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灾点变宜居地
烟雨桂林之美
烟雨桂林之美是出了名的,可频繁降雨,是桂林市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最愁的时候:雨季,是地质灾害高发的时期。
桂林市七星区的地灾形势比较严峻,仅2007年以来,先后发生育才路麒麟山、桂风机械厂大头山、七星景区普陀山、电缆厂后山等危岩崩塌以及穿山村委施家园、穿山东路、七星村委上关村、三联村委王家碑等4处地面塌陷。通过排查,辖区目前仍有羊角山、七星景区普陀山六合路段危岩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直接受威胁的群众达1000多人,财产近千万元。
危岩一天不治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安。危岩悬在群众头顶,更压在国土人心头。
七星区六合圩市场附近200米范围内的山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岩,2009年7月7日,这里有两块约20多立方米的崩塌巨石砸到山脚的水泥路面,一位刘姓老板的一万多元草药被压在巨石下面,万幸的是没有伤及人员。但这并没有让附近群众警醒,在桂林市国土资源局七星分局设立的警示牌周围,仍有不少群众不听制止和劝说,铤而走险在危岩下设摊买卖衣服、草药,少数人竟然还说“出了事自己负责”。
淅淅沥沥的雨如同刀子,扎在国土人的心上。每次接到险情报告后,国土人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了群众的安危,不顾个人的安危,开展应急调查、排危抢险、看望周边群众,查看人员是否安全,并与七星区建规局、市局监察支队及穿山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协同调研共同落实危岩监测、预防、报警、抢险等应急预案,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治理危岩,需要的费用数目可不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的汪海处长多次带队到此处危岩现场进行了踏勘。
广西国土资源厅及时下达补助资金。专项经费到位,解决了部分治理资金,七星分局的干部职工一扫愁眉。但还有许多困难摆在面前:六合圩市场治理项目区,很多土地属集体土地,要想根除危岩的威胁,需要进行征地搬迁治理,这需要大量的工作,还需要补偿资金;危岩的全段长度达300米,全面治理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封闭市场和进场施工的秩序维护,还有封闭市场可能产生的补偿费用等。这些都得争取城区政府配套资金支持和城区各部门在推进工作中给予协助。
桂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涛带队来七星分局调研,时任分局局长陈景娟及时向他汇报,请求局领导帮助与城区政府协调。治理地质灾害事关民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刘涛马上出面和七星区政府领导联系,亲自带队就此事与七星区政府进行了会商,本着为七星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考虑,大家面对面,就如何科学地规划、如何组织征地、如何操作施工等,商量讨论有效的措施和方案。
城区政府非常重视,立即组织机关人员,采取措施,配合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做好农民工作,先期完成征地,为尽快施工排除危险铺路。
如今,集琦小学、羊角山西南角、屏风山西北角、会仙岩东南侧等4处危岩的应急治理工作已经完成,确保了相邻几处大型住宅小区500多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桂林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危岩治理工程,是桂林市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危岩排查和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在桂林市国土资源局七星分局的努力和呼吁下,广西国土资源厅、桂林市和七星区政府对该校的危岩治理十分重视,2010年安排专项治理经费进行调查和治理。2010年3月8日上午开工,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来临前,已完成治理施工任务,彻底排除危岩隐患,确保学校7 000余名师生的安全。
群众安全了,国土人心中的石头就落地了。安全,是国土人为群众送上的一份厚礼。安全,让烟雨桂林更美。
黄金街区的地灾隐患点
梧州是地质灾害多发区。
谁看过梧州以前的平民冲,谁心里都犯虚。平民冲和周围两个冲的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人马上想逃离。温家宝总理来看过,他本人是搞地质出身,对这里的地质隐患一目了然,更为平民冲的老百姓担心。
是啊,谁会想到呢,这个梧州市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密集居民区,竟是可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约有5万人住在这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为此,时任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奕森带着领导班子,时常苦思冥想:如何解决这个民生难题?我们手里有什么条件、我们国土人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可以将地质灾害治理到什么程度?
