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半路冲出拦路虎
审批通过变缓慢
在八桂大地上,扩大内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攻坚战紧张有序地进行。
2009年4月10日,广西国土资源厅统计报表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区共获审批建设用地5752.87公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0.3%,为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这是一个好的起点,这是一个新的希望。
然而,加强服务顺利快速审批通过几批项目用地后,接下来的审批通过率却有所下降。
一些突出问题成为了审批的拦路虎,用地审批的速度被阻滞了。有不少业主申请的报件不合格,无法依法审批:或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或没有占补指标、或没有社保方案……
突遇上这些难题,加班加点也有些无济于事,一时大家如同大铁锤砸向棉花山,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头疼,头疼。
肖建刚厅长一直强调,2009年,是大考之年。年初,厅党组采取了“四个非常”,“三个优先”、“五个千方百计”等有力措施推进工作。
这时,几个月过去了,“中考”在即,形势却不容乐观。
自治区要求:6月30日前,重大项目必须60%开工。可是,据统计,2009年前4个月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0个亿,仅占6000个亿年度任务的20.3%。
项目要实施,必须要先“落地”。不能“落地”,什么都是虚的!
要求用地审批进一步提速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用地审批和批后实施供地却越来越难。
自治区领导要求柳州市职业教育中心2009年9月份必须要开工,按理这是一个优先用地的重点项目,却迟迟批不下来,说是选址有问题。学生盼着有新教室上课,肖建刚厅长有些着急了。选址的问题究竟出在哪,肖厅长亲自来到职教中心的项目选址现场实地查看。
站在选址地块,肖建刚认为:只要我们第一确保拉动内需项目,第二确保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确保耕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只要这三个确保了,这个项目就可以马上审批,保证按时开工。
柳州市国土资源局的负责同志连忙汇报:厅长,就是第二个确保不了才批不下来的啊。原来这个项目就是卡在规划上。
柳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当时正在部里审批。
而这个项目选址,当时不符合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法批复,且按时间节点,此项目最终要依据新的大纲来重新审批用地。
但如果干等着新的大纲审批结果出来后再重新审批用地的话,那到2009年年底都审批不了,这一届学生的学习条件就不能保证。
怎么办?
广西当时正处于新旧规划的交接期,很多地方新的大纲还没做出来,更谈不上审批大纲,这是当时一个审批用地的难点。柳州还算快的,其他市县的规划修编工作当时的进度可能还要更拖用地审批的后腿。
肖厅长说:“我们可不能乱来,不能违法批地,必须依照规划进行审批。但我们也不能干等。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要为部门服务、为学生服务,我们工作的核心突破就体现在这地方。根据这个核心突破,我们可否想方设法按照新的大纲去做?”
肖厅长马上要求厅规划科技处的同志,要抓紧跟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的对接,争取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尽快获得审批。他说:“新的规划大纲,国土资源部方面,我们国土部门和柳州市大家一起努力,确保柳州市在拉动内需中依法依规用地。同时也希望柳州市要想方设法,通过扩增量、挤存量等多种办法保障柳州项目用地,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除了进行土地开垦复垦整理,确保项目建设占补平衡,还需挖掘盘活存量土地,将那些矿山废弃用地、改制企业的土地进行资源整合。”
北海的难题
北部湾沿海城市北海也遇上难题。
2009年4月10日,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接到市里通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不少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受阻,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要求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整改的项目共有13项。
北海的建设基础看用地用海保障,北海人民都在看国土资源局(海洋局)如何应对难题。
“事关重大,得赶紧提交领导班子讨论才行。”分管的副局长裴相春提出请求。
为了推进报批工作,裴相春的腿都跑细了,本来就不胖的他,更加瘦高得像根竹竿。广西国土资源系统举办首届干部职工运动会时,裴相春也在运动员进场的队伍里,当时大家还开玩笑,说整个队伍一眼望去只看到他的两条细腿。为了工作,裴相春倒不在乎腿细,如果能完成整改任务,腿再细点也不要紧,问题是要在短短几天内进行这么高强度的整改,这可不是单靠拼体力就能完成的。
北海市局领导班子当时的工作方针是:要切实把精力倾注到项目上,把资源汇集到项目上,把措施落实到项目上,在项目突破上出实招,在项目落地上做实事,在项目建设上求实效,努力做到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全力以赴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保障和优质服务。
此时,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前任局长已调往区厅,新局长尚未任命。当时主持全面工作的副局长罗星烈马上组织领导班子进行讨论商量对策。
裴相春向领导班子汇报了需要整改的问题。当时需要整改的问题中,主要有两条:一是批后实施供地跟不上;二是一些重点项目申请用地用海审批工作进度缓慢。
批后实施供地跟不上,征地拆迁进度慢是最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权属纠纷多、补偿资金不到位、群众工作力度不大。需要处理的问题太多,而北海当时是以国土人员为主力征地,工作协调难度大。
申请审批未过的,其中项目用地选址如何合法合规是突出问题,原因有三:一是北海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未完成,旧规不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给项目选址的通过带来困难;二是北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尚未解决,使得一些项目业主的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进度慢影响用海报批;三是提出申请的项目业主,对报批工作不熟悉不重视,所以影响报批进度。
