和以往资料为依据,采用污染分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污染程度分级的方法进行。

计算公式:img151

式中:Ii-污染分指数;

   IiPH-pH的污染分指数;

   P-综合污染指数;

   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Comax-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的最大值;

   img152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的平均值;

    Co-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

水质污染分级:

根据综合污染指数(P)的大小,按表1进行水污染程度分级。

表1 地表水污染程度分级表

img153

见庆城县冉河川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评价表(表2)。

计算结果表明,水源地地表水2000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399,属微污染;2001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477,属微污染;2005年综合污染指数为0.693,属轻污染。

经检测地表水石油类含量未检出,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详见附件2)。

(3)污染物分析

通过对水源地水质离子含量的综合计算,其综合污染指数为0.693,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中轻污染水,由污染分指数中可知,Pb2+含量偏高。

冉河川两侧塬上分布有11处油井,对地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汛期,雨水冲刷塬面,将污染物带入河川,污染地表水。

表2 庆城县冉河川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评价表

img154

3.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供水现状

庆城县县城目前由两个水源地供水,第一水源是1980年,利用县城南教子川地表水作为水源,进行简单处理后经加压泵房送入高水位池,然后重力流入城市管网,目前最大供水量为1000m3/d,水质除细菌和汛期浊度超标外,其他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第二水源是1997年完成的冉河川引水工程,将距县城10km处的冉河川地表水和泉水经长距离输水到城南的净化站,管道为钢管,长10.4km,设计流量155m3/h,除部分供牲畜饮水外,每天向县城供水2500m3

具体供水工艺流程如下(图2):

img155

图2 庆城县城市供水工艺流程图

(2)存在问题

冉河川水源以开采地表水为主,洪水期泥沙含量大,无法保证正常供水。同时存在与农业灌溉争水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需水量扩大,供水管网老化,经常出现供水不足或断水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制约全县经济的发展。

庆城县远期需水量为25500m3/d,现水源地供水能力为3500m3/d,尚缺22000m3/d,因此必须保护好现有的两个水源地,为了扩大水源可在冉河川上游合适的地点修建水库,调节供水水源的不足。同时要充分利用东、西两川的地下水水源,开源节流,满足城区的供水。

应加强供水水源水质定期监测和水情通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进行水情通报,互通信息。

五、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1.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1)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应以“一局四部”文件中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为依据来划分。

(2)冉河川水源地引用的是地表水,所以必须保证地表水一级保护区内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内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准保护区内水质应满足二级保护区内水质要求。

(3)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应充分考虑水系的补给区、径流区、河水水域功能及河水的自净能力等综合因素。

(4)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要尽可能地做得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制定。

2.水源保护区划分总体目标及保护措施

根据冉河川的地形地貌及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条件等综合因素,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为三级(图3),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

(1)保护区总体范围

东起合水县锦坪,沿塬面经曹家塬、阳洼、唐家沟圈、庙庄、杨家塬、赵家塬至庆城县南庄乡的分水’区的六村塬,向南沿公路经马鞍桥、南庄、高家庄、刘家新庄至马莲河河谷区,总面积132.0km2。其中跨越合水县范围的面积为53.0km2

(2)总体保护目标

通过保护区的划分以及保护措施的实施,以改善冉河川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条件,使地表水在形成和运移过程中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水量衰减和水质恶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庆城县城供水的需求。

(3)总体保护措施

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有害废弃物;

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不得滥用化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的,须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防溢、防漏措施;

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建立井场开采石油,已建设的开采油井,应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修建完善的排水沟,对污油池、污水池和雨水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不得利用渗坑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物;

应在取水口附近设置围栏,各级保护区均应设置标志碑、牌,保护水源。

3.水源保护区划分

(1)水源一级保护区

根据冉河川水源地水质资料分析,其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确保污染物进入取水口有一定的滞后期等综合因素划定一级保护区。

保护区范围: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核心,向冉河川下游500m,向上游约7.5km至蔡家河村一带,宽度控制在1.0km范围内的冉河川河谷区。边界东起前庄经南小塬、张宝山、蔡家河,向南经赵家(、辛家庄至水厂,总面积8.0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水源一级保护区。

保护目标:

防止人为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进入水源,形成污染,恶化水质;保证其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

保护措施: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禁止利用渗坑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如厕所;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禁止从事种植、放牧,更不能将牲畜赶入河道饮水、洗浴

目前一级保护区尚无石油开采井,今后禁止新布石油开采井和进行石油勘探

在水源区大力植树、种草,保护植被,修建梯田、坝坎拦蓄降水,保证水源区补给水源充足,保护水源水量,使其水量稳定,不减少;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的,须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防溢、防漏措施。

(2)水源二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必须保证其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进而保证一级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充分考虑地表水的径流区等综合因素划定。

保护区范围:

二级保护区划在一级保护区外向冉河川一级保护区边界外下游500m,向冉河川一级保护区边界外上游5km,宽度控制在3.0km的范围,界限东起西咀向北经马洼、阳坡、骡子岭、漩水湾,向南经王咀子、熊家塬、俄家山、新庄、麻子岭、张家咀至北小塬,面积27.2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水源二级保护区。