梧州市区山多平地少,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年代,市民喜欢聚集在商业集中的河东片居住。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建房不断自山脚向山顶扩展。据统计,市区有5万多人居住在山坡地带,其中私宅占70%左右,尤以河东片旧城区最为突出,建在山坡地带的私宅4000多间,其中大部分为60~80年代所建,砖混、砖木结构居多,房屋破旧,呈多级(最多达六七级)分布,由于大量私宅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规范建筑设计,更没有配套城市基础设施,房屋无序相连,道路狭窄陡险,如果不小心发生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去。三冲内,生活废水自然露天排放,臭气熏天,造成大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梧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数不清的小规模的地质环境治理,但效果有限。
有一次,一处隐患点必须要加固,可路实在太窄,而且坡太陡,车进不去,靠人力也很难扛泥沙到施工点。地环科的同志,削尖脑袋,终于想到了请马帮驮的主意,费尽周折,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队马帮来。原始的马帮,出现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干苦力,想着都不免显得有些怪异,却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马帮的马一匹接着一匹缓慢地沿峭壁陡坡上的狭小路面爬行,速度犹如蜗牛行走,让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突然,有一匹马没有走稳打了一个趄趔,马儿惊着嘶鸣起来,重重地掉下了山谷中。由于受伤过重,这匹马在谷底几经挣扎就死了。其他的马匹都停了下来,怎么赶都不肯再走了,齐声嘶鸣着,为同伴的死去哀伤。
在这样的环境里,牲畜会遭遇如此不测,人也难以逃脱。
2006年6月8日,一场特大暴雨引发了大规模的山洪暴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平民冲不少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基础设施严重损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治理地质灾害是国土资源部门重要工作,如今发生这样的事,别人的责难、误解都一一涌来,国土人也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平民冲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一是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治理面临的技术难度大;二是涉及人口众多,5万多人,安置难,资金要求量大,缺口太多,筹集难度大。可是工作难度再大,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必须想办法做好啊!国土人的综合保障能力又面临着巨大考验。
怎么办?只有迎难而上!
2009年的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被动的遇灾救灾,走向科学规划防治,并以建设“十有县”为抓手,加强群防群测工作,建立预报系统实现成功避让。可以说,广西的地质灾害防治一步步地走向更高的高度。
然而,地质灾害防治,除了在防治科技上下功夫,在我们的手里,还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这是时任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奕森时常苦思冥想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一位国土资源局的主要领导,除了考虑地灾治理,还要考虑土地综合整治、城市建设用地……2009年,还要更多地考虑保增长和保耕地的矛盾和统一,考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依规用地……用时尚流行的话来说,那都是些“海量”的问题。
2009年初的务虚会,各市局长的“跳出国土部门思考全局”的精彩发言,玉林市局的同志们在实践着、来宾市局的同志们在实践着、全区各地的国土人都在实践着。
梧州局的同志们也不甘落后。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在思考:群众盼望什么?政府期望什么?都盼望期望群众安居乐业发展经济。让群众有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才是地质灾害治理最终目的。
而目前,平民冲及周边的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政府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还有什么?群众需要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为了生活上方便,想生活在商业旺地;政府要解决建设用地,解决民生问题,要促进经济发展,想多开辟商业旺地。
我们国土部门如何为群众和政府排忧解难?我们国土人如何综合运用我们的技术优势、利用政策的统筹支撑来进行平民冲等三冲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
突破资金瓶颈
地质灾害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梧州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对治理方案确定的210个急需治理的灾害点,确定由50个责任单位自筹资金治理,38个灾害点由市直、区直、中直机关共56个部门单位捐助资金治理。与此同时,梧州市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治理资金的支持,尝试通过地质灾害治理产生效益。
历来地质灾害治理只是消耗资金,“产生效益”闻所未闻。梧州市国土人有胆识,结合旧城改造、土地平整进行综合治理,誓将平民冲等地质灾害点,变成宜居新街区,并促成旧城改造土地出让,以产生的效益反哺地质灾害治理,这是梧州市在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筹措难上的一大突破。
但“突破”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突破瓶颈,首先需要找到突破口。梧州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突破口在哪?
局领导班子成员都出去走了一圈又一圈,再凑一起仔细地查看资料商量讨论。
梧州市第四中学后山2006年“6·8”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坡面许多树木被推倒,淤泥几乎遍布校园,当时设在此处的高考考场被迫紧急转移,但90多米高的校园后山依然威胁全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中后山这块地应该是突破口之一,难以恢复生产的市棉纺厂厂区也应该是突破口之一,还有原市蓄电池厂、原市中药厂后山坡……
完全可以公开招拍挂出让这些地块,同时附带条件,要求竞得人在开发的同时治理地质灾害,解除群众居住的安全隐患,这样,政府的治理和安置资金部分缺口同时得到解决……
想到厅党组号召大家要“真干、实干、苦干、马上就办”,梧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马上就办!