大家一听,都感到难办。有人说,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地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汇报、向自治区海洋局汇报。听说在全区类似的问题挺多,区厅领导们正在全力组织调研,争取尽快拿出方案解决。
但更多的人说,这个肯定要汇报的,不过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市里4月14日,就要组织新闻监督组来检查同时做报道。报纸电视都要刊登和播出,全市人民都会看到。我们不可能干等上级领导来了再做事啊。我们要把责任担起来,及时把矛盾消化在工作中,切实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在解决征地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部门配合协调。这个区厅也有过要求。如果征地由国土部门主导,我们没有权利对别的部门工作进行要求,所以工作组难以形成合力,工作力度不够。所以我认为,应该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力争强调征地工作真正由政府主导,由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把这项工作往前推进。”
“我认为应该马上加大资金筹措的力度,保证征地补偿及时到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树立我们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筹措资金可以利用储备土地运转过程里面的资金、还有业主单位的一部分资金,还可以通过银行的贷款各种融资平台筹措资金,我们要积极参与协调。”
“要加大土地纠纷调处的力度。土地权属纠纷是阻碍征地拆迁工作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将协助市调处办、各级政府积极地找土地纠纷当事人进行协调,尽快把问题解决。”
“现在时间紧,要把握工作的进度,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一个问题整改台账,全面推行突出问题整改台账销号制,做到问题出现立即挂号,问题已改及时销号,问题未改一直留号,问题反弹继续复号。”
“要想控制工作进度,最好同时实行每周一报研究处理问题制度,要求涉及项目的科室、单位每周一上午汇报上一周工作推进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
……
集体的智慧,也激发集体的力量,系列有力的整改措施出台了,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负责的整改工作在快速而有效地进行。
让裴相春松一口气的是,在4月14日北海市政府组织新闻监督组来到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时,北海市广东南路续建工程存在的排水工程建设用地征地问题,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暨北海市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搬迁建设项目的征地报批问题,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驿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项目选址问题等的解决都有可喜进展。
陈文村路陈旧破烂的陈文村市场属此次征地拆迁范围,让人头疼。
按照北海市民生路网工程规划,陈文村路北接北海大道,南接金泰路,全长1000多米,自2005年完成700来米的道路铺设之后,剩下的与北海大道交接的短短300米,之后4年内几次开工剪彩,均无法完成续建。
经过调查发现,因北海多年前的房地产泡沫,让拆迁户心存顾虑,不愿配合征地工作。他们一是担心拆后没地方住,二是担心就业用地没保障,今后生活困难。
为了打消拆迁户的疑虑,北海市加快建设回建地的“三通一平”,以尽早让拆迁户搬进新家。当看到回建房的配套设施一天天完善,拆迁户心里的疑虑渐被打消,相继同意先搁置就业用地要求、支持城市道路建设,配合拆迁。党校陈文村路终于铺通。
民生路网有关路段的建成,让北海面貌焕然一新,让人振奋的建设速度的背后,是“把事干成”的执行力度。裴相春说:民生路网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我们国土人当然要全力以赴,以保证这一民生工程如期完成,尽早惠及百姓。
4月14日,裴相春出现在北海电视台记者的镜头前时,人依然很瘦,但却更加精神了。他将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主要采取的几个方面的措施说后,也将碰到的问题据实相告:
“在用海报批方面,我们目前仍处于指导和督促业主完善材料阶段,还没有更大的进展。4月10日市里召开重大项目督查整改会议,议定由项目业主尽快完成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如对高德内港大桥项目,北海市海洋局多次督促其业主尽快完善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但该工作至今仍未完成。根据目前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近期将组织修编北海市海洋功能的区划,初步的打算是5月份通过评审以后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下一步快速推进用海的审批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们预计在6月份可以把这些问题解决。”
最后,裴相春代表北海市国土资源局(海洋局)表态: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局也正在按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来加快推进。在用海方面的保障,我们应该是有充分的时间,而且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这个保发展、保民生的事情做好!
特事特办难治根本
八桂大地上,保发展的压力如此之大。各地项目前期用地用海工作攻坚战艰苦卓绝,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重重,该如何克难攻坚?
我们国土人,手持有哪些条件可以派上用场,将困难铲除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走,到基层去!到基层工作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解决实际问题。
广西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决定,再次迈开步伐下到基层。班子成员带队组成4个工作组分赴全区各地,以“保发展、保资源”为主线,在广西全区展开了巡回对接。
对接会同时是指导报批的现场会和发现问题的调研会。厅领导们分赴一线,在对接现场解决难题推进工作的同时,都敏锐发现了问题,大家在缜密地研究思考。
2009年5月7日,肖建刚厅长带领巡回审批小组,赴桂林临桂新区、秀峰区项目选址现场办公。
当肖厅长询问一个重点项目的进展为何这么慢时,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厅长,没办法给它批啊,报件通不过!”