保护目标:

防止人为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使其在径流过程中被二次污染。

保护措施:

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禁止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减少对河水的污染;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场所;

禁止在河水中清洗脏物;

禁止勘探开采石油和施工新的油井,防止破坏保护区内植被及污染水源,现存的新庄油井应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防污、防渗措施,修建完善的排水沟,对污油池、污水池和雨水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加强植被建设和保护,努力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水源水量,使其补给来源平稳;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的,须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防溢、防漏措施。

(3)水源准保护区

保护区范围:

准保护区划在二级保护区外围,东起合水县锦坪,沿塬面经曹家塬、阳洼、唐家沟圈、庙庄、杨家塬、赵家塬至庆城县南庄乡分水岭区的六村塬,向南沿公路经马鞍桥、南庄、高家庄、刘家新庄至马莲河河谷区,长22.5km,宽5.0~9.0km的分水岭地区,面积96.8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准保护区。

保护目标:

使冉河川地表水有一个优良的径流环境,使其水量、水质保持稳定。

保护措施:

严格限制从事钻井活动,勘查采矿活动须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已有的油井应作好防渗和止水工作;

调查中发现南庄油井区管理不善,遍地油污,无防渗措施,必须立即整改;

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的必须立即整改;

严格限制使用剧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合理使用化肥;

加强水源涵养林和天然植被的保护和建设;

加强植被建设和保护;

加强流域治理,水土保持;

切实搞好小流域建设,防洪拦泥,调蓄水量,保障水源补给量充足,保护水量、水质满足供水。

4.水源保护对策

为依法保护县城供水水源,采取以下对策:

(1)成立专门机构:监督县城供水水源范围内可能污染水源的各种行为;

(2)制定相关法规:明确水源保护区范围和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

(3)建立监测网络:对县城供水水源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

(4)加强宣传:在居民中,广泛宣传县城供水水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便于每一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并起到共同监督的作用。各级保护区均应设置标志碑、牌,宣传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政策法规;

(5)开展专门调查和专项研究:对已发生轻微污染的县城供水水源,开展专门调查和专项研究,掌握原因、控制污染、保护水源;

(6)加强开采油井的检查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油井勘探、开采报批制度,加强油井的管理,严格采取防渗措施,保护环境。

六、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冉河川水源地引用的是地表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基岩裂隙水和沟侧的泉水,日供水量2500m3

(2)冉河川水源地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

(3)通过本次采集水样分析和计算,冉河川水源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0.693,属轻污染水,其中Pb2+含量相对较高。

(4)庆城县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核心,向冉河川下游500m,向上游约7.5km至蔡家河村一带,宽度控制在1.0km范围内的冉河川河谷区。边界东起前庄经南小塬、张宝山、蔡家河,向南经赵家(、辛家庄至水厂,总面积8.0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水源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划在一级保护区外向冉河川一级保护区边界外下游500m,向冉河川一级保护区边界外上游5km,宽度控制在3.0km的范围,界限东起西咀向北经马洼、阳坡、骡子岭、漩水湾,向南经王咀子、熊家塬、俄家山、新庄、麻子岭、张家咀至北小塬,面积27.2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水源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划在二级保护区外围,东起合水县锦坪,沿塬面经曹家塬、阳洼、唐家沟圈、庙庄、杨家塬、赵家塬至庆城县南庄乡分水’区的六村塬,向南沿公路经马鞍桥、南庄、高家庄、刘家新庄至马莲河河谷区,长22.5km,宽5.0km~9.0km的分水岭地区,面积96.8km2的水域范围和陆域范围,划定为准保护区。

(5)冉河川水源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地表水的补给和径流条件,使地表水在径流过程中不因人为影响产生水量衰减和水质恶化,保护水量、水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城供水的需要。

2.建议

(1)在冉河川水源地上游选择一合理断面,对地表水的水质、水量等水文要素进行长期监测。

(2)汛期,冉河川地表水泥沙含量较大,所以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

(3)冉河川流域范围分布有11口油井,要做好止水隔离工作,尤其在汛期不得使油污随雨水冲刷到地表水中。

调查中发现南庄油井区管理不善,遍地油污,无防渗措施,必须立即整改。建议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修建完善的排水沟,对污油池、污水池和雨水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建议冉河川水源保护区内实行严格控制石油开采。

附件1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实验室

水质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2005—全—052

委托单位: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取样日期:2005年5月20日

样品编号:送样日期:2004年5月23日

取样地点:甘肃省庆城县冉河川水源地地表水分析日期:2005年5月23日

工程名称:气温:℃  水温:℃

img156

简项分析             特项分析

img157

续表

img158

说明:本报告仅对来样负责,不对具体产品做任何评价,付样保存一周。联系电话:8698045或13893311685

附件2兰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报告单

受检单位 甘肃省庆城县冉河川  样品   水样

监测性质 委托监测委托单位 庆城县环境保护局

收到日期 2005年5月23日报告日期 2005年5月25日

监测结果

img159

填表:张卫红   校核:马敏泉   审核:李 磊   签发:王学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