马上起草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马上做方案,资金的监管,整个项目运行,都有严谨的程序。
对四中后山灾害点的治理,梧州局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拟定结合房地产开发的治理方案,将整座山约105亩土地拍卖出让,设定由土地竞得人负责将校园后山降为52米高程,实施对边坡进行防护,治理地质灾害。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有的老板鼻子灵,一下嗅出其中的利益。有个老板私下来找王局长,甚至去找了市政府管得了事的同志,他想做笔交易,不通过招拍挂直接拿到地。他还说,他给的价格,肯定是不会让国家吃亏的,如果拍卖,说不定不用这个价,他就拍下来了。他还说,这个工程难度高,谁会出更高的价格啊?
当时,这位老板给的是2000万元的价格,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接手的老板还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很多人当时听说都心动了。
可是,依法依规始终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原则,规范管理更是不可逆转的工作目标。最终,市政府和国土资源局都坚持了原则,拍卖会如期举行。
拍卖会上,很快,喊价就超过了2000万元,国土资源局的同志们都兴奋起来。更让人兴奋的是,此地块最终拍卖以6570万元成交,实现政府收益3 000多万元!
钱一到市政府账上,大家都很高兴,领导们心里都在筹划着,该放在哪个治理项目去好呢?这笔钱又可解决几个项目的治理资金了,真让人高兴啊。
梧州国土资源局再接再厉,接着按经市政府批准的方案,把同是因“6·8”地质灾害造成市棉纺厂难以恢复生产的约222亩厂区土地,结合企业退城进郊和旧城改造,进行拍卖出让,由竞得人负责周边地质灾害治理。
更出乎意料的是,此宗地拍卖出让以19200万元成交!
两宗土地成功出让,筹措到了部分地灾治理资金。梧州市对退城进郊的企业,结合旧城改造、土地开发建设进行地质灾害有效治理,解决了政府治理地质灾害资金缺口,土地得到集约利用,促进企业退城进郊和旧城改造,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的高度
国土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市委、市政府对梧州市国土资源局高度评价。
但这仅仅是一个突破口,也就是说仅是一个起点,是梧州走向将地灾点治理成宜居黄金街区这个高度的起点。
而平民冲等三个冲的地灾治理,缺的是大笔的钱。
平民冲的群众难道不愿意搬离危险地区,就愿意住在这样密集而危险的地方吗?据梧州市万秀区政府有关部门对规划拆迁范围内居民经济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山坡居民主要由城市生活低收入者构成,相当部分为企业下岗职工,经济来源主要靠打工以及做小买卖等,人均收入很低,借贷信誉低。尽管山坡住户已经意识到居住环境存在隐患,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但受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能力进行整治,更无力搬迁。群众能怎么办,当然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希望政府成为自己的靠山,所以资金筹措难的瓶颈一定要突破。
缘于可行的整治计划,民生项目且收益可行,巨额的银行贷款,在梧州市成为一个思路,成为一个可能,并成为了现实。
从2009年6月份开始,梧州市政府得到亚洲发展银行的支持,利用贷款进行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决定搬迁长期以来受地灾威胁的平民冲等三冲的1 721户居民,并落实两个安置小区建设12万平方米安置房进行安置,并对三冲进行地质灾害综合整治。一方面,通过回填土方,加固、绿化美化边坡,综合规划治理,整体开发建设,将土地收益部分用于归还贷款,达到彻底治理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旧城改造集约利用土地建设新区,改善环境,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搬迁工作,成为梧州的热点话题,补偿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这其中的艰难的工作如同我们前面篇章所描述的重点项目征地工作一样,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2009年6月23日上午,第一户领到梧州市万秀区平民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拆迁补偿款的陈叔和何姨,搬离平民西路下级15-1号冰泉食品公司宿舍,先住到新租的过渡房。
陈叔和何姨回头望着长200米、高80米、宽850米的平民冲斜坡上,立着大片房屋,想到自己在这片危地住了10年,让人胆战心惊感到后怕。但一想到等新房装修好以后就可以入住了,他俩心里又喜滋滋的,回过头来毫不犹豫地走出平民冲。
此时,平民冲平静地在阳光下,成为一幅静止的画面。这个画面将成为历史。更美的画面,很快就会呈现。
安全,让世界变得如此美丽。
安全宜居,让广西更美,让世界更美。
如同2009年的广西国土资源所有中心工作,广西地质灾害治理实践中,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政策的统筹支撑的思考和探索中始终贯穿。群测群防系统和“十有县”建设及地质灾害预警报系统的运行,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广西防治地质灾害的力度一年胜于一年。
愿美丽的广西,永远安全宜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