“遇上什么问题?”
“选址地块不符合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法依法供地。”
肖厅长与在场的厅领导对视了一下,又是规划!柳州、北海……也都是这样的说法。
肖厅长回头和几个工作人员交流了一下。
“按我们班子分头出来前商量的,规划的事,特事特办,做局部调规,保障重点项目开工。同时市国土资源局要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指导,并加强规划修编工作。”
“特事特办!太好了,谢谢!谢谢!”项目业主高兴地站了起来,与在场的人一个个握手。
“这个项目是中彩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但一阵嘟嘟喃喃牢骚在开心笑声中冒出,显得十分不和谐:“现在哪个报批重点项目不需要特事特办。厅长又不能总来,不可能亲自给每个项目都特事特办。规划的事,我们基层的又没有这个权利特事特办。最后挨骂的人还不是我们!”
马上有人轻声打断:“发什么牢骚!”
肖厅长马上制止:“不要紧,让他说,我就是来了解情况找解决的方法的。这个同志,把情况好好地说来大家听听。”
那位同志急切地说:“厅长,我建议先组织加快完成调整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吧。如果不马上完成调规,今年报批的很多项目可能会遭遇新旧规划的夹击。浪费时间还有人财物力,直接造成重点项目无法按时开工。我们国土保障能力的信誉可能要栽倒在规划上。”
不少旁边的同志也一起应和,说:“是啊,厅长,规划问题死死地绑住手脚,先修编调规吧!”“先修编调规吧……”
面对基层的呼声,肖厅长有些动容了,我们的同志是多么的尽职尽责啊,受了那么多委屈,想的还是工作。
可是他也知道,规划修编工作面这么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强势措施的推动,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好的。
六个拦路虎
调研结果一经汇总,大家发现柳州、北海、桂林等地遇到的问题,在广西全区具有普遍性。当时影响到广西加快建设的脚步的,有六个特殊情况,也就是六个难题。
一是这么高密度的投资,涉及的项目面如此广,给的时间如此短,按照常规做法根本无法完成。
二是土地利用规划新老交接期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项目用地审批的因素。按审批程序第一是符合规划,而当时新的规划还没出台,老的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用地指标少与用地需求多矛盾巨大,如何充分利用好指标,指标的时间、空间、时序要怎么安排才能化解矛盾。
四是这么短时间紧急用地大规模征地,如何既要依法依规又保障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五是项目业主不熟悉了解报批程序、报批手续以及相关文件,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得不充分,阻碍审批快速进行。
六是如何在大规模加快建设过程中防止违法违规用地。
这六个难题,如六只拦路虎,将奋力向前的国土人团团缠住。
怎么办呢?
直接对接一线,在现场可以特事特办地拍板,可以解决各地星星点点的难题,但如今的大形势下,困难加大,如果想从全区的层面从根本上全面解决问题,还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需要一个科学机制的保证。
热情与冷静
如果单位时间的供地密度,也列入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指标的话,那2009年第一季度,广西国土人的用地审批工作应该已远远超过及格的标准,直指优秀的目标了。
然而,用地审批必须进一步提速,尽快保障重点项目落地,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国土工作的重大性,决定它热中有冷、冷中有热的工作风格并存。解决问题必须要充满激情和热情,但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缜密而理智。
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2009年全年广西要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企业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000亿元工作目标,广西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全力组织把今后几年要开工的项目集中到2009年开工建设。
这么大的投资强度,这么大的投资密度,这么集中的用地用海用矿需求,在广西,乃至在全国,都是前所未有的。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这个两难命题,高度集中在关键时点强势撞击,有着一决胜负、置死地而后生之态势。
这是广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广西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没有机会大发展的遗憾,仿佛想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鼓足劲弥补。
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逼着广西国土人思考:要如何在这特殊的时期,努力为国家民族、为广西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加速、加速、再加速,时代要求我们国土管理工作者加快依法依规用地用海审批速度。
面对六大难题,如何在这样短的时间,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如何在大批的用地用海用矿需求审批中,坚持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地保护资源?
时间紧迫,但事关重大,决策更要稳妥,更要注意方向。
方向其实比速度更重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方向比盲目加快速度更为重要。所以在加速度之前,必须冷静思考加快的方向。
如果找错突破口,跑错方向,那会碰壁,会更浪费人财物力,会撞得头破血流。当然也更浪费宝贵的时间。
承担着重任,我们伤不起。时间紧迫,如果撞得头破血流,连治病的机会都没有。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我们国土人必须谨慎思考,快速找准突破口。
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是永恒的两难命题,加快审批,是目前形势下的标准答案。
一切为了项目“落地”,一切为了保护耕地。这是政治任务,是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任务。面对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